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鑒賞《燕昭王》

    2011-08-15 00:42:44王國春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新昌學院浙江新昌312500
    名作欣賞 2011年32期
    關鍵詞:燕昭王碣石陳子昂

    ⊙王國春[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新昌學院, 浙江 新昌 312500]

    ⊙周月光[浙江省新昌縣城西小學, 浙江 新昌 312500]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霸圖悵已矣,驅(qū)馬復歸來?!边@是陳子昂組詩《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中的一首,詩名《燕昭王》,其余六首為《軒轅臺》《樂生》《燕太子》《田光行生》《鄒衍》《郭隗》。

    《燕昭王》由覽古到思古,由思古轉(zhuǎn)為嘆今,六句三層,表示了對古代明君的向往,寄托著詩人不被任用、生不逢時的深沉感慨。全詩平淡樸實,但卻言近旨遠,含蘊深廣,十分耐人品味。然而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不同編者的讀本,對其中的注釋卻存有一定的偏差,為追求本原,故漫談自己的一些淺見,以達拋磚引玉之目的。

    一、年號紀年與干支紀年

    由隋慧娟編著的教育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教材《〈唐詩宋詞〉導讀》對《燕昭王》的注釋為:“這首詩是組詩《薊丘覽古贈盧士藏用七首》中的一首。作于萬歲通天二年(696)陳子昂隨武攸宜北伐契丹之時,萬歲通天元年(695),契丹攻陷營州。次年,武則天派武攸宜出師北伐,陳子昂隨軍擔任參謀。武攸宜出生貴族,不曉軍事,陳子昂屢諫不聽,反遭貶斥。于是登覽古跡,感慨昔日樂毅、燕昭王之事,寫下了這組詩《登幽州臺歌》……”對于其中“萬歲通天二年(696)”與“萬歲通天元年(695)”的注釋,筆者以為不確切。

    據(jù)中國歷史記事,天冊萬歲二年(695)臘月(即乙未年十二月)十一日,“則天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改元萬歲登封”。萬歲登封元年(696),即丙申年三月十六日,洛陽新明堂建成,號“通天宮”,改元萬歲通天。萬歲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松漠都督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舉兵造反,攻陷營州(治今遼寧朝陽)。

    《薊丘覽古》詩前有序,其序云:“丁酉歲,吾北征。出自薊門,歷覽燕之舊都,其城池霸業(yè),跡已蕪沒矣。乃慨然仰嘆。憶昔樂生、鄒子,群賢之游盛矣。因登薊丘,作七詩以志之,寄終南盧居士,亦有軒轅之遺跡也?!?/p>

    丁酉歲,即萬歲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陳子昂任右拾遺參謀軍事。武攸宜無將略,先頭部隊被契丹所敗,總管王孝杰墜崖而亡,全軍幾乎覆滅,此時武攸宜十分驚駭,怯敵不前。陳子昂認為自己“不可見危而惜身茍容”,于是建議以奇兵勝驕敵,請分兵萬人為前驅(qū),但未被采納。后來又多次進諫,“言甚切至”,竟觸怒了武攸宜。剛愎自用的建安王一怒之下將伯玉降為軍曹。在極度憤慨之下,于是登上薊丘,俯仰古今,縱目天地,不由思緒潮涌,感慨萬千,遂賦詩七首,總題名為《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燕昭王》是其中的第二首。

    這里的“萬歲登封”和“萬歲通天”叫做“年號”。所謂年號,是指用于紀年的名號,始創(chuàng)于漢武帝。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廢除年號紀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國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使用公元紀年。

    這里的“丙申”、“丁酉”是我國夏歷(又稱農(nóng)歷或陰歷)的“干支”紀年法?!案芍А奔刺旄傻刂У暮喎Q,天干有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稱“十日”。地支有十二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稱“十二辰”。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進行組合,就是干支,因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六十,也就是說最小周期為六十,故稱六十甲子或花甲子。如甲子、乙丑、丙寅、壬戌、癸亥為一個周期,其數(shù)為六十,接下去的六十一又從甲子開始,這樣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

    由此可知,“萬歲通天元年”應是夏歷丙申年,公元696年,而不是《〈唐詩宋詞〉導讀》所注釋的公元695年?!叭f歲通天二年”應是夏歷丁酉年,公元697年,而不是《〈唐詩宋詞〉導讀》所注釋的公元696年。

    二、燕昭王與黃金臺

    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戰(zhàn)國時燕國的第三十九任君主,姓姬名職,燕王噲之子,太子平之弟,簡稱昭王或襄王,齊破燕后二年即位。他立志強國,“卑身厚幣以招賢者”,受郭隗“千金買馬骨”故事之啟發(fā),遂筑宮殿供郭居住,并每天向郭行師禮,還在沂水之濱修筑一高臺,上置千金,以求天下賢士。于是有樂毅、鄒衍等名士爭向赴燕,幫燕打敗了齊國。燕昭王把握了“復興靠人才”的關鍵因素,屈身禮士,用人不疑,終于使多年來孜孜以求的報仇雪恥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同時也使自己躋身于“戰(zhàn)國七雄”之行列。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表偈^,又名碣石宮。燕昭王時,齊人鄒衍入燕,昭王建碣石宮親師事之。鄒衍,又稱鄒子,陰陽家,齊國人。鄒衍在燕主要從事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作,貢獻很大,深受民眾愛戴。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寒溫篇》有云:“燕有寒谷,不生五谷,鄒衍吹律,寒谷可種,燕人種黍其中,號曰黍谷?!碧评畎滓嘤性娰澲骸把喙葻o暖氣,窮巖閉嚴陰。鄒子吹律管,能回天地心。”鄒衍吹律的傳說至今還在密云流傳,當?shù)剡€建有鄒夫子祠(后改為豐神祠)。

