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華 趙云學 徐公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TP)感染所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1]。它幾乎可侵犯全身各個臟器,造成多器官病變,功能失常,組織破壞甚至死亡。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梅毒感染現(xiàn)狀,為梅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據(jù),本研究對2011年1~9月期間我院住院患者6958例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2011年1~9月期間6958例住院患者的梅毒血清學檢測結果,其中男3500例,女3458例,年齡21 d~92歲。
1.2 標本采集與處理受檢者空腹12 h,清晨坐位肘靜脈取血3 mg,室溫離心,分離血清檢測。4 h內(nèi)檢測完畢。梅毒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診斷試劑(TRUST)由上海榮盛生物公司提供;梅毒螺旋體抗體酶聯(lián)免疫法(TP-ELISA)診斷試劑由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梅毒螺旋體抗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診斷試劑由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生產(chǎn)。PHOME酶標儀及IWO洗板機均來自安圖科技儀器公司。各種方法均嚴格按說明書操作,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按照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進行統(tǒng)計陽性構成比,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判斷標準結合臨床與病史,TPPA或TP-ELISA陽性,TRUST陰性為既往感染者;TPPA或TP-ELISA、,TRUST同時陽性為現(xiàn)癥感染者;TPPA或TP-ELISA陰性,TRUST陽性為生物學假陽性。
2.1120例住院患者梅毒抗體陽性者不同年齡、性別分布特征見表1。
表1 梅毒感染者性別、年齡分布構成比(例,%)
2.2 梅毒感染類型及檢出率6958例住院患者檢出120例梅毒抗體陽性,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72%。120例梅毒感染者中既往感染者70例,現(xiàn)癥感染者50例。
2.3 醫(yī)院科室梅毒抗體陽性者分布情況大內(nèi)科(腎內(nèi)科4例、消化科8例、呼吸科12例、心內(nèi)科14例、感染科2例、血液腫瘤科2例、神經(jīng)內(nèi)科13例)55例,大外科(普外科17例、婦產(chǎn)科9例、骨科14例、泌尿外科10例、眼耳鼻喉科6例、胸外科2例、手足外科7例)65例,兩者梅毒抗體陽性構成無顯著差異。
梅毒屬法定乙類傳染病,人類對梅毒無先天免疫性,目前也不能進行人工免疫,資料顯示2009年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不包括港、澳、臺,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報告梅毒327433例,報告發(fā)病率2466/10萬,與2008年相比,梅毒報告發(fā)病率增長了19.09%,表明梅毒感染有上升趨勢,已經(jīng)成為一個十分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鑒于梅毒的巨大危害性,我們需要建立更好的更有利的防治措施來預防梅毒感染,阻止梅毒的進一步蔓延。
本研究顯示梅毒抗體陽性人群中男性(84例)明顯多于女性(36例),與文獻報道[2-4]一致,這與男性生理特點有關,說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有婚外性行為。
大于60歲老人梅毒抗體檢出率高達39.16%,明顯高于性活躍年齡組,雖然老年人抗TP抗體測定的假陽性率偏高[5]但是梅毒流行形勢日益嚴峻是不可否定的,因為梅毒抗體IgG可終身攜帶,另一方面也提示社會需加強對梅毒的監(jiān)測,如采取免費為孕產(chǎn)婦進行梅毒篩查,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監(jiān)測、普及性教育以及性病防治知識等防治措施勢在必行。③住院患者梅毒抗體陽性者分布于醫(yī)院各個科室??梢娒范镜臐撛谖kU性極大,對住院患者進行常規(guī)篩查很有必要[6],即防止梅毒的漏診、誤診、誤治,又可避免醫(yī)療糾紛,還能保障醫(yī)務人員的安全,使醫(yī)患雙方權益得到保護。
[1]張卓然主編.臨床微生物學和微生物檢驗.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01.
[2]王繼輝,劉冬生.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學抗體檢測結果分析.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9,16(5):107.
[3]姜煊星.住院患者梅毒抗體檢測1910例分析.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2008:212.
[4]魏讓,梁志明.腫瘤醫(yī)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的調(diào)查分析.腫瘤研究與臨床,2009,21(11):779-780.
[5]陳因,李江,趙興波.膠乳凝集免疫比濁法快速檢測血清梅毒抗體.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09,23(1):19.
[6]伍啟康.住院病人梅毒感染狀況調(diào)查分析.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2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