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素云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腫瘤疾病,也是人體最常見的腫瘤。由于子宮肌瘤大多數(shù)均為良性腫瘤,且多數(shù)患者均有保全子宮的意愿,因此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并不為廣大患者所接受。而且當前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子宮的存在對維持女性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以及醫(yī)療儀器的不斷改進,使得子宮肌瘤剜除術在治療女性子宮肌瘤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1]。我院自近年來采用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患者均為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并且全部符合子宮肌瘤剜除術的臨床指征。其中年齡24~54歲,平均33.5歲;病程1~13年,平均6.7年;單發(fā)性肌瘤68例,多發(fā)性肌瘤52例;已婚者100例,占83.3%,未婚者20例,占16.7%。本組所有患者均以月經(jīng)量過多或過少、經(jīng)期延長、白帶多,腹痛并有墜脹感等臨床癥狀為主,在行子宮肌瘤剜除術前均進行B超檢查,了解子宮肌瘤大小、位置、數(shù)目等情況。
1.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子宮肌瘤剜除術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前準備按照腹部手術常規(guī)進行準備,用2%碘伏消毒腹部皮膚三遍、鋪單。②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麻醉后切開腹壁作下腹正中線或中線旁切口,逐層切開腹壁各層,進入腹腔,探查及了解子宮及附件,尤其是于宮肌瘤的大小、部位及數(shù)目,與周圍有否粘連,用棉墊及紗布塊排墊腸管,暴露手術野。③將子宮托出于腹腔外,在宮頸內口水平用橡皮管繞宮頸1周,并扎緊,可暫時阻斷子宮血管的血液供應,以減少出血量,也可以在肌瘤周圍進行催產(chǎn)素注射,一般注射劑量為20 IU,可以使子宮肌壁收縮而減少出血。④在子宮漿膜層或肌核上方的肌層部分進行縱行切開,再行肌核包膜切開,用鼠齒鉗提起切緣,一手提鉗,一手手指自包膜下施行鈍性分離,將肌核一一剔除。⑤將肌核一一剔除后,松解橡膠管,觀察是否有出血點,用0號或1號可吸收線進行縫扎止血,并間斷封閉穴腔,如子宮漿膜層有多余部分應予剪除,用4號絲線進行間斷或連續(xù)褥式縫合,最后查看腹腔進行腹腔縫合。
本組120例子宮肌瘤患者全部實施子宮肌瘤剜除術,手術均順利完成,成功率為100%;術中發(fā)現(xiàn)肌瘤個數(shù)1~30個,平均16個;直徑大小4~12 cm,平均7.8 cm;其中肌壁間肌瘤63例,黏膜下肌瘤38例,漿膜下肌瘤19例;手術時間30~100 min,平均55.4 min;術中出血量16~152 ml,平均40.4 ml。120例患者中術后發(fā)生切口感染2例,占1.66%,經(jīng)抗感染治療后痊愈,并未見其他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住院時間為5~11 d,平均6.8 d。對本組120例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除1例患者出現(xiàn)復發(fā)外,其他患者均恢復良好,子宮功能正常,并未影響正常生活工作。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肌瘤中間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正確的名稱為子宮平滑肌瘤。肌瘤可生長在子宮的任何部位,可以是單個,也可以多個,但常見的則是多個,稱多發(fā)性子宮肌瘤。肌瘤大小不一,小的直徑在1 cm以下,大的重量為數(shù)幾千克,稱巨大子宮肌瘤。該病好發(fā)于育齡期婦女,發(fā)生率約為60%[2]。按照子宮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系,常分為肌壁間肌瘤、黏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三種。其中那個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有蒂黏膜下肌瘤可脫出宮頸口,脫出宮頸口的黏膜下肌瘤其表面子宮內膜易變性、壞死,在陰道內更易繼發(fā)感染、潰瘍、出血。若肌瘤繼續(xù)向表面生長,僅有一蒂與子宮肌壁相連則容易變性、壞死、發(fā)生蒂部扭轉[3]。
對于內科治療無效或子宮肌瘤體積過大的患者應早期采取手術切除治療。子宮肌瘤使子宮增大,但不超過妊娠3個月的體積,又無明顯癥狀,可暫時不做手術,但需定期檢查有無明顯的增大趨勢。如果肌瘤不大,又接近更年期,也不必急于手術,因為絕經(jīng)后肌瘤多可隨子宮萎縮而縮小。若子宮增大超過妊娠3個月的體積,或月經(jīng)量明顯增多,藥物治療無效,以致發(fā)生貧血,或子宮增大較快,有疼痛,則說明有轉變?yōu)槿饬龅目赡埽紤⒓词中g切除。子宮肌瘤剜除術是一種只剔除肌瘤,并重建及修復子宮的手術。經(jīng)腹、陰道,腹腔鏡、宮腔鏡等均可做子宮肌瘤剜除術。該術不僅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而且對患者及其丈夫來說也是最佳選擇方案。其具有操作簡單、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等優(yōu)點,適于漿膜下肌瘤及肌壁間單個或肌瘤數(shù)量較少的婦女[4]。在手術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手術過程中,橡皮管結扎子宮頸時間不宜過長,最長不得超過半個小時,以防血栓形成,如手術時間過長,可于手術中途放松數(shù)分鐘后再行束扎。②如手術切面較大,可于側腹壁打洞放量腹腔管引流管。③手術后可以應用子宮收縮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創(chuàng)面出血,可用20 U縮宮素靜脈滴注,2次/d,也可用縮宮素10 U,肌內注射,4次/d,一般可連續(xù)用藥3~5 d。④在封閉子宮瘤腔時,閉合要緊密,以免血腫形成。
本組120例患者均施行子宮肌瘤剜除術,手術均順利完成,成功率為100%;手術中剜除最少的肌瘤為1個,最多的為30個,直徑大小4~12 cm,平均7.8 cm。對于子宮肌瘤較多的患者一定要術時仔細檢查避免遺漏小肌瘤,挖出的肌瘤需醫(yī)生通過肉眼或快速病理檢查排除肌瘤惡變。通過子宮肌瘤剜除術治療,本組120例患者均成功切除肌瘤,隨訪6個月發(fā)現(xiàn)只有1例患者肌瘤復發(fā)。手術治療后均能緩解患者的月經(jīng)異常,對于無癥狀患者則可去除心理疾患,且保留了患者卵巢的血供、避免了患者的卵巢早衰,通過子宮肌瘤除術為患者保留了子宮,滿足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受到了廣大患者的歡迎。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該手術后未孕婦女一般主張術后避孕1年,懷孕后要特別小心,因為到了妊娠中、晚期,尤其是臨產(chǎn)后,子宮瘢痕有可能破裂。而且對于該術的選擇也應根據(jù)患者年齡、婚育、對生育要求及肌瘤生長部位,有無惡變傾向等作出判斷
[1]劉東涌,魏力.宮腔鏡電切術治療黏膜下子宮肌瘤的療效分析.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1):634-636.
[2]周妙玲,李艷紅.剖宮產(chǎn)術中子宮肌瘤的處理及結局分析.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9,18(6):1213-1214.
[3]侯超穎.子宮肌瘤切除術后妊娠30例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15(3):138-139.
[4]李志強,包若希.多發(fā)子宮肌瘤剔除術多術式臨床對照分析.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08,23(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