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富琴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是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教學的藝術性已經(jīng)成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教學效果的重要尺度。教學藝術在政治課教學中越來越發(fā)揮重要作用。針對這些特點,如何在政治課教學中,把政治課上得更生動一些,更鮮活一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除了認真鉆研教材,更要講究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效率,煥發(fā)課堂生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下面就中職政治課的教學藝術問題,談幾點認識。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節(jié)課開怎樣的頭就能講出怎樣的效果,直接關系到一節(jié)課的質量問題。精彩的導入不僅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積極投身到學習中來,明白本課的學習要求,集中學生的思維方向,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老師熟悉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邏輯關系,創(chuàng)造出一種有特色、有情趣的導入。課堂導入的方法很多,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提問法、引人入勝的激發(fā)興趣法、情景設問法、設疑導入法等等,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我在教學中,針對學生文化素質較低,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經(jīng)常采用情景設問導入、情趣導入。例如:在講授貨幣的產(chǎn)生和本質時,首先播放了《鈔票》這首歌,歌詞中羅列了鈔票的種種奇妙之處,音樂結束后,教室里鴉雀無聲,我乘機及時導入,貨幣究竟是個什么東西,讓人為之疲憊,為之歡樂,它是怎么產(chǎn)生的?又是用來干什么的?結果這節(jié)課講完后,學生影響非常深刻。在講消費者維權這一節(jié)時,首先播放了梅花K藥品對陳桂蘭所造成的危害,從使用前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變成使用后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殘疾人,給家庭生活籠上一層隱影,全家人為之痛苦流涕的場面,很多學生看到這一幕情景時,眼眶盈滿了淚水,然后我用沉痛的語調及時導入:“同學們,我們誰也不愿看到這樣的一幕,然而在生活中這樣的一幕終究發(fā)生了,而且時常發(fā)生,我們做為一個弱勢群體——消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必須操起法律的武器進行維權,那么消費者究竟有哪些權益,怎樣維權,維權的途徑又是怎樣的呢?這樣一導入,學生就覺得學習太有必要了,然后就非常的認真聽講了。
教學語言是教師在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中使用的語言,它是教師傳遞教學信息的媒體,是一種專門行業(yè)的工作用語。教學語言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边@充分說明了語言就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武器。因為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和學生進行知識信息的反饋,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對學生的個性的熏陶、感化,組織教學,還是引導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都必須借助教學語言,只有通過教學語言,引導學生多種感官、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大腦積極的活動,特別是視覺和聽覺,才會為他們所接受,起到語言的交際作用,使獲得的感性認識繼而實現(xiàn)理性的飛躍。對于政治課教師來說,要想改變政治課堂枯燥、抽象、沉悶的舊貌,使政治課充滿藝術魅力,就必須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的語言風格,塑造自己的語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和品位,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藝術,實現(xiàn)政治課教學的藝術化。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靈的門扉,教學語言需要有它獨有的風韻格調。教師要想講好課,必須講求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要使自己的語言感人,就應當在語言里傾注激情,只有情深,才能理透,才能感染人。課堂教學語言要能展示感情,教師要用飽含真情的語言,傳授知識,教育學生并使學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引起心理上的共鳴,從而達到感知教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起到促進思維,鞏固記憶的教學效果。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主要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好的板書設計具有提綱絜領,突出重點,加深學生對概念、理論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和知識結構,增強教學效果節(jié)奏感,集中學生注意力,達到審美教育的作用。因此,板書也是一種教學藝術,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室切忌在教學過程中,在黑板上大段大段地抄寫理論概念,這樣做一是浪費時間,二是學生感覺枯燥無味,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達不到教學的目的。平時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了提綱式、圖解式、重點提示式等形式,力求條理清晰、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如在講解“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框時,板書就寫了9個字,即“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這樣不僅讓學生從宏觀上系統(tǒng)的把握了本課的知識體系,而且從微觀上明確了個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總之,只要教師能夠在上課之前從內容到形式對板書進行精心設計,課堂上又能夠細心書寫,注意板書層次、布局和條理,就一定能寫出好的板書來。板書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教師去精心雕琢;板書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教師去研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xù)探討這門學問,使之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政治課是許多學生感到枯燥的課程, 長期以來, 政治課教師既感到“書難教”, 又面臨“學生不想學”的尷尬局面。運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 從內容上增大課堂的信息容量, 從形式上也可豐富學生的視聽, 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可以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 為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yōu)橹鲃拥难芯啃詫W習提供條件, 提高其認識能力和課堂學習效率。要使政治教學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就要求政治教師比其他科目的教師要更具有超前意識, 根據(jù)教學內容去收集新材料,發(fā)現(xiàn)新知識。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 把網(wǎng)絡資源與教材知識進行整合, 可以收到傳統(tǒng)教學所沒有的教學效果。而這一切, 在網(wǎng)絡進入教室后將顯得更為方便了。從網(wǎng)上獲取信息來豐富教學內容, 是教師常常采用的方法。有了網(wǎng)絡,教學內容得以充實、豐富和深化,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 可以提高政治課教學實效。但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 運用時一定要適時、適度、適量, 要服從于整個教學過程的需要。 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必須符合教學的直觀性、現(xiàn)實性的原則;運用時應遵循教學規(guī)律,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的實際情況,穿插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要體現(xiàn)張弛有度、勞逸結合的教學節(jié)奏美;起伏有致、疏密有間的課堂結構美;突破時空、回味無窮的教學意境美;啟發(fā)誘導、虛實相生的教學方法美。讓學生在藝術和諧的情景氛圍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開發(fā)思想,啟迪智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課堂教學以“導入”開始,以“結尾”結束,因此課堂結尾也要講究藝術性。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堂收尾”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設計得好,則能達到“課斷思不斷,語斷意未?!钡木辰?,教育功效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只有良好的開頭和成功的過程,沒有一個圓滿的結尾,則會降低教育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課黯然失色。一個精彩的結尾不僅能深化和鞏固學習效果,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總之,政治課教學要吸引學生 ,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打破教學常規(guī),講究和追求政治課的教學藝術,認真鉆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的、切合實際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和學習方法的掌握,使課堂教學的藝術成為開啟學生思維之門、打開學生知識之窗的鑰匙,最終實現(xiàn)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1]黃通能.淺議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語言藝術[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4.
[2]凌堅.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語言藝術[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08.10.
[3]康秀華.談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語言藝術[J].思想教育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