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博 巫清登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居民家庭財富也隨之迅速積累增加。而且近年來,我國居民的理財意識也越來越強烈,于是越來越多的居民家庭都在積極思考如何有效處理自身節(jié)余的財富,以希望這部分財富能夠保值增值。相應的,我國個人金融理財業(yè)務也由此發(fā)展壯大起來。我國個人金融理財業(yè)務起步較晚,最早始于銀行業(yè),以2002年招商銀行推出“金葵花”金融理財業(yè)務為標志。盡管如此,個人理財業(yè)務卻具有批量大、風險低、業(yè)務范圍廣、經營收益穩(wěn)定等優(yōu)勢,而且在過去幾年中,我國個人理財市場每年的業(yè)務增長率均達到了15%以上。于是我國各個商業(yè)金融機構紛紛把發(fā)展個人金融理財業(yè)務放在了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位置,隨之而來的便是越來越多的個人金融理財產品被推向市場。2010年全年市場上各類理財產品總數量超過一萬只。面對如此眾多的理財產品,個人居民投資者開始變得無所適從,鑒于此,本文將對我國目前的個人金融理財產品做一個簡單的歸類概述,以期為投資者投資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金融理財產品分類
目前市場上對理財產品的分類方法主要為以下四種。一是以委托幣種分類,分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與外幣掛鉤的理財產品;二是以產品期限分類,分為短期理財產品和長期理財產品;三是以產品類型分類,分為信托類理財產品、結構型理財產品、QDII類理財產品和其他類理財產品;四是以收益類型分類,分為保本保收益類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但是筆者認為,這四種分類方法相對比較籠統,且沒有從投資者的角度進行分類,所以并不能有效的指導普通個人投資者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我們知道,我國目前金融行業(yè)仍然實行分業(yè)經營體制,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和信托受到法律和政策的制約業(yè)務相對隔離;即使現在出現了各種銀信合作、銀證合作和銀保合作,但各個機構依舊集中在各自的領域內為客戶理財,并多是將理財服務建立在售賣自家理財產品的基礎上。針對我國金融業(yè)分業(yè)經營的現實,筆者結合以上四種分類方法,從投資者的立場出發(fā),將金融理財產品分為直接投資金融理財產品和間接投資金融理財產品兩大類。其中直接投資金融理財包括股票產品、債券產品、權證產品、商品期貨產品和股指期貨產品等,間接投資金融理財產品按照目前市場上主要的發(fā)行機構可分為基金理財產品、保險理財產品、QDII類產品、商業(yè)銀行理財產品、券商理財產品和信托理財產品。
各類理財產品簡介
對于直接投資金融理財產品,像股票產品和債券產品都為一般投資大眾所熟悉,而像權證產品、商品期貨產品和股指期貨產品等金融衍生產品由于其運行復雜或者投資門檻較高一般個人投資者又較少參與。因此,本節(jié)主要介紹間接投資金融理財產品,這也與西方發(fā)達金融市場主要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普通大眾投資者多為間接投資者的投資氛圍相符合,當然,這一投資氛圍也是我國金融投資主體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第一,基金理財產品。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發(fā)售基金份額,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財產,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式進行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依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以將基金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混合基金等類別。根據中國證監(jiān)會對基金類別的分類標準,基金資產60%以上投資于股票的為股票基金;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于債券的為債券基金;基金資產僅投資于貨幣市場工具的為貨幣市場基金;基金資產投資于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但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的比列不符合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規(guī)定的為混合基金?;鹱鳛橐环N投資工具,其特點非常鮮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集合理財、專業(yè)管理,二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三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四是監(jiān)管嚴格、信息透明,五是獨立托管、保障安全。投資基金的入場門檻較低,比較適合普通個人投資者,但是也存在著一些風險,投資者必須了解基金投資的一些規(guī)則。首先,必須選擇好的基金公司和好的基金產品;其次,必須確定優(yōu)良的基金投資組合;最后,一定要對購買的基金進行監(jiān)控。
第二,保險理財產品。保險理財產品主要是指具有投資功能的投資型保險產品。投資型保險產品具有三大特性,包括保障和投資雙重功能、益虧自負、費用揭露及分離賬戶,保戶在享有基本保障權利的同時可利用保單現金值參與保險公司投資賬戶內資金投資活動并自擔投資風險。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投資型保險產品主要有分紅型壽險、萬能壽險、投資連接保險等。分紅保險產品屬于傳統壽險產品中的一種,它是指保險公司將每期該類分紅保險的可分配盈余按照一定比列以現金紅利或增值紅利的形式分配給被保險人的一種人壽險。萬能壽險是指可以任意支付保險費以及任意調整死亡保險金給付金額的人壽保險。也就是說,除了支付某一個最低金額的第一期保險費以后,投保人可以在任何時間支付任何金額的保險費,并且任意提高或降低死亡給付金額,只要保單積存的現金價值足夠支付以后各期的成本和費用就可以。投資連結保險是一種融保險與投資于一身的險種,其中“投資”部分的回報率是不固定的,如果保險公司投資收益比較好,客戶的資金將獲得較高回報,反之如果保險公司投資不理想,客戶也將承擔一定的風險。
