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芮城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張建軍
運用“四真”法破解基層涉紀信訪難題
■中共芮城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張建軍
近年來,處理基層涉紀信訪已經(jīng)成為紀檢監(jiān)察機關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些問題有的涉及多方利益,有的還存在許多無理要求,處理起來難度很大。在全省解決基層涉紀信訪積案“百日會戰(zhàn)”工作中,芮城縣紀委監(jiān)察局探索運用傾真情、下真功、明真相、動真格的“四真法”破解基層涉紀信訪難題,收到了較好效果。
一、心系民生傾真情。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明確指出:“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信訪群眾是社會里的特殊群體,往往在生活上有更多的困難,經(jīng)歷上有更多的不幸。在“百日會戰(zhàn)”中,把處理涉紀信訪工作作為紀檢監(jiān)察干部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的有效途徑,努力做到情況在基層了解、感情在基層融洽、問題在基層解決、形象在基層樹立。
一是領導重視抓信訪、聽民聲。在“百日會戰(zhàn)”工作中,作為“第一責任人”,縣委書記王正風對此項工作始終高度重視,堅持每周聽取一次信訪案件進展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多次要求要積極做好上訪接待工作,全力以赴解決好信訪問題,維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h委副書記、縣長董旭光對“百日會戰(zhàn)”工作給予了全力支持,一次性撥付專項工作資金20萬元,并一再強調,查處違紀問題不能計較經(jīng)濟成本和代價。
二是紀檢干部走基層、察民情。在“百日會戰(zhàn)”工作中,紀檢監(jiān)察干部除正常辦公值班人員外,做到了全員參與,全力以赴,深入一線,集中查辦涉紀信訪案件,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街頭巷尾,到處都有紀檢監(jiān)察干部和群眾促膝談心的身影。紀檢監(jiān)察干部的一片真情和執(zhí)著,不僅感動著普通百姓,還感化著信訪當事人。
三是辦理案件送真情、解民憂。只有多了解基層實情,方能言之有據(jù);多集中群眾智慧,方能言之有物;多貼近百姓需求,方能言之有理。在處理涉紀信訪工作中,每一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都心懷愛民之心,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從而保證了每一起信訪案件的較好解決。
二、健全機制下真功。在處理涉紀信訪工作中,我們在堅持信訪信息報送、重要情況反饋、信訪舉報回訪等制度的同時,重點建立健全五方面制度,努力形成長效機制。
一是實行信訪綠色通道制度。今年,我們開設了“芮城紀檢監(jiān)察網(wǎng)”,專門設立了網(wǎng)上書記信箱,廣泛接受社會各界信訪反映;為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通過《芮城信息》開通了免費郵寄通道;根據(jù)信訪矛盾易發(fā)多發(fā)的特點,我們還在10個鄉(xiāng)(鎮(zhèn))、10個條管單位、3個旅游景區(qū)和縣直各單位醒目位置設立了100個專項舉報信箱,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二是實行領導包案限時辦結制度。對上級交辦和群眾反映的每一起涉紀信訪案件,我們都由縣紀委監(jiān)察局班子成員包案負責,明確責任科室和人員,做到問題不解決不脫勾,一包到底。同時還對所有涉紀信訪件明確辦結時限,堅持每周一匯報,半月一通氣,及時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三是實行考核激勵制度。制定了信訪舉報工作百分制考核辦法,按照細化任務、量化考核的原則,對信訪舉報工作分解為5大類14個小項,由縣紀委信訪室建立工作臺賬,實行季度通報、年終總評,排在后兩名的要取消當年評優(yōu)評先資格。特別是對處理涉紀信訪工作中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問題不解決,導致矛盾激化的,要嚴格實行責任追究,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黨政紀處分。
四是實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制度。部分村干部法紀觀念淡薄,即使按規(guī)定處理也難以引起警示,這是一個難點。針對這些人不怕處理但怕丟人的特點,我們對查處的部分典型案例經(jīng)過認真整理后,以版面形式在縣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進行展出,不但使全縣干部從中接受教育,也使當事人和有違紀苗頭的干部思想受到觸動,真正在紀律面前不愿違、不敢違。
五是實行查案治本制度。在查處涉紀信訪案件的過程中,我們注重對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動向進行調研分析,要求每個工作小組在案件辦結時,都要寫出一份總結報告,分析案件發(fā)生的規(guī)律和特點,揭示腐敗現(xiàn)象滋生的深層次原因,并向有關部門提出完善相關制度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水平。
三、查清事實明真相。真相遲遲不到,傳言就會持續(xù)發(fā)酵。這要求我們必須在迅速查清事實真相上下工夫,切實讓真相跑過傳言和謠言,讓群眾明白事實,不傳言,不信謠,讓信訪人尊重事實,不纏訪,不鬧訪。實際工作中,我們堅持“三個深入”,做到順藤摸瓜、抽絲剝繭,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全力查清事情真相。
一是深入了解群眾訴求。對每一起涉紀信訪案件,我們由包案領導帶領調查組人員下鄉(xiāng)入戶,實地調查了解群眾反映的問題,必要時長期住村,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及時收集第一手材料和有關證據(jù),以便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二是深入查找問題根源。針對部分已按規(guī)定處理但上訪人仍不滿意的案件,我們按照“問題在哪里,原因是什么,難題如何破”的思路,有針對性地擴大調查范圍,深入查找問題癥結,分析研判群眾訴求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可以解決的,對合理合法的訴求明確時限,盡快落實兌現(xiàn);對確實不能解決的問題,當面給群眾講明政策,做好疏導化解工作,給上訪人一個明白,還當事人一個清白。
三是深入進行調查處理。對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的涉紀信訪案件,我們堅持有案必查,有查必果,集中力量、集中時間,確保問題妥善解決,矛盾有效化解。比如上訪人楊某反映某單位干部姚某侵占其石料款20萬元的信訪案件,經(jīng)調查,舉報失實。但調查中發(fā)現(xiàn)姚某存在利用職務之便為親友經(jīng)營活動謀利益的錯誤行為,縣紀委給予姚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上訪人對處理決定不服,曾多次攜家人到市、赴省、進京重復上訪,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為確保息訴罷訪,作為紀委書記,我主動包案,從源頭查起,從小處入手,帶領紀檢干部多次深入辦案一線召開案情分析會。紀檢干部的真誠感動了他,表示不再越級上訪。
四、嚴肅處理動真格?!邦I導批來批去,信訪轉來轉去,群眾跑來跑去,事情拖來拖去?!边@曾是在信訪人中流行的一個“段子”。話雖簡單,卻反映出我們信訪工作中的許多問題,對此,我們要求,對涉紀信訪案件要以紀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jù),要把信訪案件辦成當事人滿意、老百姓服氣、辦案人員硬氣的鐵案,真正做到給上訪人一個答復,給群眾一個交代,還社會一個正義,樹立紀檢監(jiān)察干部鐵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