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長沙師范學校)
關于高職高專體育專項選項課評價的研究
◆張 華
(長沙師范學校)
為全面深入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學生為本”和學校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高職高專的體育教學改變了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轉變了思路。本文從改革傳統(tǒng)體育教學,探索新課程理念對體育評價的方法的科學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體育專項課的評價方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及能力、水平、個性的發(fā)展。以《體育與健康》為標準,張揚個性,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體質、努力程度、喜好;以終身體育為原則;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依據(jù)高職高專院校的特點,對體育專項課的評價進行探討,使之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精神。
根據(jù)高職院校的特點及新的《體育與健康》大綱和教材的實施,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要從知識傳授為主傳達到能力培養(yǎng)上來,更多的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職業(yè)人才如何去面對和適應社會。高職體育教育應作為學生終身體育的開始,而不是作為一個量化的教學任務來完成;建立起注重學生身體素質基礎差異,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運動技能掌握、身體素質提高幅度、并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入評價內容。利用開放式教學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安排教學內容,開設專項課,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以達到快樂體育、終身體育、成功體育的目的。取消單一的只重視結果的終結性評價,著眼于學生身體條件的基礎差異、建立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強調對學生進行個體評價和過程評價,不用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全體學生,根據(jù)學生實際進步情況以及學習過程表現(xiàn)予以評分,以激勵為主,為他們的終身體育鍛煉服務。
“健康第一”是我國近年來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其宗旨就是要貫徹黨的素質教育目的、方針,樹立健康新觀念,指導體育教育改革新方向。高職高專體育教育的不平等性必將導致學生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的不完滿,使“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實成為一句空話。1995年以來我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表明我國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在形態(tài)發(fā)育指標方面呈增長趨勢,但體能素質和肺活量水平普遍下降,特別是耐力素質和柔韌性素質下降更大,有 75%的學生肺活量明顯偏低。另外,我國學生心理品質方面也存在一些明顯弱點,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及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協(xié)作精神等比較薄弱。現(xiàn)行高職高專體育評價中存在的不平等性,缺乏教育性,忽視個體差異和社會、人類自身發(fā)展的缺陷,雖無證據(jù)表明與調研結果有直接聯(lián)系,但也不能否定其未能達到以評價促進評價對象發(fā)展的目的,未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以往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成績都是量化評價的,以學生運動成績的絕對值為依據(jù),僅僅實現(xiàn)了體育教育評價對學生個體的檢查、鑒定功能,忽略了體育評價的功能是促進評價對象的發(fā)展。而專項選項課則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教學目標,而定性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過程的一個口頭評定,定量則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量化評分或是等級評定,實際教學中體育評價應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專項技術的考試與學習的內容既可掛鉤,也可不掛鉤,突破了原來老師教什么考什么,學生沒有選擇余地的做法,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擅長選擇任一專項技術來考核。具體操作中可采取“三結合、二內容、二標準”。
三結合:《體質健康標準》年級統(tǒng)測,專項技術由專項老師自測和體育課學生學習態(tài)度,三個方面結合評分,分別占 50%、40%、10%。
二內容:專項技術、技能的考核,采用 A、B卷進行。A卷為體育專項課中新授的內容,B卷為以前已掌握的內容或自己擅長的項目。學生可自由選擇 A、B卷進行考核。
二標準:A卷是新教材,評分的標準可以低些,B卷是老教材,內容是過去學過的或是自己擅長的,評分標準應高些,以此來鼓勵一些學生運用已掌握的技能經(jīng)常鍛煉,持之以恒,形成專長。兩個標準防止了考核的“一刀切”,使學生處于一種比較寬松的考試氛圍,減少了學生的心理壓力。
現(xiàn)行高職高專體育評價在貫徹“健康第一、學生為本”的基礎上,以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xiàn)等評定成績。教學中體育評價應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公平、公正、人人平等的原則。
是否“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是其擬定評價內容的關鍵。根據(jù)新課程的理念結合學生需求擬定“多元”的評價內容是保證專項選項課有效實施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岸嘣痹u價內容的擬定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關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評價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重視學習態(tài)度及情感體驗;重視學生喜好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程度。具體體現(xiàn)在:平時學習態(tài)度、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思考與質詢、交流、應用與聯(lián)系、情意表現(xiàn)等內容對學生進行定量評價。結合學生實際對兩者實際達到效果給予量化評分;學生能力的評定,包括獨立性、合作意識、組織能力、學習習慣、主動性。主要以定性評價為主,評價結果可以分為四個等級——優(yōu)秀、良好、滿意、再接再厲。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的認識自我,同時還避免了對學生的學業(yè)評價過于片面的弊端。
高職高專的專項體育教育應作為學生終身體育的開始而不是作為一個量化的教學任務來完成;建立起注重學生身體素質基礎差異,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運動技能掌握、身體素質提高幅度、并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入評價內容。利用開放式教學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安排教學內容,開設專項課可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充分調發(fā)展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以達到快樂體育、終身體育、成功體育的目的。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高職高專的體育選項課評價必需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機制,建立合乎高職高專體育教育的綜合評價機制,以期待高職高專體育教育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終生體育,健康體育的需要,更好地實現(xiàn)我國高職高專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培養(yǎng)更健康的人。
[1]劉明昌.試論高校體育評價取向在貫徹終生體育思想中的地位[J].體育學刊,2004,(10).
[2]夏峰,王媛.學校體育改革必須反應時代的特征[J].中國學校體育,2000,(4).
[3]周建林.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究[J].體育科研 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