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明波,廖碧常,譚宇芳,黃泰煌
(紫金縣中醫(yī)院,廣東 紫金 517400)
腎結石在中醫(yī)學屬于石淋范疇,是泌尿系統(tǒng)常見病、多發(fā)病。腎結石經體外碎石、腎或腎盂切開取石后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結石殘留在腎盂或腎盞內,故對腎結石術后的處理對于患者至關重要。對術后殘石的處理有許多不同方法,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及單獨用中藥或單獨用西藥治療術后結石患者44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440例均為腎結石術后綜合臨床表現(xiàn)、泌尿系B超證實結石復發(fā)者,男260例,女180例,年齡17~6l歲,平均32.3歲,結石均小于1.0cm,雙側腎結石11例,伴感染26例,伴腎盂積水47例。治療前皆經尿液常規(guī)、泌尿系統(tǒng)B超、X線腹部平片或腎盂逆行造影確診。將納入病例隨機分為A組(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200例、B組(僅中藥治療)120例、C組(僅西藥治療)120例,并對各組做治療前后對照。
①中藥治療:行利水通淋法,方以自擬金地腎石湯加減,方劑組成:生地20g,郁金12g,鱉甲15g,滑石15g,石葦12g,海金砂12g,金錢草30g,草薛15g,內金6g,木通12g,清水煎煮,過濾3次,取汁約300mL。每次100mL,每日3次,于飯前30min服。②西藥治療:洛美沙星片,每次0.2g,每日2次;顛茄片每次16mg(2片),每日3次。合并尿路感染者,靜滴氧氟沙星0.2~0.4g,1次/d;或加用先鋒霉素2.5g,2次/d,并發(fā)腎絞痛者,肌注阿托品0.5mg或度冷丁50mg。A組給予中藥和西藥聯(lián)合治療,B組給予中藥治療,C組給予西藥治療,三組治療均為2個療程后(2周為1個療程)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
治愈:結石排出,癥狀體征消失,B超示結石影消失,腎功能正常;好轉:癥狀消失,體征消失或減輕,結石移位或結石部分排出,腎積水消失,腎功能正常或好轉;無效:服藥2個月后無見結石排出,癥狀體征無改善。
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方差分析。
納入分析的治療組(A組)患者為200人,治愈的患者為192人,占96.00%,好轉6人,總有效率99.00%;對照組(B組、C組)各為120人,其中B組治愈患者104人,占86.60%,好轉11人,總有效率95.83%;C組治愈患者106人,占83.33%,好轉10人,總有效率96.66%。治愈率A組和B組、C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經過2個療程治療后A組的結石治愈率顯著高于B組和C組(P<0.05),提示中西醫(yī)結合可提高腎結石術后殘石的清除率,改善臨床癥狀,縮短病程。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治療結果比較
三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有部分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但不良反應程度均較低,均未發(fā)生明確的、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
腎結石又稱腎石病,屬于泌尿系結石的一種,位于腎盂、腎盞內,是尿路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以腰痛和血尿為常見的臨床癥狀,中醫(yī)屬“淋證”、“石淋”、“尿血”、“腰痛”等,主要病因在濕熱下注,內傷七情,化火傷陰,使腎之陰陽失衡,濕熱郁蒸,蘊結下焦而成,故中醫(yī)辨證多屬濕熱型或濕熱挾瘀型,臨床上以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攻瘀導滯、活血化瘀、溶石消石、補腎濕陽等為其治療方法[1],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逐漸上升,不管尿石形成的機理,結石的性質,種類如何,一旦結石形成,均會損傷尿路粘膜,造成粘連,嵌頓、梗阻、腎盂積水、尿路感染等病理變化,引起血尿、腰腹絞痛,甚至寒戰(zhàn)高熱等臨床癥狀,嚴重危脅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只有消除結石,才能使患者從根本上恢復健康。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是目前治療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首選方法,它能將較大的結石碎成碎粒,為結石的排出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使一部分大結石患者免除了開放性手術的痛苦。而碎石術后西藥抗菌素、止血劑的應用可防治術后感染、嚴重出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雖然體外震波碎石及腎切開取石等手術能明顯的緩解臨床癥狀起到治療作用,但術后殘留結石對于臨床醫(yī)生仍是棘手問題,而處理術后結石對于患者徹底治療腎結石也至關重要。
對于腎結石的治療,西醫(yī)主要采用藥物解痙加液體沖擊排石,腎或腎盞切開取石的手術治療,體外震波碎石治療及內鏡取石治療等方法,各種治療方法均有其適應證及一定的副作用,費用較高,但體外震波碎石是利用體外沖擊波聚焦后擊碎體內結石,使之隨尿液排出體外,故術后碎石易形成石街,且損傷周圍組織,碎石術后西藥[2]抗菌素、止血劑的應用可防治術后感染,嚴重出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黃體酮有擴張輸尿管,解除輸尿管痙攣的作用,從而有利于結石排出;速尿能促使尿液產生,大量尿液能沖洗尿路,有利碎石顆粒排出體外。而通淋排石湯中各成分能起到清熱利尿,養(yǎng)血活血,緩急止痛等作用,以利于結石排出,有研究[3]以“利水通淋排石法”治療腎結石,方劑包括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澤瀉、滑車、車前子、石韋等,方中金錢草、海金沙、石韋、滑石清熱化濕,利水通淋;穿山甲、王不留行、川楝子、延胡索、雞內金、白芍藥、木香、琥珀行氣活血,化石止痛。諸藥合用則熱祛濕化,氣暢血行,共奏化石排石止痛之效。
本研究通過臨床觀察44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腎結石術后存在殘留結石的患者的治療效果的比較,表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能顯著提高治愈率,減輕患者痛苦,值得在臨床上不斷深入研究,但要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還需要廣大醫(yī)生在臨床工作中不斷探索以提供更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
[1]賴海標,高玉橋,吳松,等.中醫(yī)藥防治腎結石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yè),2008,17(11):79-80.
[2]彭楚云,趙楊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腎結石246例[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7,5(10):0157-0158.
[3]高文武,高迎文,于秀萍,等.排石湯治療泌尿系結石112例[J].陜西中醫(yī),2003,24(10):890.
[4]陳國姿.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腎結石97例臨床觀察[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0(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