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衛(wèi)華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山西 晉中 030600)
英語閱讀任務型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初探
潘衛(wèi)華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山西 晉中 030600)
多媒體課件制作是當今學校教學中教師必備的一項技能,而且現(xiàn)在基本上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制作一些簡單的多媒體課件,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課件都是有利于教學的課件。大專專業(yè)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教學改革的深入、新教學方法的引進,給教師在制作課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語閱讀教學;任務型教學;多媒體;課件制作
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升學科教學有效性是當前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如何制作有效的多媒體課件就成了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的關鍵。然而,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必須服務于教學,其目的是改革教學手段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要想制作出一些優(yōu)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還應該切實地遵循其設計原則,以便發(fā)揮它的積極指導作用。
教師自己制作課件,應當遵循哪些原則呢?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主要包括四個主要要素:施教者、受教者、教學資料和多媒體輔助設備。這四個要素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的前提和關鍵。根據(jù)皮亞杰的建構(gòu)主義理論,我們知道在教學過程中,施教者即教師是教育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是知識意義建構(gòu)的幫助者、促進者。他們是幫助學生習得知識的指導者,而不是灌輸者知識的主動施教者;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gòu)者,他們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主動地去認知學習材料,而不是被動地被施教者灌輸以知識;教學資料中所提供的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gòu)的對象,而不是施教者被灌輸?shù)膶ο?;多媒體的作用是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是為學生打造主動學習、協(xié)作學習、探索和完成知識建構(gòu)的認知工具。然而使用不當?shù)脑?,它就變成了施教者向?qū)W生灌輸知識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見,多媒體輔助化教學并不是簡單地以多媒體來代替教師的傳授,它只是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的輔助手段。真正意義的教學仍然需要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一)知識正確性原則。在設計一個課件之前,我們必須確保所傳授知識的正確性。課件設計不能出現(xiàn)嚴重的知識性錯誤。我們不能把錯誤的知識教授給學生,這一點非常關鍵,似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識。然而,我們在開發(fā)多媒體課件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知識性錯誤。在制作英語課件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有些教師不注意時態(tài)、單復數(shù)的一致、固定搭配等問題。例如:
Our headquarters is not far from here.我們的總部離這里不遠。
He said that the Earth runs around the sun.他說地球繞著太陽轉(zhuǎn)。
在這兩個句子中,第一句話是關于主謂一致性的。由于headquarters是復數(shù)形式,所以導致有些教師謂語會用are,但實際上headquarters是復數(shù)形式表示單數(shù)含義的。第二句話是關于時態(tài)一致性問題的。在一般規(guī)則中,從句的時態(tài)要與主句的時態(tài)一致,但這個句子比較特殊,因為從句陳述的是一個客觀事實,所以時態(tài)應用一般現(xiàn)在時,而不用一般過去時。但是有些教師由于疏忽可能會用run來代替runs。多媒體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直觀,學生一旦接受這樣的錯誤知識將很難忘記,以后也很難改正。
(二)多媒體輔助性原則。多媒體教學從根本上說只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輔助性工具,所以多媒體教學還是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在制作課件時我們應該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考慮進來。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計算機只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不能取代教師。我們不能過分地依賴多媒體而忽視主導和主體,以至于本末倒置。
(三)學生悅納性原則。悅納,顧名思義,就是要高興地接受。那么,多媒體課件的悅納性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欣然接納你所設計的課件本身及課件所包含的內(nèi)容。如果不能做到使大部分學生愉快地接納的話,其應用價值就非常有限。所以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我們應該把學生的情況考慮進去。在難易度、量上要適中,形式上要活潑而不失有效。
(四)人機交互性原則。交互性就是施教者與多媒體之間的交往。人機之間缺少“友好”的交往,那么多媒體就沒能發(fā)揮其作用。教師熟悉多媒體的操作課件是重要的,如果操作不熟練學生會很反感,那么多媒體就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五)簡約性原則。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必須重視這一原則。一個課件如果把不管是主要的還是次要的東西都呈現(xiàn)出來的話,學生會覺得乏味、厭煩,這樣多媒體的提高學生興趣的特點就無法體現(xiàn),也無法實現(xiàn)了。
(六)藝術性原則。多媒體課件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直觀。所以在可能的條件下,應盡量把課件制作得精美一點。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有一定的步驟,一般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編寫文字稿本
文字稿本類似于電影的劇本。由教師進行選材和籌劃,根據(jù)教學規(guī)律編寫出來。多媒體課件的腳本應該包括本課時所包括的知識、練習等,然后根據(jù)多媒體特點編輯這些材料。比如利用PPT軟件制作課件時,我們就要根據(jù)內(nèi)容特點編輯每一張幻燈片,并合理安排其順序等。
