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楊春華 白史且
冬季四川假儉草SOD和POD活性的生理響應
劉琳1,楊春華1,白史且2,李昕1
(1.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四川 雅安625014;2.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四川 成都611731)
摘要:在冬季(9~12月)觀測了采自四川不同生境下的13份假儉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植株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相應變化。結果表明,隨著月最低氣溫從20 ℃以上降至約7 ℃,13份假儉草材料植株體內的SOD活性、POD活性均隨溫度的降低而升高,而且SOD活性、POD活性升高的幅度越來越大;DJ01假儉草的SOD和POD活性月均增加率均最高,分別為9.80%和22.97%,抗寒能力可能最強。
關鍵詞:假儉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物酶;四川
中圖分類號:Q948.112+.2;S68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5-3102-04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SOD and POD Activity of in Winter
LIU Lin1,YANG Chun-hua1,BAI Shi-qie2,LI Xin1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 625014,Sichuan,China;
2.Sichuan Grassland Science Academy,Chengdu 611731,China)
Abstract: The change of SOD and POD activities in thirteen wild centipedegrass(Eremochloa ophiurodes)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studied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s the drop of natural temperature from 20 ℃ to 7 ℃, the activities of SOD and POD ascended gradually in all the centipedegrass, and the increasing extent of SOD and POD activities improved impressively. Meanwhile, the maximum monthly increasing rates of the SOD and POD activities were achieved in DJ01, 9.80% and 22.97% respevtively, indicating that DJ01 centipedegrass had the strongest cold-resistant ability.
Key words: centipedegrass; SOD; POD; Sichuan
假儉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又名中國草坪草,具有強壯的匍匐莖,蔓延力強而迅速,高約20 cm,第一穎先端兩側具闊翅,邊緣之刺短而不明顯[1-4]。它是一種優(yōu)良的暖季型草坪草,原產(chǎn)于中國、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國家[5]。假儉草的葉形優(yōu)美,耐旱[6-8]、耐陰性好[9]、耐瘠薄,侵占性、抗病性強[10,11],抗污染能力也較強[12-16],尤其以較低的養(yǎng)護管理水平即可獲得質量較好的草坪而著稱[5,17]。
低溫是限制冷敏感植物分布及其生長最重要的環(huán)境因素[18,19]。生物膜是植物受低溫傷害的原初部位[20,21]。在正常情況下,植物體內產(chǎn)生的自由基不足以使植物受傷害,是因為植物體內有一套完善的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有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物酶(POD)是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的兩種主要成分[22]。冷敏感植物在冷脅迫條件下,活性氧超過正常水平時,產(chǎn)生積累,可導致一系列不良反應,對植物體造成傷害。因此,抗氧化酶(SOD、POD等)的活性已成為研究植物抗寒性常用的生理生化指標。王榕楷等[23]研究了在低溫條件下3種草坪草葉片細胞中SOD活性的變化,發(fā)現(xiàn)SOD活性高的草坪草耐寒性強,有力地證明了SOD活性與草坪草耐寒力密切相關。
假儉草是一種養(yǎng)護管理費用低、用途廣泛、除抗寒性較弱外各方面抗性均較好的優(yōu)良草坪草種。我國中部以南是假儉草的起源中心,在我國開展假儉草的選育工作意義重大。試驗選用采自四川不同生境下的13份假儉草材料,測定了其冬季SOD活性和POD活性的變化,為假儉草抗寒機理的研究提供相關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四川農業(yè)大學草學系新教學實習基地內,地理坐標為北緯30°08′,東經(jīng)103°00′,海拔高度600 m,土壤為白堊紀灌口組礦頁巖風化的堆積物形成的紫色土。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2 ℃,極端低溫為-3 ℃,極端高溫為37.7 ℃,日均溫≥5 ℃的積溫5 770.2 ℃,日均溫≥10 ℃的積溫
5 231.0 ℃。年均降雨量1 774.3 mm,年均蒸發(fā)量
1 011.2 mm。年均相對濕度79%,年均日照時間
1 045 h,年均無霜期304 d。
1.2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采集地詳細情況見表1。
