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豪(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30)
在學習的過程中,熟練的掌握和運用色彩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色彩關系的熟練掌握,不但能提高繪畫的水平與整體性而且對今后自己藝術發(fā)展的道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從狹義上講色彩的關系就是大的色塊之間顏色區(qū)別和組合,正因如此才能使放置在不同空間上的物體得以區(qū)分。其次從廣義上講色彩的關系應包括色調之間的配置、色彩的冷暖、色彩的空間、構成等諸多因素所組成的。
色彩有它的獨特之處,基本要素包括明度,即光度,指色彩的深淺和明暗程度。色相,即色彩所呈現(xiàn)出來的本身變化,它可以區(qū)別色彩的種類。純度,即色彩的純凈度,鮮艷度,飽和度。由于它所具有的的獨特性,因此是素描所不能比擬的。熟練的運用色彩關系,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它具有一定的深奧性,每個人的看法都會由于自己情感不同而相差甚遠。你看到物體上的暖色可能在別人眼里就會是冷色。因為有光的存在,色彩才會變得多彩、永恒,它們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下面我將通過自己四年來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和實地寫生經驗分別進行論述。
(1)色調在色彩關系中的重要性。色調是自己對事物的一種整體的感受,是畫面關系內在的情感反應,也是作者內心精神世界的展示。最為常見的色調一般包括冷暖色調,灰色調和黑白色調等,不同的色調對比產生不同的效果。如冷色給人以沉穩(wěn)、冷峻之感,暖色給人以熱烈、奔放之感,灰色給人以安靜之感,黑色給人以壓抑、肅穆之感,亮色給人以爽朗,明快之感。所以在做畫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自己的愛好和個性自由的選擇和發(fā)揮。
(2)冷暖對比。在關系上色彩處于冷暖兩極,中間則由黑白灰色調來協(xié)調。色彩要是沒有了冷暖也就沒有了色彩關系。大體上可分為兩類:即室內和室外,室內受燈光影響亮部偏暖暗部偏冷,室外受天光亮部偏冷暗部偏暖。
(3)色彩繪畫的空間感和形式感。繪畫的空間感是畫面深度的體現(xiàn),空間感是表現(xiàn)色彩關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營造空間感有很多種方法,即通過大小關系、冷暖關系、線條關系、明暗關系等。就風景為例,首先要確定天地物的色彩關系天冷地暖,天暗地亮或天亮地暗、山和樹的大小輕重、房屋的透視等,色彩關系要明確,整體性要強,這樣才能讓空間更好的反應色彩關系。畫面形式感則是畫面色彩美感的體現(xiàn),是作品靈魂的所在。完美的形式感會增加色彩的耐看度。它是繪畫語言的一種提煉,在繪畫的過程中老師告訴我們畫面要進行歸納和總結,哪些該保留哪些該舍棄都應由畫面的需要所決定,畫面要具有裝飾意味。但在寫生的時候,應遵循對象本身,盡量以對象為主,適當?shù)倪M行夸張。
(4)色彩的構成。所謂色彩構成就是色塊的大小、冷暖、形狀等在畫面中的分布。這與一幅作品完成的質量是密不可分的,不同構成元素的對比能使得畫面發(fā)生變化,如果對色彩形狀的大小稍作調整,就會有不同的情緒出現(xiàn),它是作品內部骨架的體現(xiàn)。內部骨架的完整和和諧,能使色彩關系的內涵得到充分表現(xiàn)。一般的構成有垂直平行,S形,對角線,三角形構成等。例如,一塊重色太大、太偏,重心偏移,使畫面失去平衡,一塊顏色過于集中或過于分散使之失去力度感。這就需要及時調整,使畫面恢復平衡。第一步的畫面構成做好了,也可以為色彩關系起到點睛的效果。
