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程學院外語學院 陳志海 董淑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劇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商業(yè)廣告作為連接消費者和國內外眾多企業(yè)的橋梁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統(tǒng)計歐美于日本的廣告費已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2.5%,更有某些大型企業(yè)的廣告費已占銷售額的5%~10%。商業(yè)廣告一方面具有促進銷售、指導消費的商業(yè)功能,同時也服務于社會,具有社會功能。為充分發(fā)揮商業(yè)廣告的功能、實現(xiàn)商業(yè)廣告的目的,必須遵循Leech提出的四條重要原則:可理解性原則、清晰原則、經濟原則和表達生動性原則。本文將借助標記理論分析商業(yè)廣告中形容詞的標記性以探求商業(yè)廣告用語特點和對以上原則應用的體現(xiàn)。
標記理論(Markedness Theory)自20世紀80年代末傳入中國便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青睞,把該理論作為進行語音、語法和語用等各語言分支研究的重要理論依托。而該理論的核心概念是標記(Markedness),是在上世紀30年代初布拉格學派著名的音位學家特魯別茨柯依(Trubetzkoy,N.S.)對各音位進行分類時提出來的。在對一對音位相關(phonological correlation)分析中,他認為這是一種有無標記形式的對立,即音位相關的兩個音位中一個具有標記,而另一個沒有,這也就是標記的雛形。隨著標記理論的發(fā)展和不斷完善,語言現(xiàn)象中對立的語言成分或特征被賦值:賦正值為有標記的(marked),賦負值或中和值的為無標記的(unmarked)。受到Chomsky轉換生成語法的影響,人們認為無標記現(xiàn)象就是語言普遍原則的體現(xiàn),而與普遍原則相對立的則被稱為有標記的,即體現(xiàn)為“普遍”與“例外”、“規(guī)則”與“不規(guī)則”的對立。
可見,有無標記的對立體現(xiàn)可以有效幫助語言學家、學者透過語言現(xiàn)象分析語言的內在規(guī)律,從而對標記確定的標準也引起了熱議。語言類型學的創(chuàng)始人Greenberg在1966年提出了5條音位(phonological)標準和8條形態(tài)句法(morphosyntactic)標準(Croft 1990)。但是13條標準中個別有重疊,并因為數(shù)量過多而不便于使用。Croft將這13條標準整理、整合為4條:
對于某一語法范疇有無標記的區(qū)分主要是由語素數(shù)量決定:語素量多的為有標記的且應多于或等于無標記的。對于音素而言,/t/為無標記,而/d/為有標記。/t/的語素為:(1)發(fā)音部位:上齒齦;(2)發(fā)音方式:爆破音;(3)舌邊音;(4)口腔音;/d/的語素為:(1)發(fā)音部位:上齒齦;(2)發(fā)音方式:爆破音;(3)舌邊音;(4)口腔音;(5)濁音。/d/語素在數(shù)量上要多于/t/,所以有標記。
行為標準分為兩條:屈折標準和分布標準。屈折標準從形態(tài)的角度出發(fā),規(guī)定詞的形態(tài)屈折變化多的為無標記的。例如:英語的人稱代詞第三人稱包括:He,She和It,但是他們的名詞性物主代詞只有一種形式:their。由此我們可以判定前者為無標記,而后者有標記;分布標準從句法的角度出發(fā),規(guī)定能夠出現(xiàn)于較多句法環(huán)境的為無標記的。如英語中的大部分及物動詞都可以出現(xiàn)于主動、被動語態(tài),但是有些動詞只能出現(xiàn)于主動語態(tài)中,如lack。所以主動為無標記,而別動為有標記的。
從語篇角度分析,出現(xiàn)頻率高的被視為無標記項。例如英語中名詞單數(shù)出現(xiàn)的頻率要高于復數(shù),主格出現(xiàn)的頻率要高于賓格,所以名詞單數(shù)和主格都被認為無標記項。
中和值標準是指在對立消失的語言環(huán)境中,超范疇的被視為是無標記的,既可以表示無標記項,也可以表示有標記項。如man:從語義的角度既可以指“男性”也可指“女性”。可見,中和值是有標記項和無標記項的交集。如下圖:
形容詞的基本功能是表示事物的非過程特征,就其本身而言,存在著原級、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有無標記;原詞和反義詞的有無標記以及原詞與詞性轉換的有無標記。
飛利浦電子的廣告詞:Let’s make things better.讓我們做得更好。
百事流行鞋的廣告詞:Ask for more.渴望無限。
香煙廣告詞:Tastes richer,mellower,more satisfying.
