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萬順 張 麗
(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
關于高職學生管理中“嚴”與“愛”工作方法的反思
◆馬萬順 張 麗
(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
嚴格管理與熱忱關愛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結合高職教育的實際,對上述方法進行認真的總結和反思,對于推動班級管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績效具有重要意義。
高職學生管理 工作方法 “嚴” “愛”
鑒于高職學生的特點,在管理工作中,歷來都強調對學生既要嚴格管理,又要熱忱關愛,把嚴格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結合起來。這個要求經過無數(shù)次地重復以后,已經化為我們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實踐證明,這個要求是切合實際的,用這樣的方法來管理學生也是行之有效的。筆者以為,我們對學生管理的基本方法需要反思,以求共識。
在人類的管理活動中,一般都會提出嚴格管理的要求。這不難理解,因為管理不嚴,就會出現(xiàn)一盤散沙的狀態(tài),就意味著廢棄管理。在我國古代有“慈不帶兵”的說法,毛澤東也指出:“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庇捎谲婈牻M織的嚴密性,要進行作戰(zhàn)或救災等特別任務,所以它的管理必須嚴格,必須做到高度的集中統(tǒng)一,否則,就要付出血的代價。學校不是軍隊,管理上有不同的特點,但不能因此就放棄嚴格管理,尤其是高職院校更是如此。我們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都能把嚴格管理記在心上,喊在嘴上,勤在手上和腿上,確實費了不少心,盡了不少力。由于用力過多,我們可能會出現(xiàn)身心疲憊,意志松懈,以至在某一時段、某些環(huán)節(jié)放棄嚴格管理的理念,導致一些意外事件的發(fā)生,給自己留下深深的遺憾。由此看來,嚴格管理說說簡單,要真正做到不是一件易事。
嚴格管理具體表現(xiàn)為方法,方法不當或不夠細密,就會出現(xiàn)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在嚴的方法方面,我認為應主要把握以下六點:
1.嚴而有規(guī),制度約束。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應該讓他們懂得守規(guī)矩,明白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規(guī)矩大的方面是指國家的法律,小的方面是指學校的管理規(guī)定,這是不允許違反的。我們要強調的是,在要求學生遵守上述法紀的前提下,還應該將法紀要求與班級的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提高覺悟、形成共識的基礎上,制定出《班級公約》,讓大家來共同遵守。這里應注意三點:一是《班級公約》的制定一定要具體化,有可操作性,切忌抽象、空洞,做不到的內容千萬不要列入。二是《班級公約》應該包括獎勵和懲罰的內容。以便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獎勵先進,懲罰后進,讓大家都受到教育。三是《班級公約》一旦制定,就要堅決執(zhí)行。在執(zhí)行過程中還要加強監(jiān)督,并及時進行考評和總結。
2.嚴而有理,以理導行。具體做法:一是通過主題教育形式,進行輿論導向。學校應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明方向、倡新風、除陋習、揚正氣”的主題教育活動,推動學生遵紀守法起。班級也應該通過主題班會形式,以事說理,以事說法,對學生進行教育。二是個別談話,講清道理。學生守紀的情況各不相同,班主任要深入學生之中,在了解實情的基礎上開展個別談心活動,通過一事一議的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覺悟,認識守紀的重要性。這是一個需要經常做、反復做的工作。三是抓好違紀突發(fā)事件的處理。這是教育學生的極好機會。突發(fā)事件發(fā)生以后,一方面,是教育、處分當事人;另一方面,是教育全體學生,讓大家看到違紀的不良后果,從中起到強化輿論導向的作用。四是注意與家長的聯(lián)系,形成管理的合力。高職學生疏于守紀,不好的行為習慣難改,僅靠學校教育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借助于家長的力量,請他們幫助教育、督促。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逆反心理很強。因此,我們在向家長反映學生違紀問題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則會被學生認為是“告刁狀”,產生逆反心理,更加不能守紀,好心辦成壞事。
3.嚴而有情,以情促行。人不僅是理性動物,也是情感動物。因此,我們的管理活動在堅持嚴格要求的時候,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投入,做到以情感人,以情促行。嚴而有情的“情”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溫情。我們在講守紀的道理時,不妨注入一點溫情。說明之所以要嚴格管理,都是為了學生,在此基礎上,具體說明違紀的害處。這樣做就會產生春風化雨、點滴入土的感化作用。二是激情。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違紀的傾向性問題和嚴重違紀的突發(fā)事件時,我們的情感表示就不應該是溫情脈脈,而應該是當頭棒喝,嚴肅警示。這種激情如夏雷發(fā)饋,它對當事人麻木不仁的神經可以起到及時的警醒作用,在心靈的震顫中意識到紀律的存在。
4.嚴而有恒,持續(xù)一貫。這是講嚴格管理在時間上的連續(xù)性,是一種永不懈怠的堅持精神。能否做到嚴而有恒是對我們意志的一個現(xiàn)實的考驗。要注意兩點:一是體現(xiàn)全程管理的理念,把嚴格管理的要求貫穿管理活動的始終。二是既要重視平時的點滴養(yǎng)成,更要重視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同時,要特別注意在關鍵環(huán)節(jié)提出要求。這些環(huán)節(jié)在時間上特指入學和離校這兩個時段,在事項上特指安全、考試等環(huán)節(jié)。