第三,QDII類產品。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的首字縮寫。它是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準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yè)務的金融投資機構。在我國,QDII產品允許投資者以人民幣購匯后以外匯投資于境外,有利于拓寬境內機構和個人的資金運用渠道,投資者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兩個市場,提高資金收益率,分散金融風險,增強資產保值增值能力。但是目前我國QDII產品的銷售對象主要為內地希望投資國際金融市場的個人投資者。他要求投資人群收入水平高、投資經驗豐富、具有較強的風險承擔及產品理解能力、能夠承擔人民比本金損失風險。
第四,商業(yè)銀行理財產品。銀監(jiān)會出臺的《商業(yè)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管理暫行辦法》對于“個人理財業(yè)務”的界定是,“商業(yè)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guī)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yè)化服務活動”。商業(yè)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是商業(yè)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fā)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商業(yè)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對象異常豐富,除了投資傳統的金融證券和實業(yè)外另類投資也在逐步興起,藝術品和飲品(酒與茶)已逐步進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視野,未來的低碳概念、不動產和自然資源的投資將會成為下一個熱點。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針對特定客戶設計的,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的資金“門檻”,人民幣5萬元、美元5000元是目前的普遍行情。而對一些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委托起始金可以達到30萬元人民幣甚至100萬元人民幣。個人投資者在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的財務狀況和個人投資偏好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
第五,券商理財產品。券商集合理財也稱為集合資產管理業(yè)務。指的是由證券公司發(fā)行的、集合客戶的資產,由專業(yè)的投資者(券商)進行管理的一種理財產品。它是證券公司針對高端客戶開發(fā)的理財服務創(chuàng)新產品。通俗地講就是券商接受投資者委托,并將投資者的資金投資于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一種理財服務,其風險和收益介于儲蓄和股票投資之間。證券公司是這種理財產品的發(fā)起人和管理人。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分為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兩類。其中限定性集合計劃認購起點為5萬元,非限定性為10萬元。 所謂限定性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主要是考慮到投資風險的因素,其對投資品種的比例限制較多,一般來說,類似產品將其投資對象限定在現金、貨幣市場基金、國債和企業(yè)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而投資于權益類證券和股票的比例不超過20%,收益能力不是很高,但風險相對偏低很多,比較適合于追求穩(wěn)定收益的投資者選用。限定型產品則包括了債券型和貨幣市場型兩種。非限定性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是指投資方向不固定,除了可以投資上述固定收益類資產以外,還可以投資股票、可轉債、封閉式基金和ETF等資產,其可以根據相關投資品種的趨勢進行靈活運作,盡可能追求最大化收益,該類型產品的收益率取決于券商的管理水平,其較為適合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者選用。在非限定型產品中,主要包括股票型、混合型、FOF和QDII產品四種。
第六,信托理財產品。信托理財產品是指由信托公司擔任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為受益人的利益,將兩個及以上委托人交付的資金匯集成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進行集中管理、運用和處分,由商業(yè)銀行擔任保管人。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是一種面向高端客戶的私募產品,認購起點一般為100萬元,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按照投資方向可分為證券投資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和非證券投資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證券投資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募集的資金主要投資于新股申購、二級市場交易、證券投資基金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品種。非證券投資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投資貸款類信托、不動產信托、財產信托受益轉讓信托、股權投資信托、權益投資信托、設備(動產)信托等類型比較常見。
綜上所述,主要對我國目前的個人金融理財產品做一個簡單的歸類概述,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產品類型。通過上文的敘述讀者可以發(fā)現,我國的金融理財產品事實上種類是非常豐富的,筆者并未對每種產品做深入的探討,而只是淺嘗輒止的做了一個框架式的介紹,這也與本文的寫作目的相符,那就是希望通過本文,讀者能夠對我國目前的金融理財產品市場有一個整體認識,從而為進一步精選投資理財產品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發(fā)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