(1)繪畫時要對色調是建立一個全面的認識的。起初繪畫時,容易死盯一個物體的局部上。這樣會使自己沒有一個對物體的整體感受,造成形體呆板、畫面顯亂,沒有統(tǒng)一在一個和諧的色調之中。記得當時我還問老師怎么畫不出色調,還有色調是怎樣畫出來之類的問題,老師的回答是:“其實色調不是畫出來的,而是通過事物之間的顏色對比出來的,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畫家在作畫時先不會考慮色調,而是根據畫面的狀態(tài)最終確定一個合適的色調?!边@就要求要整體的看待物體,給自己一個整體的畫面感受。在學習到高年級會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去考慮色調,但是完成的畫面會統(tǒng)一在一個色調里。這是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的。另一種沒有統(tǒng)一在一個色調里的可能性是色相上的含糊和不明確,沒有同一類主觀的色彩傾向。
(2)冷暖對比在繪畫中的應用。在我們的日常概念中,往往概念地認為鮮艷火紅的顏色視為暖色,把冷峻暗黑的顏色視為冷色。但在繪畫中表現(xiàn)冷暖的顏色眾多,它們各自形成對比都是以冷暖為組合,如黃與紫、紅與綠等,較好地掌握和在繪畫實踐中的運用,使畫面在色彩上更加和諧、有規(guī)律。
(3)空間感在畫面中的表現(xiàn)。要想空間感在畫面中更好的表現(xiàn),通常就是要表現(xiàn)出空氣層和前后大小關系。由于自然界中有空氣的存在,放置在空間里的物體看上去就不是很清楚,所以利用這一原理,在對邊緣虛化的同時就能很好的營造空間。由于自然中是有空氣存在的,所以能表現(xiàn)出空氣層也就可以表現(xiàn)出空間感。
(4)正確的運用形式感表現(xiàn)畫面。這需要按老師的要求進行作畫,如果自己盲目畫,作品容易造成死板的感覺。在學畫初期應選用油畫語言和形式感強的作品進行練習,例如畫家菲欽和斯契米德他們在運用繪畫語言和形式感上都表現(xiàn)得非常到位,更為贊嘆的是畫家菲欽,他那直接,粗狂,有力的用筆技巧不摻雜任何虛偽的表現(xiàn)手法讓人深受感染。
(5)在構成中力求主觀造型,不可直接描摹對象。應按自己畫面的需要去布置色塊的大小面積。例如,西紅柿是圓的,在畫的過程中就應該讓它略方一點,才會產生力量感,寧方勿圓就體現(xiàn)了這個道理。
綜上所述,正確合理地使用色彩關系的整體與統(tǒng)一,就應該從一開始就建立整體觀察,整體分析的理念。首先要對眼睛進行訓練,看物體要整體的看,對比的看,分析大色塊之間的關聯(lián),暗部和投影之間的微妙差別。其次是對手進行訓練,要求作畫初期不用小筆,而用最大號得筆進行繪畫。迅速地鋪完畫面上大色塊的顏色,這樣才不會出現(xiàn)亂和花的感覺。在繪畫時不要求完全的符合對象,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因為有很多因素影響著它,如顏料,光等),但必須符合畫面所能表現(xiàn)達到的階段。我們在不斷學習前人的基礎上,盡力地完善和展現(xiàn)自己的藝術才華,力爭讓自己能掌握繪畫中符合自己的表現(xiàn)語言。
記得在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解了有關色彩關系的知識,當時聽的也不太明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地進行思考學習的過程中,才對色彩的關系有了初步的實踐和認識。這是自己人生的一筆寶貴的財富。我認為學好色彩關系是對復雜事物美感提煉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今后把具有“真善美”的作品提供給那些熱愛藝術的人們,并對他們的內心起到積極,健康,向上的引導,使人與藝術、社會、自然更加的和諧,我也試圖向這個方向去努力繼續(xù)研究和完善。
[1]《現(xiàn)代色彩構成》姜海犁編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
[2]《色彩》馬一平編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3]《印象派大師全傳》紫都.權寧君編著.遠方出版社.
[4]《菲欽》全山石編著.山東美術出版社.
[5]《繪畫教學論稿》 林斌編著.甘肅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