周雁明
脛腓骨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骨折之一,若不及時治療會影響脛腓骨周圍的血液運行。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法符合生物固定的治療原理,對脛腓骨骨折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本文對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28例脛腓骨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28例脛腓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0例,女8例。患者年齡在19~68歲之間,平均為(34.8±7.9)歲。
1.2 骨折情況 左側骨折17例,右側骨折11例;從骨折原因看,交通事故傷14例,工傷事故8例,高處墜落傷4例,日常生活中損傷2例。從導致骨折的暴力情況看,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18例,間接暴力引起的骨折10例。從脛腓骨骨折的部位看,上段骨折9例,中段骨折12例,下段骨折7例。將骨折按照AO標準分類,A型(A1、A2)2例,B型11例,C型5例?;颊邚氖軅焦钦凼中g的時間在3 h~15 d之間,平均(3.3±1.5)d。
1.3 手術方法 在患者住院后第一時間內進行清創(chuàng)處理。采取腰硬聯(lián)合麻醉方法進行麻醉處理。之后,將患者取仰臥位,抬高患肢,后消毒、行氣囊止血帶止血。在型臂X線機透視下對患肢進行牽引復位,以恢復脛骨的力線和長度。對于A型骨折患者復位后用2根克氏針進行經皮臨時固定,以維持復位;對于B、C型骨折患者,采用手法牽引,以維持復位。之后,在脛骨內側內踝上方進行切口,切口長約3 cm,從皮下行鈍性剝離直至近端。選擇較長的脛骨遠端內側面鎖定板沿隧道骨膜外插入,使鋼板遠端高于踝關節(jié)平面約5 mm,后在鋼板近端做3 cm的縱行切口,利用導向套筒做引導進行鉆孔,將3~4枚鎖定螺釘旋入近端,4枚鎖定螺釘旋入近端,切口處放置引流管進行引流。
1.4 術后處理 患者術后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在48h后拔除引流管,進行非負重的功能鍛煉;1個月后扶雙拐進行非負重的行走;6周后拍片復查骨折愈合情況,若愈合良好可自行走,之后半年復查一次。
1.5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Mazur 等提出的踝關節(jié)功能評定標準進行評定[1]。其中,優(yōu),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良,患者基本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偶有踝關節(jié)疼痛或不適;可,患者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30°,運動或天氣變化后有疼痛;差,患者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30°,常感疼痛。
患者骨折的臨床愈合時間在12~21周,平均為(13±2.8)周?;颊邲]有畸形愈合、骨不連、鋼板松動、斷裂或斷釘?shù)默F(xiàn)象。其中,15例優(yōu),11例良,2例可,0例差,優(yōu)良率為92.9%。
脛腓骨骨折要求患者盡量在骨折后的6~8 h內進行清創(chuàng)處理,我院對接到的患者在第一時間均進行徹底清創(chuàng),防止感染。通常,鎖定鋼板內固定適合于螺旋形、長斜形、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等骨折較為嚴重的情況[2]。骨折早期即進行解剖復位,之后采用內固定方法進行固定。骨折早期的復位情況和內固定的效果是骨折預后的重要基礎。
我院對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法進行固定。鎖定鋼板是一種生物學的固定方法,是點接觸鋼板和動力加壓鋼板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新型骨折內固定技術,能夠將螺釘、鋼板和骨牢牢連接在一起,增加了骨折部位的整體的穩(wěn)定性[3]。此外,功能恢復也非常重要。功能恢復要循序漸進,先不負重開始直到可以自行負重行走。我院對28例脛腓骨骨折患者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法進行固定,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治療的優(yōu)良率為92.9%,平均骨折臨床愈合時間為13周。
可見,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法治療復雜的脛腓骨骨折不僅增加了骨固定的穩(wěn)定性,也縮短了愈合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Mazur JM,Schwartz E,Sheldon RS.Ankle arthrodesis:longterm follow-up with gait analysis.J Bone Joint Surg(Am),1976,61:964.
[2]譚振華,王華麗,王飛等.閉合復位帶鎖髓內釘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中醫(yī)正骨,2006,18(10):23.
[3]周龍,李開凡,馬維虎等.AO微創(chuàng)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脛骨多段粉碎性骨折.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6,21(9):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