(二)收集加工素材
1.文本素材的制作。文本就是文字資料。文本素材的制作即把教學內(nèi)容以文字形式合理輸入多媒體。
2.圖形、圖像制作。插入色彩美麗、栩栩如生的圖像是多媒體課件具有魅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圖像的采用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還可以更形象直觀地呈現(xiàn)知識內(nèi)容。
3.音頻制作。多媒體課件一般會用到大量的音頻信息,尤其是英語教學課件。如語言、音樂、效果等。
4.動畫制作。動畫是學生最喜愛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也是多媒體課件中的點睛之筆。適當使用動畫會使學生覺得課堂生動、有趣活潑。
5.視頻制作。視頻在我們英語教學的課件中是普遍的課件,一個恰當?shù)囊曨l能夠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比如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背景知識等。
(三)多媒體集成
將各種多媒體素材編輯集成為完整的課件,需要利用多媒體編輯工具來完成。常用的多媒體編輯工具有Authware、HongTool、方正奧斯、Director等。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教材的總體特點是:1.文章篇幅長(有時一篇文章達到3000多詞)、生詞量較大。例如高教版的閱讀教材第二冊unit 11的部分中,是英國文學家勞倫斯的短篇小說“The Rocking-horse Winner”,課文長度就達到三千多字。而在unit 12中生詞量達到了50%以上。這就導致學生學習時感覺困難重重、枯燥無味,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消極對待。有些學生就會采用一些消極方式逃避上課,如請病假、逃課等。2.針對這種現(xiàn)象及課程特點,引進先進的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強調(diào)“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課堂上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教師設計好的一系列任務。在泛讀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種形式:(1)小組討論。就是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一般四人一組,前后組合,每下一個任務時交換組合,以做到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小組組合中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2)結(jié)合課文完成所給材料。比如,根據(jù)課文大意完成填空練習,以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更好的理解。(3)總結(jié)課文大意。這種活動首先要進行小組討論,然后選舉代表發(fā)言等。這些比起以往教師滿堂灌的講解方法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但是每周的課時數(shù)是固定的,無法做出改變。
那么,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就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筆者采用把任務設計為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以Extensive-reading Book 2中第10單元The Ancient Olympic為例,對任務型閱讀教學課件的制作談談筆者的看法。
第一步:編寫腳本。首先,輸入與奧運相關的知識(Knowledge of Background)。比如奧運會舉辦時間的規(guī)定(Olympiad)、奧運的旗幟(five-ring flag)、奧運的精神、口號(motto:the faster,the higher,the stronger)及奧運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了解這些不僅能夠使學生對作者產(chǎn)生興趣,還可以激發(fā)學生渴望去了解文章內(nèi)容。其次,輸入與文章關聯(lián)的一些課堂任務。包括生詞、課文大意填空、課文發(fā)展過程及討論的話題。最后,進行腳本制作。
第二步,搜集素材。從網(wǎng)上下載有關奧運的圖片及奧運視頻插入文本中,提高課件的直觀性與趣味性。
第三步,多媒體集成。從這一課件的特點來看,我們只需要利用PPT制作即可。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課件的交互性制作。
課件的利用大大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而且改善了課堂氛圍,使得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學生的參與能力及興趣得到了很大提高。多媒體課件樣式可以多種多樣,豐富多彩。但是,在制作課件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切忌過多使用教材外素材,導致華而不實
多媒體課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藝術形式如視頻、圖片等,但過多使用這些藝術形式就會造成課堂的本末倒置。學生、課堂上會覺得非常有趣,但事后就會覺得一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太少,逐漸對多媒體教學感到厭煩,適得其反。
(二)切忌課件過于呆板、單調(diào)、文不對題
多媒體課件的基礎是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是刺激學生感官的手段,目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一個形式呆板的多媒體課件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它所獲得的教學效果自然不會顯著。除此之外,課件中素材的選用也很關鍵,如果出現(xiàn)文不對題的現(xiàn)象,不僅不會發(fā)揮其優(yōu)點,反而會貽笑大方。比如:講授莎士比亞的文章時,如果在課件中插入一些現(xiàn)代的歌曲,就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甚至破壞了整個課件的意味。
(三)課件形式過于貧乏,簡單劃一
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常有些教師操作不熟練,怕出錯,就將課件設計成順序結(jié)構(gòu),上課時只要按next鍵,課件便按順序play下去。這樣的課件很乏味,學生的興趣無法得到激發(fā),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良的教學課件只會對學生思維起到削減作用,不僅沒有起到促進教學的作用,反而妨礙了教學的順利進行。
[1]徐建明.創(chuàng)作多媒體課件的原則[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1,(4).
[2]劉爽.淺談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作應遵循的幾條原則[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9).
[3]謝幼如.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99.
[4]王天鏹.課堂教學用CAI課件的設計方法[J].中國電化教育,2000,(5).
G642
A
1673-0046(2011)01-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