1.3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小區(qū)試驗和實驗室分析相結合。小區(qū)試驗為兩因素隨機區(qū)組設計,即以試驗材料和溫度為處理因素,試驗材料設為13水平,溫度處理設為4水平,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0 m×1.5 m,走道寬0.5 m。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只給予適量的水分供應,保持其正常生長即可。各試驗材料均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為無性繁殖的母本,取其含頂端的莖段為扦插材料,每個莖段含3個節(jié)。扦插前施以適量的羊糞和雞屎后,再鋪以河沙。
1.4觀測項目及測定方法
1.4.1氣象資料的觀測除地溫外,所用氣象資料都來源于四川農業(yè)大學氣象教研室。地溫測定方法:用測地溫的溫度計(分別于地下5、10、15、20 cm深的每層設地溫計各3支)測定采樣時的地下溫度。
1.4.2SOD活性的測定采用氮藍四唑(NBT)光還原法[24]。?。埃保?g(W)洗凈后的假儉草幼嫩的第一或第二葉,加入1.5 mL的冷提取介質,研磨成勻漿,2~4 ℃下13 480 r/min離心10 min,上清液即為酶提取液,量取其總體積(V)。測定在4 000 lx的光照下照光10 min后,酶反應液和無酶反應液560 nm處的OD值(酶反應液和無酶反應液的OD值之差為ΔOD,無酶反應液的OD值為D0)。按照如下公式計算:A=(ΔOD×V)/(D0×W×0.01×50%)。
1.4.3POD活性的測定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比色法[24]。取0.1 g(W)洗凈后的假儉草成熟葉片,用去離子水研磨成勻漿并定容至10 mL,4 000 r/min下離心15 min,上清液即為粗酶提取液。將此提取液與0.1%的鄰甲基苯酚反應1 min(t)后,立即用20%三氯乙酸終止反應,用721型分光光度計于470 nm處測定其OD值,據(jù)此OD值在標準曲線上查出濃度(C)[24]。按照如下公式計算:A=C/(W×t)。
1.5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均用SPSS11.5(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11.5)、Excel 2000分析軟件處理。
2結果與分析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供試假儉草材料間SOD活性增加率差異極顯著(P<0.01),每月的溫度處理間SOD活性增加率差異也極顯著,試驗材料和溫度兩因素間的互作效應也達極顯著水平,說明不同來源地的假儉草材料SOD活性增加率對不同的低溫敏感度不一致。多重比較分析得出:DJ01、DJ02、YA02、YB01假儉草的SOD活性增加率都分別與MS04、 LS01、 EM02、 LC01、 EM01、 LS02、 XJ01、 QL01假儉草差異極顯著;MS09假儉草的SOD活性增加率分別與MS04、LS01假儉草差異顯著(P<0.05),同時還與EM02、LC01、EM01、LS02、XJ01、QL01假儉草差異極顯著。
方差分析表明,各供試假儉草材料間POD活性增加率差異極顯著(P<0.01),每月的溫度處理間POD活性增加率差異也極顯著,試驗材料和溫度兩因素間的互作效應也達極顯著水平,說明不同來源地的假儉草材料的POD活性增加率對不同的低溫的敏感度不一致。各試驗材料間POD活性增加率多重比較得出:DJ01、DJ02、YA02假儉草的POD活性增加率都分別與YB01、MS09、MS04、LS01、EM02、LC01、EM01、LS02、XJ01、QL01假儉草差異極顯著,YB01、MS09假儉草的POD活性增加率也分別與MS04、LS01、EM02、LC01、EM01、LS02、XJ01、QL01假儉草差異極顯著,MS04假儉草的POD活性增加率顯著大于LC01、EM01、LS02、XJ01假儉草,且與QL01假儉草差異極顯著。
結合SOD活性增加率的分析可知,DJ01、DJ02和YA02假儉草的SOD活性、POD活性增加趨勢一致,而且都明顯;LC01、EM01、LS02、XJ01和QL01假儉草的SOD活性、POD活性增加趨勢也一致,但增加幅度較平緩;YB01、MS09、MS04、LS01和EM02假儉草的SOD活性、POD活性增加趨勢一致性相對較差。這表明,13份假儉草材料在抗寒機理上存在一定差異,DJ01、DJ02、YA02、LC01、EM01、LS02、XJ01和QL01假儉草的SOD和POD活性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而YB01、MS09、MS04、LS01和EM02假儉草的SOD和POD活性的協(xié)調一致性稍差。
2.3兩項生理指標與氣溫和不同土壤層溫度的相關性分析
在冬季自然降溫的過程中,假儉草體內生理生化的變化必然要受到氣溫、地面溫度和土溫變化的綜合影響。將SOD、POD活性兩項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值(表2)與最低氣溫、地面最低溫度和5、10、15、20 cm深的土溫作相關性分析得出(表3),SOD活性與最低氣溫相關系數(shù)在0.9左右。在各立體層片的溫度變化中,最低氣溫的變化對SOD活性的影響很大,地面最低溫度變化對POD活性的影響最大,相關性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而土溫的變化對兩項生理指標均影響不大。
2.4SOD、POD活性的相關性分析
在低溫脅迫下,假儉草體內生理生化過程必然會起一系列的相應變化。根據(jù)表3的數(shù)據(jù),對兩項生理生化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可以判定假儉草的SOD活性和POD活性變化之間的關系,有助于進一步了解假儉草的抗寒機制。分析表明,SOD活性和POD活性之間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997,而且達極顯著水平(P<0.01)。這說明,在冬季自然降溫過程中,假儉草體內SOD活性、POD活性的改變是協(xié)調一致的,兩者可共同作用抵御低溫傷害。
3小結
SOD和POD是植物體的抗氧化保護酶類。在植物的抗寒生理研究中,常把SOD活性和POD活性作為衡量植物抗寒性的指標。與張文惠等[25]、李建設等[26]的研究結果一致,從9月至12月,即最低氣溫從20 ℃左右降至約7 ℃時,13份供試假儉草材料植株體內的SOD活性和POD活性均隨溫度的降低而升高,說明經(jīng)過自然降溫鍛煉后,假儉草可以抵抗7 ℃以上的低溫。
在冬季自然降溫的過程中,13份假儉草材料體內的SOD活性和POD活性雖然均表現(xiàn)出一個升高的過程。但是,它們增加的程度又有所不同。DJ01假儉草的SOD活性月均增加率和POD活性月均增加率均最高,分別為9.80%和22.97%;QL01假儉草的SOD活性月均增加率和POD活性月均增加率均最低,分別為2.28%和5.67%。在13份供試材料中,DJ01假儉草抗寒性可能較好。
參考文獻:
[1] 徐柱. 中國禾草屬志[M]. 呼和浩特:內蒙古出版社,1997.
