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興明 王思林 鄺魚
假性腸梗阻的影像診斷及價值分析(附11例報告)
何興明 王思林 鄺魚
目的探討假性腸梗阻的影像診斷及價值。方法收集我院假性腸梗阻11例,采用腹部X線攝片、CT及造影等檢查。結果1例診斷為機械性腸梗阻患者施行剖腹探查未見有陽性征象,10例診斷為假性腸梗阻,均行保守治療好轉出院。結論早期及動態(tài)影像檢查對假性腸梗阻的診斷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假性腸梗阻是具有機械性腸梗阻的癥狀和體征,但無機械性腸梗阻病因的腸梗阻。本病最早于1948年Ogilieve首次報道并作為一種獨立疾病。迄今有不少報道,我院共收集11例,占同期腸梗阻病例1.4%(我院1995~2009年資料),并結合相關文獻,對其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診斷進行討論,以期提高對本病的認識。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1995~2009年期間的假性腸梗阻病例11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齡45~77歲,平均58歲。11例均不同程度表現(xiàn)腹脹,腹痛,排便排氣不能,1例出現(xiàn)進食不能,嘔吐,4例有腹部輕壓痛,無反跳痛,均未觸及腹部包塊,6例腸鳴音正常,1例老年性甲狀腺功能低下住院期間發(fā)病,2例糖尿病家庭病床治療期發(fā)病。實驗室檢查均無特殊意義,1例B超提示腎盂輸尿管輕度積水。
1.2 診斷方法所有11例均攝取腹部立位及水平側臥位X線平片。其中5例表現(xiàn)升結腸及盲腸擴張,結腸擴張不均勻;3例降結腸及以遠均見含氣影;另3例表現(xiàn)腸管擴張廣泛,結腸,盲腸及小腸不同程度擴張。其中1例胃擴張,1例回盲部見液平征,9例行腹部平掃CT,表現(xiàn)如上述所見外,未見有腸壁壞死征,無腹膜后淋巴結腫大,1例和B超診斷符合表現(xiàn)為腎盂輸尿管輕度積水,肝臟,膽囊,胰腺和脾臟均未見異常。在11例中,對自身情況良好,臨床基本排除機械性腸梗阻的3例患者,2例采取置胃管于低張下行硫酸鋇30 ml造影,造影劑進擴張結腸最快3.5 h,最慢5.0 h。另1例以稀硫酸鋇灌腸,見造影劑很快到達擴張腸管即停止造影。
其中1例診斷為機械性腸梗阻患者施行剖腹探查未見有陽性征象,術中懷疑腸道腫瘤浸潤樣變而結腸全層病檢,結果為慢性炎癥。余10例均行胃腸減壓,其中2例行結腸鏡排氣減壓。同時都給予腸外神經(jīng)營養(yǎng),抗菌素及胃腸動力藥物的部分選用,住院9~18 d后好轉出院。
假性腸梗阻的發(fā)病率低,平均為1.2%,也有報道達到2.0%[1],臨床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1948年Ogilieve首先發(fā)現(xiàn)而報道,后來把繼發(fā)性假性結腸腸梗阻稱為Ogilieve綜合征[2]。綜合文獻,假性腸梗阻是因腸神經(jīng),肌肉的某種病理損害,起肌電位表現(xiàn)異常而致動力變化,平滑肌不能正常節(jié)律運動而產(chǎn)生淤滯和梗阻,或沒有病理結腸的損害,但控制胃腸道激素的分泌異常而引起腸道的排空障礙。繼發(fā)性假性腸梗阻常見于內(nèi)分泌失調,血管膠原性及肌肉浸潤樣疾病等[3]。本文有3例分別繼發(fā)于糖尿病及老年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多系腸道激素分泌異?;蚓貌∨P床所致。原發(fā)性假性腸梗阻指起病時不存在原發(fā)基礎疾病或損傷,以結腸假性梗阻多見,文獻稱有家族傾向。發(fā)病率更低,多見于50歲以上。本文8例占同期腸梗阻病例的0.92%,除1例剖腹探查,余7例均保守治療好轉出院。
