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丹,張許杰
(第四軍醫(yī)大學 a.口腔醫(yī)學系;b.研究生管理大隊,西安710032)
短期高強度訓練對非指揮類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的影響
劉曉丹a,張許杰b
(第四軍醫(yī)大學 a.口腔醫(yī)學系;b.研究生管理大隊,西安710032)
探究短期高強度訓練對非指揮類軍校學員心理健康的影響,采用SCL-90、SAS、CES-D、EPQ等心理量表對學員進行評分。結果發(fā)現,訓練組的健康水平低于對照組,且人格特征趨于不穩(wěn)定,EPQ-N和“是否掛科”對焦慮、抑郁有正向預測作用。
心理健康;回歸分析;軍校
為了提高畢業(yè)學員的軍事及體能素質,對即將進入工作崗位的非指揮類軍校學員進行軍事技能、體能訓練是一種必要手段。但由于非指揮類軍校學員平時專業(yè)理論知識學習任務繁重,故對大四年級學員在畢業(yè)前進行為期半年的高強度集中訓練來提高軍事及體能素質。而短期的高強度的軍事技能、體能訓練對他們可能是一種軍事應激。為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不安排訓練任務的大二與安排訓練任務的大四學員分別進行問卷調查,對比分析其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影響因素。
1.1 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某非指揮類軍校大二(對照組)與大四(訓練組)兩個年級278名學員作為研究對象,最后收回調查問卷278份且全部有效,其中大二118人,大四160人,年齡17~24歲,均為男性。
1.2 調查工具
1.2.1 自行編制的基本情況調查表
內容包括:是否感到壓抑、壓力的來源、遇到困難時的求助對象、所學專業(yè)滿意度。
1.2.2 癥狀自評量表(Sy Mpto MChecklist 90,SCL -90)[1]
包括90個項目,包括9個因子,每個因子反映某方面癥狀痛苦程度。每個項目采用0—4級評分。并計算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9個因子均分、總均分和心理問題檢出率。
1.2.3 焦慮自評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2]
共20個自評條目,每個條目1-4級評分。
1.2.4 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 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Scale,CES - D)[3]
CES-D是特別為評價當前的抑郁癥狀頻度而設計的。CES-D總分≤15分為無抑郁癥狀,16~19分為可能有抑郁癥狀,≥20分為肯定有抑郁癥狀。
1.2.5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4]
10個條目,分為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維度。
1.2.6 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5]
包括內外向(E)、精神質(P)、情緒的穩(wěn)定性(神經質)(N)和測謊題(L)4個量表,可較好地反映被試的性格特征。
1.2.7 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 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6]
包括20個自評條目,分為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維度。每個條目0~3級評分。
1.3 資料統(tǒng)計
量表收回整理后輸入計算機數據庫(數據以珔X±s表示),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對全部調查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構成比及樣本率比較用x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成組t檢驗,影響心理健康的各可能因素進行相關分析和逐步回歸分析。
2.1 兩組基本情況比較
訓練組與對照組在是否感到壓抑、壓力的來源、遇到困難時的求助對象、所學專業(yè)滿意度方面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對照組和訓練組學員SCL-90心理陽性癥狀檢出率
SCL-90的因子分達到3分或總分超過160,提示可能有明顯心理問題[7]。訓練組各因子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3 所有調查對象SCL-90與全國常模[8]比較
所有調查對象各因子均分和總均分都高于全國青年常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2.4 對照組和訓練組學員各量表評分比較
經檢驗,訓練組與對照組各量表評分數值滿足正態(tài)性和方差齊性。除SCL-90中人際關系和恐怖因子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他各因子分和SCL-90總均分及SAS標準分、CES-D總分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訓練組社會支持總分及其三個維度均低于對照組,除客觀支持維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外,其余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訓練組在應對壓力時較對照組較少使用積極的應對方式;訓練組EPQ的N量表分(EPQ-N)高于對照組(見表4)。
2.5 抑郁癥狀嚴重程度
肯定有抑郁狀態(tài)的比例在訓練組與對照組學員中分別為18.7%和5.3%,差異檢驗 x2=34.2,P <0.05,說明抑郁癥狀在訓練組較普遍。
2.6 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分析
將SCL-90總均分、CES-D總分、SAS標準分作為評定訓練組學員心理健康狀況的指標,分別與年齡、訓練能否達標、是否為骨干、是否受過訓練傷、所學專業(yè)滿意度、是否有掛科、社會支持、人格特征、應對方式等20個因素進行單因素相關分析。結果:與SCL-90總均分相關系數較大的變量是 EPQ -N(r=0.57,P < 0.05)和消極應對(r=0.33,P <0.05);與 CES-D總分相關系數較大的變量是 EPQ-N(r=0.54,P <0.05);與 SAS標準分相關系數較大的變量是EPQ -N(r=0.55,P <0.05)和社會支持總分(r= -0.32,P<0.05)。
將SCL-90總均分、SAS標準分、CES-D總分作為因變量,可能影響訓練組學員心理健康狀況的上述因素作為預測變量,如年齡、訓練能否達標(否 =0,能=1)、是否為骨干(否=0,是=1)、是否受過訓練傷(否 =0,是 =1)、所學專業(yè)滿意度(非常不滿=0,有所不滿=1,一般=2,很滿意=3)、是否有掛科(否=0,是=1)、社會支持、人格特征、應對方式等。采用逐步法進行多元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逐步回歸最終目標要滿足以下要求:1)引入回歸模型的統(tǒng)計量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2)增加任何一個自變量都會導致模型中某些自變量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9]。因此最終進入逐步回歸方程的自變量不存在共線性。本文將所想到的因素均作為預測變量,通過逐步回歸的方法從其中篩選出自變量,結果見表5。