以上三則商業(yè)廣告分別用了比較級“better”“more”“richer”和“more satisfying”。在向消費者彰顯廣告商品優(yōu)越于其他商品品質的同時又沒有直接貶低其他商品。語言簡短,易于消費者迅速理解,同時能使消費者準確理解商業(yè)廣告的內在信息,體現(xiàn)出可理解性原則和清晰原則。
反義詞是語言研究中對立非對稱現(xiàn)象的突出體現(xiàn)。語言學家對反義詞的分類主要體現(xiàn)在反義關系三分法:絕對對立、相對對立和相關對立。絕對對立是指語義上相互排斥。例如:living-dead;married-single??梢姸呔哂谢パa性,一方的肯定就意味著另一方的否定,反之亦然。相對對立也可以叫做可分級對立,指在二者之間存在中間過渡程度。例如hot與cold之間還有warm,表示同一性質,但是程度有所區(qū)別。相關對立指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依的。例如teacher-student。
佳能打印機的廣告詞:Impossible made possible.使不可能變?yōu)榭赡堋?/p>
出租車廣告詞:Big thrills,small bills.
賽車廣告詞:Hot When It’s Cold.
軒尼詩酒廣告詞:To me, the past is black and white,but the future is always color.
IBM公司廣告詞: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佳能公司的廣告突出由不可能變?yōu)榭赡?,突出體現(xiàn)能滿足消費者任何要求;很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出租車廣告由大和小形成鮮明對比,體現(xiàn)了消費者內心的大驚喜、小花銷的雙重愿望;賽車的廣告詞更能體現(xiàn)這項賽事的熱情;在軒尼詩酒廣告詞中,用黑色和白色這組反義詞形成鮮明對照,先表明了最初世界只有兩種顏色的單調,暗示生活沒有光澤和樂趣,而軒尼詩酒則可以使你的世界變得五彩斑斕。所以該廣告翻譯為:對我而言,過去平淡無奇;而未來,卻多姿多彩;同樣,IBM公司的廣告詞突出small和big的標記用法,強調公司無論發(fā)展多么壯大也不會因為生意小而不做。同時無論遇到什么樣的難題也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該廣告翻譯為:沒有不做的小生意,沒有解決不了的大問題。以上五則商業(yè)廣告用形容詞的反義詞形成有無標記對比,表達生動,結構整齊,言簡意賅,突出了經濟原則和表達生動性原則。
作為修飾、限定成分的形容詞詞性發(fā)生變化,形成標記顛倒。例如:
摩爾牌香煙的廣告詞:I’m more satisfied.Ask for MORE.
夏普電器的廣告詞:From Sharp minds, come Sharp products.
摩爾香煙的廣告詞不僅使消費者很容易把摩爾香煙與“更多… …”聯(lián)系起來,同時實現(xiàn)了勸購的目的;而夏普的廣告詞第一個Sharp為無標記用法,第二個Sharp為有標記用法,指夏普公司,使消費者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再如:
公益廣告廣告詞: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
本身late作為形容詞指“晚的,遲的”,后者late前加冠詞the是形容詞的名詞化,所以該句翻譯成:晚點總比不做好。如果這句話出現(xiàn)在高速公路上,the late等同于the dead,所以翻譯成:遲到總比送命好。更是體現(xiàn)了清晰性和表達生動性,更能喚醒人們的意識。
可見,商業(yè)廣告是向人們傳遞有關商品、企業(yè)的諸多方面信息,并在廣告主體中融入“文化攻心”策略和消費者的心理因素。其主要目的就是喚起消費者的好奇心和購買欲望,在內心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能夠注重廣告語中形容詞標記的使用以更加充分體現(xiàn)Leech四條重要原則,能使廣告達到引人入勝、奪人耳目的功效。同時也能使廣告詞經久流傳,成為人們傳誦的杰作。
[1]侯國金.語用標記價值論的微觀探索[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2).
[2]付紅橋.漢英廣告翻譯中的語用失誤[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03(4).
[3]習曉明.標記理論與英語詞匯教學[J].外語教學,2005(3).
[4]孟凡勝,滕延江.標記理論述評I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8).
[5]陳勇.語言學研究中的標記理論[J].外語研究,2002(6).
[6]Andrews,Edna.Markedness Theory[M].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
[7]張鳳.標記理論的再評價[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