假性腸梗阻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但缺乏特征性。急性發(fā)作時難以于機械性腸梗阻鑒別,誤診率高,典型患者有較長時間的中至重度腹痛,腹脹,并有痙攣性疼痛,惡心嘔吐少見,可有腹瀉,腸鳴音多接近正常,腹部觸診無團塊體征,實驗室檢查無特殊意義。多在排除其他類型腸梗阻及腸道器質性病變后,根據(jù)X線,CT及造影表現(xiàn),胃腸壓力與腸肌電測定等陽性發(fā)現(xiàn)而作出臨床診斷[4]。本文2例采用胃小腸低張造影提示胃腸動力異常,1例鋇灌腸提示無陽性梗阻征象。腹部X線,CT平掃及胃小腸低張造影多有特殊意義改變,是診斷與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jù)。腹部平片有報道可見巨十二指腸,少數(shù)病例有液平征象。胃小腸低張造影見造影劑進入結腸時間一般在4 h以上,這是與機械性腸梗阻鑒別的重要依據(jù)。本文所作2例低張造影均有陽性發(fā)現(xiàn)。但是此項檢查應謹慎而為,以免造成腸道穿孔,為后續(xù)治療造成障礙。動態(tài)X線,CT平掃也是重要檢查手段之一。本文10例均分別行胃腸減壓,支持神經(jīng)營養(yǎng)治療后,X線24~48 h復查,情況均有所好轉,也有用胃腸動力藥物或新斯的明做診斷性治療。早起腹部CT平掃對腸梗阻的病因診斷有肯定價值。
假性腸梗阻極易誤診為機械性腸梗阻或麻痹性腸梗阻[5],機械性腸梗阻有不同程度的絞痛過程,腹部觸診有團塊征及壓痛明顯,腸鳴音多亢進。腹部平片或CT平掃可見到梗阻近心端擴張,積氣或梯狀液平,遠端空虛而無充氣影,而假性腸梗阻腸管擴張范圍較廣,梗阻遠端尚見含氣影。麻痹性腸梗阻臨床表現(xiàn)腹痛不明顯,腸鳴音消失,腹軟而無壓痛,腹部平片或CT平掃可見全部腸管擴張,腸張力低為其特點,同時實驗室檢查也有陽性發(fā)現(xiàn)。
準確的診斷來自臨床資料與輔檢的結合。對假性腸梗阻,雖然臨床早期診斷困難,但結合臨床資料,在腹部平片,CT掃描,造影以及動態(tài)觀察下,是能夠為臨床作出影像學方面的可疑或提示診斷。為臨床拓寬思路,對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有較大的幫助,本文所收集11例中,有7例是我院放射科在結合臨床資料與影像檢查后提出可疑診斷,對患者采取進一步檢查及診斷性治療后確診。所以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必須認識到早期及動態(tài)影像檢查對假性腸梗阻的診斷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1]Smith D S,Williams C S,F(xiàn)erris C D.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gastroparesisandchronicintestinalpseudo-obstruction.Gastroentrol Clirr North Am,2003,32(2):619-658.
[2]Vanek VW,Al-Salti M.Acute pseudo-obstruction of the colon (Ogilivie's syndrome):an analysis of 400 cases.Dis Colon Rectum,1986,29(3):203.
[3]De G iorg R,SamelliG,Corinaldesi R,et al.A 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logy of chronic interstinal pseudo-obstruction.Gu,t,2004,53(11):1549-1552.
[4]汪鴻志.假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處理.醫(yī)學新知雜志,2005,15(4):2.
[5]孫家?guī)?,李鐸.機械性、麻痹性、假性腸梗阻的鑒別診斷與治療.中華胃腸外科志,1999,2(2):66-67.
628000廣元市中心醫(yī)院CT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