    樂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魏將樂羊后裔。戰(zhàn)國后期杰出軍事家,燕國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王振興燕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公元前284年,他統(tǒng)帥五國聯(lián)軍伐齊,連克七十余城,創(chuàng)下了中國古代戰(zhàn)史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

    黃金臺,亦稱招賢臺,又稱金臺或燕臺,位于今河北省定興縣境內(nèi),是戰(zhàn)國時燕昭王為招賢納士所筑,因臺上置千金以求賢士,故而得名。

    三、鑒賞《燕昭王》

    陳子昂(約659—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二十四歲中進士,以上書論政,為武則天所贊賞,官至右拾遺,并二次出征邊塞。東征之后,辭官回鄉(xiāng),后被人陷害,冤死獄中,年僅四十二歲。

    在初唐詩壇,反對齊梁詩風的是號稱“初唐四杰”的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他們“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聞一多《唐詩雜論·四杰》),在政治上渴望建功立業(yè),卻屢遭打擊,潦倒終身。相似的生活遭遇,使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具備了共同的感慨。

    繼“四杰”之后,陳子昂登上詩壇,他針對初唐“興寄都艷”、“風雅不作”的創(chuàng)作現(xiàn)象,提出了“風骨”、“興寄”兩個理論口號。他提倡“風骨”,就是指詩歌創(chuàng)作要有健康的感情和充實的內(nèi)容,并用遒勁質(zhì)樸的語言使兩者在詩歌中得到完美的統(tǒng)一。他強調(diào)“興寄”,是要求詩歌重比興、有寄托,要關注社會、反映現(xiàn)實。這個理論比“四杰”的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都大大的前進了一步,正如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中所說:“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p>

    《燕昭王》是《薊丘覽古》中的第二首,全首共六句三層。首二句“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為第一層,詩人以寫實手法寫碣石館與黃金臺兩處古跡,集中表現(xiàn)了燕昭王求賢若渴的明主風度與卑身厚幣招賢士的明知行動。并從登和望兩個動作中,充分表露出了詩人的心路歷程從覽古到思古的深層次轉(zhuǎn)變,同時也反映出詩人對古代明主、賢臣的深深向往與對自己目前處境的強烈感慨。

    次二句“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為第二層,抒發(fā)了世事滄桑的感喟。詩人遙望黃金臺,只見丘陵上到處長滿了喬木,當年置金的燕臺已經(jīng)不見,燕昭王到何處去了呢?真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矣!這表面上看似實景描寫,但卻寄托著詩人對現(xiàn)實的深深不滿。詩人孤獨地站在碣石館中,放眼山河,思緒萬千。此時,他心中到底是憂慮大唐社稷的安危還是感傷自己的生不逢時呢?在這碣石館中,他或許想到了大破齊軍七十余城的燕國大將軍樂永霸,或許想到了北征烏桓后臨石觀滄海的三國梟雄曹孟德,而他卻在“輕無軍略”的武攸宜帳下,竟無用武之地。噓!英雄已遠而前途渺茫矣!“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令人喟然生嘆。同時,這憂國憂民的偉大胸懷,又令人肅然起敬。

    最后二句“霸圖悵已矣,驅(qū)馬復歸來”,作品以吊古傷今作結(jié)。契丹舉兵,朝廷派兵屢戰(zhàn)屢敗,這怎么不叫人擔憂?詩人只好感嘆“霸圖難再”。同時,面對危局,詩人的安邦經(jīng)世之略又不被采納,反遭統(tǒng)帥武攸宜的壓抑,更使人感到前途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這“驅(qū)馬復歸來”,表面上是寫覽古歸營,實際上暗示“歸隱”之意。

    總之,這篇覽古之詩,毫無藻詞飾語,不飾雕琢,這與陳伯玉所提倡的“漢魏風骨”詩風十分貼切,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正如杜工部所評:“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p>

    [1]游國恩,王起等.中國文學史(修訂本·二)[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謝孟(選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東漢)王充.論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隋慧娟.《唐詩宋詞》導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xiàn)代漢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6]于非.中國古代文學(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歡
    燕昭王碣石陳子昂
    碣石山下歌聲起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20:55:53
    Canción para subir a Youzhoutai
    東周列國志(14)
    陳子昂:有實力,也要有機會
    少兒科技(2021年5期)2021-01-20 12:12:48
    陳子昂毀琴成名
    老友(2019年1期)2019-01-30 20:45:14
    碣石在秦漢時期歷史中的地位
    山西青年(2019年4期)2019-01-15 12:21:00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懷才不遇陳子昂
    一個故事挽回名譽
    愛你(2016年11期)2016-11-26 11:19:01
    一個故事挽回名譽
    金平| 邯郸县| 娄烦县| 扎鲁特旗| 德格县| 沙田区| 长岭县| 拉孜县| 蒲城县| 民县| 江华| 鄱阳县| 洛浦县| 合川市| 乐亭县| 册亨县| 淮北市| 宜昌市| 聂拉木县| 天祝| 清原| 林州市| 抚松县| 通榆县| 宣恩县| 黎川县| 水城县| 离岛区| 浑源县| 伊宁市| 育儿| 任丘市| 蓬溪县| 吉安市| 洛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普安县| 曲阳县| 泸州市| 临桂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