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思政課探究式教學的嘗試與反思

    2011-08-15 00:45:07馬利文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11年2期
    關鍵詞:道德修養(yǎng)探究性導向

    馬利文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浙江寧波 315100)

    思政課探究式教學的嘗試與反思

    馬利文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浙江寧波 315100)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是一門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打下扎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提高自我修養(yǎng)的課程。目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如何實現(xiàn)“要我學”的被動接受知識向“我要學”的主動獲取知識之間的轉變,是亟待研究和探索的課題。通過連續(xù)兩個學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探究性教學實踐嘗試,筆者認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探究性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大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探究式教學;嘗試;反思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是一門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打下扎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提高自我修養(yǎng)的課程,是當代大學生的必修課,它在引導大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成為社會主義建設可靠接班人的教育工作中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從目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堂情況來看,大多采用大班教學形式,師生互動未能充分開展,學生的學習內動力明顯不足,以理論考試為課程評價指標的評價體系未能充分評價大學生的對于世界、人生、社會現(xiàn)狀的思考力。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逐漸失去對學生的吸引力的最大原因。目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仍是“要我學”的外在約束,如何實現(xiàn)“我要學”的內動力機制,是亟待研究和探索的課題。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大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就是由教師引導,以一定問題驅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探究性教學的理念是通過設置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提出學習任務要求,提供學習資源以及學習建議,讓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學習資源以及團隊成員之間分工合作進行自主探索研究學習。

    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中,我們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從2009年春季開始,連續(xù)兩個學期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式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資源、完善評價體系,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和完善。

    1.嘗試——引入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模式

    1.1 教學設計?!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章節(jié)的安排本身具有很強針對性,為此我們設計了相應的探究性問題:①從如何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工作?②在大學階段樹立怎樣的理想并為之不懈努力?③如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理性的愛國?④思考人生的價值何在?⑤對于社會中道德缺失現(xiàn)象作何感想?⑥對于大學生談戀愛你的態(tài)度是什么?⑦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利益和維護和會公正?等等。從問題出發(fā),讓學生在課前通過查找資料、網(wǎng)絡搜索、調查采訪等等方式,在課堂中集中就某一個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觀點。

    不足之處:經(jīng)過第一輪教學實踐嘗試后,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原先設計的七大問題,學生收集或分析問題的角度都相對粗淺,有些小組不能很好的闡釋透徹,有的甚至照搬理論書籍,照本宣科。這些都說明在問題設計環(huán)節(jié),我們需要讓學生有展開思考的觸角或者啟示性媒介,而不是只有一個簡單的設問。

    1.2 教學實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不得低于10人,由學生民主推選一名組長,由組長落實組內成員的分工,小組討論形成本組觀點,分頭查找資料,制作相應的發(fā)言報告,確定發(fā)言人闡述本組觀點。

    不足之處:小組分工不夠明確。組長個人能力的差異,導致各小組在組織落實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勞逸分配不均現(xiàn)象,部分團隊甚至全部由組長1人承擔本隊所有工作。

    1.3 教學評價。小組發(fā)言由團隊自我評價與教師點評相結合,團隊自我評價總分為800分,教師點評實行加分制,滿分為20分。團隊自我評價由組長負責,組長根據(jù)組員表現(xiàn)、參與小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給予相應的組員(包括組長自己的分值)得分。教師根據(jù)該小組在所有小組中的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加分,最終小組成員可以在組內得分基礎上,加上教師點評加分項,得到自己在某個問題探究學習中的總分。該總分按比例計入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總評成績。

    不足之處:學生過分關注自己團隊,漠視其他團隊的表現(xiàn)。各團隊成員在闡述本隊觀點時都偏向于關注自己團隊,其他團隊闡述觀點時,有些成員就趁機開小差。

    2.完善——改進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模式

    2.1 教學設計。在原有七大探究性問題的基礎上,我們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時事資料作為背景資料,最后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時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在時事資料的選擇上我們打破文字資料的局限性,某些時事資料采用一段影像資料或者一段辯論,有的是幾幅有典型寓意的漫畫等,促使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不足之處:相對于第一輪教學實踐,本次實踐嘗試發(fā)現(xiàn),學生對問題的探索興趣被大大提升,開始涉足預定領域展開探索,并能就某一個問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展開討論,得出自己的鮮明觀點。但是,因為組織方未能提供較多的可供學生查找的途徑或有價值的網(wǎng)站,學生的搜集到的資料范圍相對狹隘,不利于學生視野的開拓。

    2.2 教學實施。進一步明確10名小組成員的職責和分工:組長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1人負責本隊隊名和隊標設計、2人負責圖片資料搜集整理、2人負責文字材料搜集整理、2人負責PPT制作、2人負責演講和演示。同時,增加學生PPT展示環(huán)節(jié),闡述本隊觀點。