[2] 周壽榮.草坪地被與人類環(huán)境[M].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3] 譚繼清,譚志堅. 新編中國草坪與地被[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
[4] 李西,毛凱. 假儉草研究概況[J]. 草業(yè)科學,2000,17(5):13-17.
[5] 任健,毛凱,范彥. 假儉草的抗性[J]. 草業(yè)科學,1998,15(5):62-65.
[6] HUANG B,DUNCAN R R,CARROW R N. Drounght-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seven warm-season turfgrass under surface soil drying: Shoot response[J]. Crop Science,1997,37(6):1858-1863.
[7] HUANG B,DUNCAN R R,CARROW R N. Drounght-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seven warm-season turfgrass under surface soil drying:Root aspects[J]. Crop Science,1997,37(6):1863-1869.
[8] CARROW R N. Drought resistance aspects of turfgrass in southeast:root-shoot responses[J]. Crop Science,1996,36(3):687-694.
[9] WELLS D W, CONSTANTIN R J. Turfgrass compared in dense shade[J]. Louisiana Agriculture, 1983,26(4):22-23.
[10] CHANG N T.Quantitative utilizition of selected grass by fall armyworm (Lepidoptera:Noctuidae) larvae[J]. Chinese Journal of Entomology, 1986, 6(2):163-175.
[11] 余德億, 湯葆莎, 翁啟勇. 幾種暖季型草坪草病害及病原種類[J]. 草業(yè)科學,2001,18(4):60-64.
[12] 茍文龍,白史且,張新全,等. 假儉草遺傳多樣性及應用研究進展[J]. 中國草地,2002,24(2):48-53.
[13] 王瑞蘭,易俗,陳康貴,等. 夾竹桃(Nerium indicum)等四種植物放射性核素U、226Ra的含量研究[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4(2):73-77.
[14] YEN C P, LIU C,YEN C P, et al. A study of conservation grass for restoration of Cu-contaminated soils[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98,3:229-239.
[15] 楊修,高林. 德興銅礦礦山廢棄地植被恢復與重建研究[J]. 生態(tài)學報,2001,21(11):1932-1940.
[16] QU R L, LI D, DU R, et al. Lead uptake by roots of four turfgrass species in hydroponic cultures[J]. Hort Sci,2003,38(4):623-626.
[17] HANNA W W. Centipedegrass-diversity and vulnerability[J]. Crop Science,1995,35(5):332-334.
[18] 劉祖祺,張石誠. 植物抗性生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4.
[19] 何若韞.植物低溫逆境生理[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5.
[20] 簡令成.生物膜與植物抗寒害和抗寒性的關系[J].植物學通報,1993(1):48-57.
[21] 朱素琴.膜脂與植物抗寒性關系研究進展[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4(4):49-54.
[22] 劉琳,毛凱, 干友民, 等. 暖地型草坪草抗寒性的研究概況[J]. 草原與草坪,2004,104(1):8-13.
[23] 王榕楷,丁小球,胡玉佳. 三種草坪草的耐寒性及其與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關系初步研究[J]. 中國草地,2001,23(1):46-50.
[24] 白玉璋,湯學軍. 植物生理學測試技術[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25] 張文惠, 呼天明. 低溫脅迫對馬蹄金抗性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 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2,24(5):39-41.
[26] 李建設,耿廣東,程智慧.低溫脅迫對茄子幼苗抗寒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1(1):90-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