5.嚴而有范,以身作則。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古人也講:“己不正焉能正人。”高職的學生生理上已經成熟,但心理上尚未成熟。他們的成長進步,需要有人示范。為此,班主任就必須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時時處處起到“排頭兵”的作用。實踐表明,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對于學生的影響巨大而深遠,可以產生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積極效果。
6.嚴而有度,適可而止。唯物辯證法強調“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把握它的限度或分寸,“過”或“不及”都不好。具體說有三個要求:一是在制度規(guī)定的范圍內進行管理。在這個限度內進行管理是合法的,超出這個限度去管理,看似嚴格了,但它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嚴格管理。二是在嚴格管理的時候,不要忘了愛護學生。嚴格管理的動機是出于對學生的愛,而不是整治學生,使他們成為被馴服的羔羊。我們要牢記管理的目的,不要使嚴格管理變了味。三是講嚴格管理,并不意味著對學生的要求一刀切。學生是有差異的,后進學生的成長有一個過程,我們對他們的要求只能是從實際出發(fā)的適度要求,鼓勵他們不斷進步。指望一次性解決問題,是不切實際的。
什么是愛?一般認為,愛體現(xiàn)為奉獻精神。有人這樣說:想的是“索取”,那不是愛;想的是“奉獻”,這才是愛?!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边@美妙的詩句,是對愛的謳歌,也道出了愛的真諦。教育是天底下最崇高的事業(yè),也是愛的事業(yè)。在學生管理中,我們一些年長的班主任,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中真情付出,對學生無微不至地體貼關懷,這份愛難能可貴,也令人感動。但嚴格說來,這還不能準確體現(xiàn)師愛的本質。師愛的本質和最高境界不是母愛,也不是父愛,而是朋友之愛。這是一個準確的定位。在日常生活中,師生像朋友一樣談時事,談做人,談學習,談未來,在說服與被說服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共同彈奏動人而和諧的心靈樂章。
師愛不僅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方法。這是需要我們重點思考的問題。在實踐中,我們常常忽視這一點,以為對學生只要有愛心就行了,至于怎么做并未細想。事實表明,不掌握愛的正確方法,就不能有效的給予愛。具體說,應把握以下六點:
1.了解學生是愛的基礎。師愛不是盲目的,它應該建立在對每一個學生全面、深入、客觀了解的基礎之上。班主任在接手新的班級的時候,要盡快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愛好、學習狀態(tài)等情況,熟記于心。這是我們有的放矢開展工作的前提,也為我們選準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創(chuàng)造條件。值得注意是,了解學生是一個需要反復做的事情。
2.尊重學生是愛的前提。師生作為朋友關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礎上的,以尊重為前提的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尊重學生的人格,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對他們的缺點和難處給予一定的寬容與諒解,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說任何傷害他們自尊的話語等,都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尊重學生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在法律上,與我們老師一樣享有權利,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管理活動中,我們切忌用居高臨下的目光看待學生,也不能用管理中的話語權優(yōu)勢壓制學生或用造成人身傷害的語言訓斥學生。二是尊重學生的差異。在班主任工作中,尊重好學生很容易,難就難在我們要尊重所有的學生,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問題學生。我們應從學生的差異出發(fā),因勢利導,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特別要善待有問題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適度的寬容;要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肯定他們的自身價值,并以發(fā)展的眼光幫助他們鼓起自信的風帆,與其他同學一起到達成功的彼岸。
3.贊揚與期待是愛的基本要求。在學生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在他們獲得成功或獲得點滴進步時給予由衷的贊美,讓他們時刻感受到你對他有一份熱情的期待,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勵作用。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值得玩味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形象地說明了期待的神奇作用。它的原義是:“積極肯定”可以讓弱者變強;反之,“消極否定”只能使弱者更弱。這里肯定或否定的態(tài)度是一種人為因素,是來自外力的推助。把這種效應運用到教育上,就是這么個意思:如果老師預言某些學生將會出現(xiàn)特殊的好的行為時,這些學生就真的展露出老師所預期的才華;如果老師預言某些學生是不可雕的朽木,這些學生的表現(xiàn)就必將腐朽不堪??梢?,老師的期待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班主任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時時關心學生,多給學生一些情感上的期待,多給學生一些肯定,相信他能行,并使其真行,而不是相反。
4.構建和諧班級是愛的必要氛圍。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落實到班級,就是要構建和諧班級,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長期以來,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一直強調建設班集體的重要性,要求形成班級的凝聚力和榮譽感,使同學在良好的班集體中健康成長。如果一個班級不和諧,師生形同路人,是談不上愛的。從師愛傳遞的角度說,構建和諧班級應該注意三點:一是師生共同努力,構建“家”的氛圍。要通過主題班會、談心活動等形式,幫助同學形成“家”的歸屬感,在班級這個師生共有的精神家園中,大家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二是開展有益身心的文化體育活動。通過活動,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友誼,并促進身心發(fā)展。三是注意班級文化建設。主要是班級墻報、壁掛等宣傳應體現(xiàn)班級特色,使同學走進教室就能產生親切感,并愉快地投入學習。
