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麗
(山西大同大學渾源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400)
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思考
宋曉麗
(山西大同大學渾源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400)
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一些致使詞匯教學無效或低率的因素,解決途徑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激趣和學法指導,增強學生詞匯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從而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
英語詞匯教學;課堂效率;教學實踐;詞匯
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往往存在著一些影響詞匯教學效率的因素,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并尋求解決的途徑。
現(xiàn)象一:學生普遍對英語詞匯學習興趣不濃,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不能很好配合。
現(xiàn)象二: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焦躁情結,不想去記憶單詞,覺得記憶單詞是苦惱的事情。
現(xiàn)象三:學生英語學習的方法不得當,普遍存在死記硬背、機械重復、瞬間記住而過后忘之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四:學生英語詞匯學習中忽視單詞整體讀音與字母和字母組合間的聯(lián)系,不注意單詞意義與讀音間的聯(lián)系,只是一味地重復組成單詞的字母,忽視拼寫形式和意義的有機聯(lián)系,即音、形、意的統(tǒng)一。
現(xiàn)象五: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學生反映,覺得自己英語詞匯量多年來的學習后反而增加幅度似乎不大,他們不僅無法記住生詞,甚至于連以前學過的單詞也忘記了。
基于上述現(xiàn)象,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做出有針對性的、適時的教學調整。
講武堂的生源中,南洋的華僑子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葉劍英工作的怡保市就有33個保送名額。進入講武堂時,葉劍英是這些保送生的帶隊人之一,還負責為他們補習國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真正對英語詞匯學習感興趣了,才會把英語學習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進而化作一股動力,推動其更加自覺、主動、積極地去接受,且能更好地去接受或者更長久接受。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發(fā)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把學生一步步引入學習的天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成為學習的主人。
1.從身邊學起,合理使用直觀教具
我們都知道,人的認知總是從形象思維開始的,直觀、形象的東西總是能最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據此,教師在進行英語詞匯教學時,要盡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知識,可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設計出生動形象的實物、模型、圖片、簡筆畫等,也可直接通過使用直觀教具特別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物教具教學,使學生將英語單詞同生活、實物、情景建立起直接的聯(lián)系,豐富學生的直觀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加深對所學詞匯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教授 ruler、book 、pen 等學習用品,fish、tofu、cabbage 等食物,VCD、CD、computer、camera 等生活用品時,就可以將這些東西搬進課堂或者進行圖片展示,學生一目了然,很容易將所學物品與其相應英單詞對號入座,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所熟悉物品英語稱呼的興趣,并強化記憶,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2.從娛樂中學起,合理利用好游戲、歌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睂⒂⒄Z學習寓于合理的游戲和歌謠中,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Pass the card(傳卡片)、Dothe action(聽音做動作)、Find your friends(找朋友)、Draw and Colour(畫一畫 涂一涂)、touch and guess(摸與猜)等游戲,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使課堂充滿活力,而且使學生在游戲中通過多聽、多說、多感覺,擴大了詞匯量,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了課堂效率。“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許多英語歌曲旋律優(yōu)美、簡單易懂、內容生動,就像一枝美麗的花朵,吸引著學生們求知的目光,熏陶著學生們無邪的心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參與教學的巨大動力。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英語歌曲時,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甚至于學過的被他們暫時遺忘的單詞、句子,只要聽到那熟悉的旋律,孩子們就能流利地唱出其每一句歌詞。這不正說明了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歌曲這一教學手段的重要性嗎!
