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南京市首次提出了建設地鐵的構想;1999年,國家批準南京地鐵正式立項;2000年12月12目,南京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3年12月31日,南京地鐵運營分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運營分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南京地鐵運營工作的全面啟動。2005年5月15日,南京地鐵正式投入運營。南京成為了全國內(nèi)地第六個擁有地鐵的城市。
南京地鐵1號線全長21.72公里,其中地下線14.33公里,地面及高架線7.39公里,項目總投資85億元。共設車站16座,其中地下車站11座,地面及高架車站5座。已于2005年投入運營。
南京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為東西走向,線路主體沿南京東西中軸線,全長25.154公里,與南北走向的地鐵1號線在市中心的新街口交匯,共有19座車站。該工程2001年立項,于2006年動工。
根據(jù)南京地鐵建設思路,近期地鐵建設以已建成的一號線一期工程和國家已批準立項的二號線一期工程為基礎,依次建成二號線一期工程、一號線南延線、二號線東延線、二號線西延線和三號線,其中計劃在2010年基本形成由一、二號線及其延伸線組成的“十”字形網(wǎng)絡骨架。
2020年前,為了推進都市發(fā)展區(qū)空間格局成長發(fā)育和應對小汽車普及化挑戰(zhàn),南京軌道交通必須形成基本網(wǎng)架。根據(jù)這一要求,主城需建設3條線路,擬將三號線、四號線。六號線作為預定建設線路,由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線構成格子型并由六號線形成環(huán)型的基本型狀,軌道交通重要線路建設里程達176km。到2050年,南京將建成七條地鐵。
隨著地鐵建設的快速發(fā)展,以地鐵為紐帶的地鐵經(jīng)濟商圈正在南京逐步形成,地鐵商圈的黃金磁場效應得到突顯。從香港,廣州、上海以及國外眾多城市商業(yè)發(fā)展趨勢來看,地鐵有很強的導向和磁場作用,圍繞地鐵車站將形成一個個集交通、商業(yè)為一體的區(qū)域地鐵商圈。南京地鐵沿線商機已經(jīng)逐步凸顯。
南京地鐵1號線全部由國家招標投資建設,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資金主要由地鐵公司通過南京市財政撥款和自籌獲得,由此可見南京地鐵建設投融資體制還處于摸索階段,多元化投資渠道還未建立,城市資源和國有資本的綜合效益還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投融資平臺還保留著較為明顯的政府行為,城市資源的整體整合和開發(fā)利用還不到位。雖然如此,南京地鐵在籌集資金過程中有許多模式可以借鑒,這將大大加快南京融資體制創(chuàng)新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