5.提供實際幫助是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師生既然是朋友關系,當學生遇到實際困難的時候,作為長者的班主任就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及時的切實的幫助?,F(xiàn)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居多,入學前基本不做家務,有的從未疊過被子,入學后生活不能自理。對此,我們要及時給予指導。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做有心人,當天氣出現(xiàn)冷暖變化時,要及時提醒學生增減衣服。當學生生病時,要及時看望,重病要護送到醫(yī)院治療。當學生生活上出現(xiàn)困難時,要及時提供錢物的幫助。除了生活上對學生提供幫助以外,在做人和學習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就更為重要了??傊?,細微之處顯愛心,這愛必然感動并感化學生,成為他們成長進步的精神動力。
6.行為適度是愛的重要原則。師愛不同于母愛和父愛,更不同于保姆式的愛,而是教育背景下的朋友之愛。就是說它是有原則的,這原則就是不違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在對學生熱忱關愛過程中不要忘記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師愛只是學生進步的感化劑,還不是學生進步本身;師愛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進步,快樂成長,至于能否進步,還要依靠學生自己的努力來解決。所以,師愛要適度,而不是無原則的越多越好。如果不是這樣,師愛就可能變成溺愛,甚至可能轉化成對學生錯誤的姑息養(yǎng)奸。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他們的相互作用推動事物的發(fā)展。事物矛盾雙方的統(tǒng)一也即是聯(lián)系,表現(xiàn)為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和相互轉化。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嚴格管理與熱忱關愛這兩種基本方法也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的關系也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前面我們探討了這兩種方法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運用,主要是講它們的區(qū)別,現(xiàn)在有必要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作一些探討,由此來掌握兩者相結合的方法。
1.“嚴”與“愛”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一,“嚴”與“愛”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管理活動中,歷來強調剛柔相濟,恩威并用?,F(xiàn)在強調嚴格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實際過程也正是這樣。如果問:“對學生為什么要嚴格管理?”回答:“因為我們愛學生?!蓖瑯?,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嚴”與“愛”兩種方法還必須并用,不可或缺??梢?,它們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都是我們學生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二,“嚴”與“愛”相互滲透,相互貫通。在實際過程中,“嚴”與“愛”并不能單獨被使用,也不存在純粹的“嚴”或純粹的“愛”,講嚴格管理必然要涉及到愛的目的,講熱忱關愛也必然涉及到“嚴”的要求。就是說,嚴中有愛,嚴是為了愛;愛中有嚴,愛通過嚴來實現(xiàn)。前面我們講到嚴而有情,愛有原則,就已經涉及到兩者相互滲透的關系,這進一步說明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其三,兩者相互轉化。實際過程是這樣的:對學生的愛是管理的出發(fā)點,它轉化為嚴格管理的過程,“嚴”的手段又是為了實現(xiàn)“愛”的目的或歸宿。
2.“嚴”與“愛”相互制約,不可偏廢。“嚴”與“愛”的聯(lián)系還表現(xiàn)為相互規(guī)定、相互制約的關系。前面我們講到“嚴”與“愛”都有一個適度的問題,就涉及到它們的相互制約。具體說,這種制約關系表現(xiàn)為:“愛”制約“嚴”的目的,嚴格管理以關愛學生為目的;“嚴”制約“愛”的手段,熱愛學生必然表現(xiàn)為嚴格的管理。
嚴格管理與熱忱關愛的內在聯(lián)系,要求我們在學生管理活動中,必須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加以使用。把學生管理目標與學生管理的事項及流程綜合起來進行思考,設計一個管理愿景和一套管理辦法,把“嚴”與“愛”化為具體方法,并分步實施,逐步去實現(xiàn)管理的目的。在具體做法上,要堅決反對把“嚴”與“愛”割裂開來的走極端傾向,防止因失誤給學生管理工作造成損害。
嚴格管理與熱忱關愛的結合,是一個需要不斷思考的話題。就班主任的工作而言,在“嚴”與“愛”相結合的探討中,我們只想強調兩點:一是班主任的責任。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同時也就使他(她)成了班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我們應該牢記自己的使命,要以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做好管理工作。一方面,對學生要嚴格管理;另一方面,又要熱忱關愛,不要辜負領導、家長和同學對我們的期待。二是班主任的管理?!斑\用之妙,存乎一心。”由于管理的復雜性,我們主張要用心做事。所謂用心,是基于對學生懷著博大愛心基礎上的種種要求。它要求我們必須把上級指示與班級實際相結合,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善于運用。具體說,既要學會嚴格管理,又要學會熱忱關愛,并使兩者有機結合,化為基本的工作方法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