    不足之處:闡述本隊中心觀點形式可以再開放一些。有學生提出,并非一定要所有團隊均做PPT展示,個別團隊有表演才能的組員,可以自己根據(jù)討論的話題以說、學、逗、唱的形式展示觀點。

    2.3 教學評價。在團隊自我評價與教師點評的基礎上,增加團隊互評。團隊互評即所有團隊成員討論并對其他所有小組進行綜合評分并排序。在團隊自我評價分值800分不變的情況下,團隊互評和教師點評都采用加分制,滿分分別為10分。

    不足之處:團隊成員出于自身考慮,往往會把自己團隊打滿分,這樣就不利于團隊之間相互學習,所以考慮建議取消本團隊的團隊互評分,只要求團隊給其他團隊評分。

    3.反思——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模式的利弊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干事埃德加·富爾曾說,未來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教會學生學習,即學生通過教學不僅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而且獲得獨立地學習與更新知識的方法與能力。通過兩輪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嘗試,我們發(fā)現(xiàn)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能充分發(fā)掘學生的主動精神,使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存在較多的優(yōu)勢。

    3.1 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因為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模式從教學設計出發(fā),就將學生作為一個主體納入到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中來,使學生徹底轉變光“聽”課的習慣,使學生將課堂作為展示自己、發(fā)表觀點的舞臺,帶著思考來上課,課堂成為學生思想交鋒的平臺,鍛煉學生的思辨、分析、判斷能力。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搜集和吸收知識。一個課后和課前都不作任何準備的學生將難以跟上學伴的思維步伐。

    3.2 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社會熱點話題,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如何去評價?這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模式下時時在拷問學生的一個潛在命題。學生在課堂中是純粹的咀嚼別人早已述說過的觀點,還是從他人的思想中汲取養(yǎng)分,闡發(fā)屬于自己的新觀點,這個觀點哪怕只是對前人一點點的進步。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被慢慢熏陶出來,創(chuàng)新才能漸漸成為學生的一個內在要求。

    3.3 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實行團隊合作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在共同完成多個探究性問題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角色都有可能進行轉變,如組長與組員之間角色的轉變;資料收集與PPT講解之間角色的轉變;等等,促使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中鍛煉自己的組織、協(xié)調、合作能力。

    3.4 我們也不能忽視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性教學模式本身有自己的局限性。第一,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探究性問題設計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探究性教學的成敗。目前,阻礙教師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最大問題來自于探究性課題或資源的缺乏。雖然探究性課題的來源可以是教材本身,我也認為任何教材中涉及的內容都可以用來探究性學習,但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材本身包涵的探究性課題的要素是不明顯的。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挖掘教材中蘊藏的可供探究性學習的要素或資料。同時又不能將資料的來源局限于教材,要將與教材涉及內容相關的時事及時納入探究性教學的資源庫,才能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和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第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是否具有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的主觀認同感,將不同程度影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效果。目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大部分高校采用考試的方式進行課程評價,少數(shù)高校采用課程論文的方式評價體系。以考試為導向的學習,最終導致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難免力不從心。而且,不利于整體的探究性學習氛圍的形成。因此,在兩輪的探究性教學活動嘗試中,我們均采用探究性學習活動設計最終形成課程論文的形式。

    [1]顧建民.高等教育學[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2]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2008年修訂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徐奉臻.教學改革:理念創(chuàng)新與模式構建[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4]呂新云.研究性學習理論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探索.2010(1).

    [5]姚迎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研究述評[M].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

    [6]董永輝.思想政治理論課探究式教學的實踐與反思[M].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

    馬利文(1982-),女,浙江嵊州人,碩士,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1-02-15

    猜你喜歡
    道德修養(yǎng)探究性導向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價值與教學改革探索
    “偏向”不是好導向
    當代陜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淺析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0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的思考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4
    高中英語探究性學習的初步實踐
    如何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chuàng)新
    犬只導向炮
    嶺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中的應用
    芜湖县| 东阳市| 米林县| 肥西县| 阜阳市| 潜江市| 内丘县| 固阳县| 甘泉县| 靖西县| 正蓝旗| 巴彦淖尔市| 广宗县| 宁德市| 英超| 腾冲县| 丽水市| 宁南县| 洛扎县| 包头市| 彭州市| 肇东市| 玉龙| 铜山县| 绥中县| 庆元县| 遂昌县| 泰州市| 吉木乃县| 岗巴县| 红安县| 邵武市| 玉龙| 巴林右旗| 枣强县| 赣榆县| 庆云县| 射阳县| 抚顺县| 垫江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