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躍文,裴春紅,張勇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839001)
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為48×103的糖蛋白,作為鱗狀細胞癌較為特異的標記物之一,也是宮頸癌診斷中常規(guī)檢測的指標之一[1]。鐵蛋白是與鱗狀細胞癌抗原為同一類的腫瘤類標記物,與宮頸癌密切相關。作者對83例宮頸癌患者、35例宮頸良性腫瘤患者及45名健康人進行血清SCCA和鐵蛋白的表達情況及其宮頸癌組織學的關系進行探討,以期為宮頸癌的組織學診斷提供血清學依據。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療的宮頸腫瘤患者118例,其中宮頸癌患者83例,年齡36~72歲,平均(51.3±18.3)歲,宮頸癌組病例均經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確診;宮頸良性腫瘤患者35例,年齡31~82歲,平均(57.3±19.5)歲。另選擇同期本院體檢中心健康體檢婦女45名作為健康對照組,年齡26~71歲,平均(49.3±16.5)歲,并排除曾患有良惡性腫瘤及近期應用化療藥物及免疫抑制劑患者,3組間年齡、身高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患者及對照組健康人入選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3.0 mL,抗凝分離血清后保存于超低溫冰箱,批次檢測。微粒酶免疫(MEIA)檢測SCCA和化學發(fā)光微粒免疫(CMIA)檢測鐵蛋白,均采用免疫發(fā)光法(美國雅培i2000全自動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試劑盒為原裝配套試劑盒,血清檢測過程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使用說明書進行。推薦正常值為SCCA 0.0~1.5μg/L,鐵蛋白4.63~204.00μg/L。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處理采用SPSS16.0軟件,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血清SCCA和鐵蛋白檢測結果 宮頸癌組血清SCCA和鐵蛋白的表達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及良性腫瘤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健康對照組與良性腫瘤組血清SCCA和鐵蛋白的表達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血清SCCA和鐵蛋白的表達水平比較(μg/L,)
表1 3組血清SCCA和鐵蛋白的表達水平比較(μg/L,)
注:與健康對照組相比,a P<0.05;與良性腫瘤組相比,b P<0.05。
組別 n SCCA 45 0.86±0.12 39.6±5.75良性腫瘤組 35 0.96±0.39 48.6±9.63宮頸癌組 83 5.36±0.89ab 278.6±16.63ab F 47.53 16.93 P<0.05 <鐵蛋白健康對照組0.05
2.2 3組血清SCCA和鐵蛋白檢測陽性率 宮頸癌組血清SCCA和鐵蛋白的陽性率高于健康對照組及良性腫瘤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良性腫瘤組血清SCC和鐵蛋白表達陽性率與健康對照組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血清SCCA和鐵蛋白的檢測陽性率[n(%)]
SCCA是一組屬于絲氨酸/半胱氨酸抑制物家族的糖蛋白[2]。SCCA由Suzuke等[3]于鱗狀細胞癌組織中分離出來,作為鱗狀細胞癌的腫瘤標志物,可對宮頸癌、肺癌、食道癌等疾病進行檢測。宮頸癌治療前血清中SCCA水平檢測可以作為早期預后指標,并篩選出的高?;颊哌M行輔助治療[4]。鐵蛋白是另一種蛋白類的腫瘤標記物,與卵巢癌密切相關,在宮頸癌中也有所表達。后期宮頸癌和復發(fā)的宮頸癌往往累及卵巢,可能與鐵蛋白升高有關。因宮頸癌早期多無特異癥狀,診斷較為困難,CT等影像學診斷對于早期宮頸癌的檢出率偏低;而且,不同組織學類型的宮頸癌對于治療手段的敏感程度及預后的差別較大。因此,采用血清學手段對于早期宮頸癌進行篩選及診斷尤為重要。多數(shù)的惡性腫瘤表達特異性抗原或者抗體,對其檢測有助于腫瘤的早期診斷[5]。
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宮頸癌患者血清SCCA和鐵蛋白表達水平均升高,而宮頸良性腫瘤患者血清SCCA和鐵蛋白表達水平則無明顯變化,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細胞因子有助于對宮頸癌的血清學診斷。宮頸癌患者血清SCCA和鐵蛋白的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和良性腫瘤組。SCCA和鐵蛋白與其他腫瘤標志物一樣,隨著其水平的升高,常表明患者病情的惡化[6]。本研究也顯示了SCCA和鐵蛋白水平高低隨宮頸癌臨床病情發(fā)展,其陽性率也隨之升高,提示兩項標志物有助于評估患者宮頸癌的病情變化監(jiān)測[7]。
綜上所述,血清SCCA和鐵蛋白作為重要的腫瘤標志物,是影響宮頸癌預后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監(jiān)測宮頸癌的發(fā)生和評價療效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腫瘤標志物濃度的變化對于臨床醫(yī)生評估患者的病情變化有較大幫助。檢測SCCA和鐵蛋白血清濃度對宮頸癌的診斷及預后有明顯的輔助價值,并可顯著提高診斷的敏感性,為患者的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1]雷君,張彤.5種腫瘤標志物在宮頸癌檢測中的信息提示和臨床應用[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28(2):165-167.
[2]吳向隴,姜纓,李明眾,等.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血清鱗狀細胞癌抗原變化的臨床意義[J].陜西腫瘤醫(yī)學,2000,8(2):72-74.
[3]Suzuke Y,Nakano T,Ohno T,et al.Serum CYFRA 21-1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00,126(3):332-336.
[4]聞鳳芹.宮頸癌早期診斷方法的進展[J].河北醫(yī)藥,2006,28(1):55.
[5]應漂漂,王茂峰.聯(lián)合 CEA、SCCA、CYFRA21-1三項腫瘤標志物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應用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9,27(6):591.
[6]孫海燕.血清鱗狀細胞癌抗原在宮頸鱗狀細胞癌中的變化及意義[J].腫瘤學雜志,2001,7(4):228-230.
[7]劉曉玲,車少敏,王文,等.血清SCC與宮頸癌生物學行為中的相關性及臨床意義[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4,25(6):57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