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柱權 莫換好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yī)院(廣東東莞 523018)
育陰潛陽法治療中風癡呆30例
張柱權 莫換好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yī)院(廣東東莞 523018)
中風癡呆 陰虛陽浮 育陰潛陽
中風癡呆[1]是指繼發(fā)于中風之后而出現(xiàn)神思遲鈍、遇事善忘、定向不能、理解多誤、計算力差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神志疾病,與現(xiàn)代醫(yī)學所指的腦血管性癡呆相類似。中醫(yī)古代醫(yī)籍中對其論述較少,何炎燊老中醫(yī)認為“中風癡呆”的根本病機在于“陰虛陽浮”,提倡以“育陰潛陽”法早期干預。筆者采用育陰潛陽法治療中風癡呆,取得較好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3月-2010年7月東莞市人民醫(yī)院中醫(yī)門診患者30例,均符合(1)既往有腦卒中病史,均經頭顱影像學檢查證實的腦血管病。(2)存在中風癡呆臨床癥狀,如神思遲鈍、遇事善忘、定向不能、理解多誤、計算力差等;癡呆癥狀發(fā)生在腦卒中后3個月內。(3)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分量表(MMSE)≤26分,當MMSE21~26分為輕度癡呆;10~20分為中度癡呆;≤9分為重度癡呆。(4)海契斯基(Hachiniski)缺血量表評分,得分≥7 分。 (5)年齡 40~80 歲。 (6)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20分。排除TIA及蛛網膜下腔出血;合并失語癥等不能作檢測者,以及重要臟器衰竭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8~79歲,平均(63.60±9.64)歲;輕度癡呆16例,中度癡呆9例,重度癡呆5例;腦梗死患者21例,腦出血患者9例;合并冠心病9例,高血壓病17例,糖尿病14例;癡呆病程(17.30±2.45)個月。中醫(yī)臨床證候參考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內科延緩衰老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血管性癡呆辨證量表》(SDSVD)評分,證型中含有腎精虧虛型的24例,肝陽上亢17例,痰濁阻竅5例,瘀血阻絡9例。腎精虧虛、肝陽上亢各自占總例數的50%以上。
1.2 治療方法 (1)基礎治療。參照《2005年中國腦血管病指南》進行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血脂、飲食與活動控制等。(2)基本方治療。予自擬育陰潛陽湯劑龜板25g,石決明 25g,龍齒 15g,吳茱萸 15g,生地黃 15g,熟地黃 15g,山藥12g,何首烏 20g,女貞子、墨旱蓮各 15g,丹參 15g,淫羊藿 10g,陳皮10g。腎精虧虛見腰膝酸軟、骨軟痿弱,齒動毛脫,舌淡苔薄脈沉者加山茱萸肉、枸杞子;肝陽上亢見情緒易激惹、頭脹痛、眩暈、煩躁口干、筋剔肉潤、舌紅苔薄黃脈弦者加珍珠殼、天麻;痰濁阻竅見神情呆滯、體胖頭昏重、舌胖苔膩濁脈滑者,納呆苔膩者加石菖蒲、砂仁;瘀血阻絡見兼頭痛,痛處固定不移、唇舌暗紫、脈澀者加桃仁、川芎。每日1劑,水煎取汁日服2次。30d為1療程,共3個療程。治療期間禁用其他改善腦血管性癡呆的藥物。
1.3 觀察方法 治療前后采用MMSE、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量表(CSS)評分、ADL評分,并觀察不良反應。
1.4 療效標準 認知功能改善療效參照文獻 [2],療效指數=(療效后得分-療效前得分)/療效前得分×100%(適用于得分增加為有效的指標),顯效>20%,有效≥12%,無效<12%??傆行?顯效+有效。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表2。(1)認知功能改善,30例中顯效12例,有效13例,無效 5 例,總有效率為 83.33%。 (2)治療前 MMSE、CSS、ADL評分均有改善(P<0.05)。(3)療效與癡呆程度的關系結果示輕、中度療效佳而重度較差。(4)不良反應:2例(6.67%)出現(xiàn)腹瀉,經對癥治療后癥狀緩解。
表1 治療前后各量表積分比較 (分,±s)
表1 治療前后各量表積分比較 (分,±s)
與治療前比較,*P<0.05。
量 表 治療前 治療后MMSE 評分 18.10±4.68 21.33±5.65*CSS 評分 4.72±4.82 3.53±4.01*ADL評分 30.80±6.12 26.85±5.38*
表2 療效與癡呆程度關系比較 (n)
中風癡呆屬中醫(yī)學“呆證”范疇。病因復雜,但總不外乎虛實兩端。虛者腎精虧虛,腦神失養(yǎng),此為本;實者為中風之病理產物(瘀血、痰濁)蒙蔽清竅,腦神失用,此為標。中風之后,標實之邪易去,但本虛之虧難填,故本病以腎精虧虛及由此導致的心肝風陽亢于上為主,兼見瘀血阻絡、痰濁阻竅等證?!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弧瓣幤疥柮?,精神乃治”,說明神機的產生依賴于陰陽平衡的維持。任何引起陰陽失衡的因素,均可導致“神機”失去主宰地位,元神失用,發(fā)為癡呆。陰陽失衡是中風癡呆的根本病機。因此,何炎燊名老中醫(yī)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中風癡呆的病機核心在于“腎之陰精虧于下,心肝之風陽亢于上”,即“陰虛陽浮”[3]。
筆者擬育陰潛陽湯劑應用于中風癡呆患者。方中以龜板和石決明為君,重用“靜藥”以“填陰”,重用“介屬”以“潛陽”,加入大量滋養(yǎng)肝腎陰精之品,并予陳皮行氣防止黏膩滯胃兼以化痰。因陰陽相生,本方在眾多滋陰藥中加入淫羊藿,旨在陽中求陰,并給以陽氣生發(fā)之生機。中風癡呆為慢性疾病,久病多瘀,故方中加丹參以祛瘀生新。諸藥相配,共奏育陰潛陽兼以祛瘀通絡之功。而現(xiàn)代藥學研究也證實,何首烏、熟地黃、龜板等均有抗氧化、延緩衰老、益智作用[4-6]。育陰潛陽湯劑可提高患者智能積分有效率。治療后MMSE、ADL、CSS評分明顯改善,說明方劑有改善智能狀態(tài)和神經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治療效果與癡呆嚴重程度相關,癡呆程度越輕則治療效果越好,早期應用育陰潛陽法干預中風癡呆可能獲益更大。何老以“陰陽”理論為基礎,首先提出“育陰潛陽”法治療中風癡呆,開創(chuàng)了中風癡呆治療的新途徑,而筆者臨床觀察該法治療中風癡呆尤其是早期治療是行之有效的。
[1]袁應堅.中風癡呆的研究概況[J].河北中醫(yī),1991,13(5):46-48.
[2]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草案 [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2,35(4):246.
[3]繆曉路,寧為民.何炎燊主任中醫(yī)師對腦梗死后認知功能損害診治的經驗介紹[J].新中醫(yī),2009,41(5):7-8.
[4]姚明春.何首烏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藥學通報,1984,19(11):668.
[5]苗明三,孫艷紅,方曉艷.(懷)熟地黃多糖抗氧化作用[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2,9(10):32.
[6]謝學明,李熙燦,鐘遠聲,等.龜板體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國藥房,2006,17(18):1368-1370.
R255.2
B
1004-745X(2011)10-1670-02
201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