3.創(chuàng)設和諧的情感環(huán)境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教給學生的不是與人截然分開的東西,而是同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東西。”教學活動不單單是教和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情感、思維的交流活動。師生情感、思維交流的情況影響著學生的認知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重情感,使整個教學彌漫著一種和諧、飽滿、振奮、健康的情感,才會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實現(xiàn)知與情的統(tǒng)一和諧。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通常情況下,師生關系融洽,其課堂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越高,課堂效率也就越好。因此,教師要重視情感的投入,要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語、表情、動作,將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得學生增強克服困難、努力求知的勇氣,這對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庇绊懹⒄Z詞匯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詞匯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必須授學生以“漁”。
1.重視語音訓練,夯實詞匯教學的基礎
語言是有聲的,英語詞匯教學首先是以語音的形式體現(xiàn)的。教授英語詞匯,務必要教會學生發(fā)音,讓學生知道常見字母(組合)的發(fā)音,掌握同一字母(組合)的不同發(fā)音以及不同字母(組合)的相同發(fā)音。如:tea中的ea發(fā)[i:],而pleasure中的ea則發(fā) [e];good中的oo發(fā)[u],put中的u也發(fā)[u]。在這里可以采用單詞部分注音法,即只注出單詞核心部分(元音字母)或容易出錯部分的讀音,以增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能力。所以,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英語之初就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發(fā)音習慣,打好英語學習的堅實基礎。
2.學會歸納,使學過的詞匯成為一個知識系統(tǒng)
教師在講解詞匯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歸納它的不同表達方式,以便使學生在使用中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出選擇。如:like(愛好,喜歡),也可以表達為 be fond of,enjoydoingsth,feel like doingsth等。英語中還有許多單詞拼寫非常相似,如果能找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就能更好地掌握詞匯。如:accompany(伴隨)、accomplice(幫兇,同謀)、accomplish(使成功,實現(xiàn))。
3.要引導學生學會“猜詞測義”,最大限度地擴充詞匯量
詞匯的構成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詞匯的大量擴充也是有章可循的。教師要向學生傳授理解生詞詞義的技巧,使其快速識別并牢固掌握生詞。例如詞根測義法,即根據詞根、詞綴和詞尾等構詞法知識,推測出新詞的詞義和詞性。如:international(adj.國際的)、nation(n.國家);disable(adj.殘疾的)、able(adj.有能力的)。又如借助已經掌握的詞匯,推測合成詞的意義。如:microscope可以使我們聯(lián)想到microwave(微波)和 telescope(望遠鏡),因此 microscope 應為“顯微鏡”。再如語境測義法,即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推測詞義。如下面一段話:He always does somethingbad in class。Everyone conseders him as a black sheep。根據提示詞我們就能正確理解并掌握“black sheep(害群之馬)”一詞的準確意義,比從詞匯表中死記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4.創(chuàng)設外語環(huán)境,在實踐中掌握詞匯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痹~匯的掌握必須依靠更多的語言實踐。教師要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應用詞匯的機會,也就是讓學生有語言輸出(即聽、說、讀、寫中的說和寫)的機會。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設置一定的語言情境,使學生仿佛置身于實際情境中,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以加深理解、鞏固記憶,達到擴大詞匯量的目的。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應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口語表達的機會,如圍繞教材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組織主題討論、辯論、談論時事等。這樣,當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大腦就會積極地思考,快速檢索和提取記憶中的詞匯,并將它們按照語法規(guī)則進行整理,然后快速表達出來,從而對已學詞匯有了更好的把握。再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文訓練。在寫作過程中,學生總是試圖用準確的詞匯、地道的語言、嚴密的邏輯思維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必然會使學生有意識地使用、擴充和鞏固詞匯。
5.指導學生及時復習鞏固
遺忘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學習后的前幾天遺忘得很快,以后則逐漸變慢。德國教育理論家根慈秋說:“復習是學習之母”??鬃右苍f過:“溫故而知新”。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所學詞匯運用于課堂教學中,讓其反復出現(xiàn),從而加強學生的記憶。教師也要指導學生及時復習與鞏固,最合理的復習方法應是及時復習與延后復習相結合,在學習單詞后每兩天復習一次,以后復習間隔逐漸加大,這樣就可以得到鞏固,使保持效果始終處于較高的水平。
6.多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英語成語、典故
英語詞匯中有很多用法已約定俗成,如一些成語(idioms)、比喻(metaphors)和幽默(humors)等,必須依據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知識才能正確理解詞義,切忌望文生義或逐詞對譯。所以,讓學生了解一些常用的特殊用法,掌握一些英語的成語、典故是很有必要的,這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掌握詞匯,如:a flyon the wheel(自以為有天大本事的人)、goDutch(各付各的賬,AA制)等,切不可以中國人的習慣亂加理解、猜測。
[1]陳新仁.外語詞匯習得過程探析[J].外語教學,2002,(4).
[2]陳春明.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2).
[3]胡宇明.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技巧[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5,(3).
[4]趙小沛.英語詞匯教學探討[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2,(10).
G642
A
1673-0046(2011)01-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