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孫克
江蘇油田油建項目部在承建阿爾及利亞沙漠供水管線項目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所在國勞動法相關規(guī)定,結合項目用工量巨大的實際需求,招聘550名當?shù)毓凸?。項目部針對當?shù)毓凸て毡槲幕礁摺⒐ぷ髂芰^差的實際情況,分別在項目一標段和三標段開設兩所阿籍雇員技術培訓學校,進行技能培訓,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承擔機械操作手、司機、后勤幫工和力工等工作。
項目部考慮到當?shù)毓蛦T與中方員工同在一個施工營地,彼此在文化、語言和觀念上存在的差異,根據(jù)伊斯蘭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不僅在6座營地里都專門修建了禱告室,還制定出在阿國傳統(tǒng)節(jié)假日里,均要按照當?shù)胤ㄒ?guī)放假的制度。
這些舉措,不僅為項目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資源,更得到了當?shù)孛癖姾驼块T的歡迎和支持,促進了中阿雙方友好交往。受到中國駐阿大使館經(jīng)商參處的稱贊。
2010年4月23日上午,記者在撒哈拉沙漠里長途驅車,來到英薩那市。就中國石化施工隊伍在沙漠供水項目建設中,積極為當?shù)卣鉀Q人員就業(yè)等問題,采訪了該市就業(yè)局長阿哈買德先生。
上午10點,我們一行人走進就業(yè)局。迎面是一間30多平方米的大廳,黃沙鋪地、無任何辦公桌椅,大廳房頂是用當?shù)匾环N較粗的蘆葦搭鋪而成,抬頭能望見晴朗的天空。
10多個正看墻壁招工信息的當?shù)睾谌?,見到走進來幾位中國人,高興地圍了上來,笑著,比畫著手勢沖我們說個不停。
隨行的翻譯李鋒對我們說:“這些當?shù)厝耸窃趩朣INOPEC是不是又要招工了。他們說給SINOPEC工作不僅收入高,還能學到技術,很喜歡去那兒?!?/p>
記者通過翻譯向他們解釋來意之后,一名當?shù)匦』镒訑D上前來,眉飛色舞地說:他哥哥就在SINOPEC開車,聽哥哥說那兒和別的外國大公司不一樣,對阿國雇工很尊敬,按時發(fā)工資。他今天來這兒,就是也想在SINOPEC找到一份工作。
另一位年齡稍大點的黑人說:他住在距市區(qū)幾十公里遠的村落里,今天天不亮就和同村的小伙子們動身了,就是想趕早點到這兒打聽有沒有SINOPEC招工的信息。他說,年齡大了,干不了重體力活兒。只想找一個修車的活計,以后也可以在村子里開一個車輛修理鋪。
我們與這群當?shù)厝说臒崃医徽?,被一位胖胖的、穿著阿拉伯長袍,自稱是就業(yè)局工作人員的男子打斷了。他問明了我們的來意之后,便帶著我們走進了辦公區(qū)。在狹小卻曲折拐彎的走廊上轉了好幾圈,我們最終被領進了整棟建筑最西邊的一間辦公室。
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一間10平方米大的辦公室。墻壁上無字畫、房間內無鮮花,只有那臺靠窗臺處擺放的單門白色電冰箱,體現(xiàn)出房間主人的地位。迎門的一張辦公桌后面,是一張沖我們微笑著的、阿國白人的面孔。40多歲,身材不高的市就業(yè)局長阿哈買德先生,文質彬彬,一看就是那種受過高等教育的政府公職人員。
話題打開,阿哈買德先生首先就中國石化為阿爾及利亞政府的這項“民心工程”和“世紀工程”所積極承擔的政治責任,表示感謝。
記者問:“中國石化積極利用項目施工,為當?shù)厝私鉀Q就業(yè)問題,當?shù)卣畬Υ巳绾慰创???/p>
阿哈買德先生說:“由于我們這個城市地處沙漠深處,幾乎沒有像樣的工業(yè),經(jīng)濟不發(fā)達,長期以來市民就業(yè)難是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人們沒有工作,也就無收入來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城市帶來了不安定因素。”
說到這里,阿哈買德先生話題一轉,談起了沙漠供水管線工程給英薩那市帶來的變化。他說:“由SINOPEC承建的這條沙漠供水管線,有1/3的地段在我們這座城市轄區(qū)內,而且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就業(yè)機會。”
阿哈買德先生拿出一張表格說:“沙漠供水管線工程目前在英薩那市先后共招聘雇員達到700人,這些雇工在工程中分別做著挖掘機手、司機、汽車修理工等等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等到工程結束后,他們就可以將學到的這些技能,應用到很需要他們的英薩那城里。這樣就實現(xiàn)了你們中國人常說的那句話——雙贏?!?/p>
阿哈買德先生強調指出:“SINOPEC在沙漠供水管線項目施工過程中,是遵守阿爾及利亞有關法律和法規(guī)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名我國雇工來到我這里對SINOPEC違反我國勞動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投訴。相反,他們普遍反映SINOPEC給他們的待遇很好?!?/p>
談到這里,阿哈買德先生動情地說:“請允許我代表當?shù)卣腿嗣?,再一次表達對SINOPEC這樣一家國際知名大公司,給予我們的幫助。同樣,當?shù)卣腿嗣褚矔蝗缂韧刂С諷INOPEC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