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波,許長春
(浙江省桐廬富春高級中學,浙江 桐廬 311500)
前滾翻直腿起教學方法與探究
邵 波,許長春
(浙江省桐廬富春高級中學,浙江 桐廬 311500)
體操教學作為浙江省體育課程改革實施的必修內(nèi)容之一,有著其獨特的價值取向。為了使學生盡快正確地掌握前滾翻直腿起動作技術,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本文對該動作技術的教學方法進行探討研究。
前滾翻;教學方法;體操
1.1 實驗對象
在筆者任教的高一男生班中任意抽取兩個班。101班為實驗班(45人),102班為對照班(48人)。
1.2 實驗方法
對兩個班采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表1),比較分析教學前的情況和教學后的效果。
2.1 實驗結(jié)果
經(jīng)過5個課次的實驗教學,“技評”成績見表2。從表中可以看出,實驗前兩個班“技評”成績無顯著性差異,兩個班的情況基本相同。實驗后兩個班的“技評”成績具有顯著性差異,實驗班成績高于對照班成績。
2.2 教法探究2.2.1 建立直觀印象,要領口訣化在初學前滾翻直腿起動作時,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特點,注意范圍比較窄、知覺的準確性較低,加上直腿起完成的時間短,學生不能感知出教師示范動作的細節(jié)。所以,教師在示范時,適當利用直腿起的技術掛圖,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了解動作的各個細節(jié)和整個動作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fā)學生思維,加深印象,強化記憶。
前滾翻直腿起的動作要領比較復雜,如把它編成直觀形象的口訣,能便于學生記憶及對動作要領的理解。本節(jié)的要領口訣為躍起成騰空,撐地做緩沖,低頭快收腹,兩腿直似柱,上體跟得緊, 推手用上勁。老師講解不費思索,可以脫口而出,學生也能心領神會,容易接受。當然,這就要求教師更加仔細的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在編口訣中注意口訣的準確性、形象性,同時體現(xiàn)押韻。這樣就突出了動作的關鍵所在,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動作,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2.2.2 分析技術動作,輔助設計,把握完整動作練習的時機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生在教師講解和示范動作后,急于進行完整動作的練習。這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但殊不知盲目地進行完整動作練習易發(fā)生安全事故,易形成錯誤的動作習慣,甚至會由于某一位同學的動作失誤,造成大多數(shù)學生的錯誤表象。所以,講解和示范后采用何種形式的練習,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實驗班較多地采用了輔助性練習,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技術動作的練習中。經(jīng)過對該內(nèi)容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應注意4個突破點:(1)滾動塊:多進行快速前滾翻練習。(2)上體折疊前壓:由仰臥舉腿開始,專門做前滾上體前壓,縮小髖角的練習,在保持直腿的同時,頭和上體盡量向腿的前下方用力,這個練習重點是要達到上體與腿折疊要緊,壓低重心的高度。(3)推手快而有力:高處向低處做完整的前滾翻直腿起,重點是推手快而有力,借助滾動高低差因素。(4)動作結(jié)束時不要過早打開抬高肌、上肢手臂的力量,改善身體協(xié)調(diào)動作能力與柔韌素質(zhì)的練習,從而使學生較快地正確掌握前滾翻直腿起的動作技術。另外,實驗班在教學中還注意到初中學生骨胳肌生長發(fā)育的特點,采用輕負荷練習,發(fā)展肌肉力量和協(xié)調(diào)能力,使學生身體素質(zhì)明顯提高。實驗證明,實驗班各項身體素質(zhì)優(yōu)于對照班。
表1 對照班與實驗班教法對照
表2 實驗前后技術動作技評成績對照表
圖1 實驗班輔助練習
表3 實驗前后身體素質(zhì)測試結(jié)果對照(均值)
從表3中可以看出,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身體素質(zhì)無顯著差異。實驗后實驗班各項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班。這也是實驗班學生技術動作掌握較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2.2.5 問題探究學會思考高一學生具備一定的認知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因此教學必須重視問題的作用。從本質(zhì)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盡管學生學習是需要感知的),產(chǎn)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fā)和激發(fā)起求知欲,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實驗班設計的問題如表4。上體。
表4 實驗班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實驗班在進行完整動作練習前較多地采用了如下輔助性練習,選擇教學過程如圖1。
2.2.3 錯誤動作的糾正在前滾翻直腿起動作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最常見的錯誤是過早屈膝收腿,導致重心向前運動。這樣就減小了阻力臂和轉(zhuǎn)動半徑,不需要撐臂身體就能起來,從而達不到直腿起的目的。另外,有些學生雖然達到了直腿的目的,但是身體重心不能積極,主動撐墊,也不能起來。在動作比較熟練的階段很多學生想展示動作,過早地抬高上體也容易造成動作失敗。
要防止與糾正錯誤動作,首先要分析錯誤動作產(chǎn)生的原因。由于前滾翻直腿起動作對于高一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有的學生可能對其動作概念不清,要領不明;有的是思想過于緊張而使肌肉壓力不均勻;
有的是由于身體素質(zhì)較差等原因造成的。糾正方法可用正誤對比法,它是指在動作教學過程中,將錯誤動作與正確動作進行對比,找出錯誤原因,以利于學生常握正確動作技術的教學方法。具體操作時可指定學生做正誤對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講解,也可由教師再做一次示范講解,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另外,還可采用各種轉(zhuǎn)移性練習,來防止和消除練習過程中的緊張情緒。也可加強保護和幫助,從而達到防止和糾正由此而產(chǎn)生的有關錯誤動作。
2.2.4 身體素質(zhì)與技能教學相結(jié)合高一新生有其身體發(fā)展的特點,肌力相對較弱,身體各部分肌肉發(fā)展不平衡,柔韌性較差,協(xié)調(diào)能力較差。而前滾翻直腿起動作對腹肌、上肢的力量,柔韌性,全身協(xié)調(diào)用力能力以及控制身體的能力要求較高。實驗班采用了各種手段來提高學生腹
3.1 在教學示范時,要充分利用教學掛圖、教學錄像、多媒體教學設備。且用口決式講解優(yōu)于一般講解。
3.2 在教學的初階段,應較多地采用形式多樣的輔助性練習,不能過早讓學生進行完整動作的練習。
3.3 在糾正錯誤動作的過程中,多采用正誤對比法。
3.4 在教學中,要始終將技術練習與身體素質(zhì)訓練結(jié)合起來。
3.5 在問題探究中展開教學。一次成功技能學習過程中少不了教師對教材的分析把握學理,掌握技能的關鍵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也應關注細節(jié),在規(guī)范中優(yōu)化技能學習。
[1]曲宗湖.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教育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毛振明.體育課一定要讓學生學好有用的運動技術[J]. 中國學校體育,2007(3).
[4]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實驗教科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G831
A
1674-151X(2011)05-07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5.034
投稿日期:2011-01-28
邵波,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