此次研究選擇大二的學員作為對照組而不選用大一學員的原因是,大一學員剛入校,對學校的管理方式及大學的學習方法還不適應,故選擇大二學員較理想。
本研究是對已經參加高強度訓練兩個月的大四學員心理健康狀況的橫斷面調查,結果證實短期高強度訓練對非指揮類軍校學員心理健康有一定影響。這除了與他們接受的訓練任務有關外,即將面臨的畢業(yè)分配也與之有一定關系。
表2顯示:無論是訓練組還是對照組,SCL-90中強迫、人際關系敏感、偏執(zhí)、敵對、抑郁因子陽性檢出率均較高,這與既往報道的軍校大學生中SCL-90調查中出現頻率高的陽性心理癥狀相類似[10]。
針對該軍校學員SCL-90各因子均分和總均分都高于全國常模這一調查結果,我們分析由于軍校學員學的是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尸體解剖、人體模型、疾病、死亡、動物捉持等刺激性事物,因而產生較強的心理應激反應[11]。
本研究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顯示訓練組學員EPQ-N與SCL-90總均分、CES-D總分、SAS標準分均呈中等程度的正相關,為第一個進入回歸模型的預測變量,β分別等于0.455、0.463、0.459。在兩組性格特征的比較中我們發(fā)現EPQ-N存在著顯著差異,即訓練組的人格特征趨于不穩(wěn)定。
針對訓練組學員性格趨于不穩(wěn)定發(fā)展的原因,我們分析:工作分配、考研等重要人生選擇和諸多不確定因素,社會上不公正的對待、名利物質的刺激,這些使剛剛開始接觸社會的大四學生處于持續(xù)的焦慮、不安狀態(tài),讓他們對周圍環(huán)境更加敏感,故而性格趨于不穩(wěn)定發(fā)展。這種不穩(wěn)定的性格讓他們更易體驗到不良心境,使心理健康水平更加低下。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的社會關系的存在則損害身心健康。因此,改變負性認知,積極尋求社會支持,多采取積極應對策略,回避應激性生活事件能有效緩解焦慮癥狀,減少負性情緒對個體身心的損害[12]。本研究顯示積極的應對方式和良好的社會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護因素,進一步證實了上述觀點。訓練組學員是否有掛科因素對目前SAS、CES-D的影響有一定的正向預測作用,原因可能是是否掛科與畢業(yè)分配有關。綜上所述,在對非指揮類軍校學員進行高強度訓練的同時有必要進行心理干預。
[1]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2):68 -70.
[2]龍瑞芳,李連啟.認知行為療法在心理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1,14(4):261 -263.
[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 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200-202.
[4]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刊):127-131.
[5]陳仲庚.艾森克人格問卷的項目分析[J].心理學報,1983,15(2):211 -218.
[6]解亞寧.簡易應對方式問卷[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刊):122-124.
[7]尚學義,趙力,丁睿,等.軍隊醫(yī)學院校853名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27(3):255-257.
[8]金華,吳文源,張明圓.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226-260.
[9]顏虹,徐勇勇,趙耐清,等.醫(yī)學統(tǒng)計學[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321.
[10]汪愛勤,王安輝,劉媛.演練期間學員的心理健康狀況[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4(7):1621 -2622.
[11]孫丹琳,朱良,楊寰.醫(yī)藥院校大一和大四本科生心理狀況調查及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29(8):705-707.
[12]張俐,劉波.軍校護理本科地方生焦慮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09,38(5):625 -626.
The I Mpact of Short-Ter Mand High-Intensity Train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Students in the Non-co M Mand Military University
LIU Xiao-Dana,ZHANG Xu-Jieb
(a.School of Sto Matology;b.Postgraduate Manage Ment Unit,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To find out the i Mpact of short-ter Mand high-intensity train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students in the non-co M Mand Military university,psychological scales,such as SCL-90,SAS,CES-D,EPQ and so on,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tudents.We found that training group has More psychological proble Ms than control group.Their personality are toward instability;EPQ-N and failing in final exa Minations or not can positively predic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ood.
Mental healt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ilitary university
G449
A
1001-7836(2011)08-0108-04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8.046
2011-03-07
劉曉丹(1981-),男,遼寧沈陽人,教導員,從事心理學研究;張許杰(1987-),男,江蘇靖江人,2010級碩士研究生,從事統(tǒng)計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