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金 湯連志 茅 亭 劉志鵬 于 紅
冠心?。ü跔顒用}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嚴重危害人類身體的健康,是一種常見病。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的金標準,但其檢查費用高,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64層螺旋CT在臨床心血管病變中的應(yīng)用日臻廣泛、成熟,特別是冠狀動脈CT成像,由于其掃描速度快、掃描層薄、更高的空間和時間分辨率、心電門控技術(shù)及強大的工作站后處理能力,使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成為臨床的首選方法。中外文獻報道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對顯示冠狀動脈的狹窄、冠狀動脈鈣化以及粥樣硬化軟斑塊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100例臨床診斷可疑冠心病患者進行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6.5歲。
1.2 檢查前準備
1.2.1 取得患者配合,進行呼吸訓練,保證掃描時患者處于屏氣狀態(tài),以減少呼吸偽影;
1.2.2 過敏試驗;
1.2.3 適當控制心率,心率大于70次/min者,給予倍他樂克以減慢心率;盡量將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
1.2.4 選擇造影劑濃度,優(yōu)維顯370 mgI/ml,向患者說明造影劑注射時的全身反應(yīng)。
1.3 儀器
Aquiline 64排螺旋CT機,Vitrea2.1工作站,軟件平臺320排。
1.4 掃描條件
探測器64×0.5 mm,層厚0.5 mm,層間距0.25 mm,螺距為0.2,采集矩陣512×512,重建矩陣512×512,顯示矩陣1024×1024,管電壓為120 kV,管電流為400~450 mAs(智能毫安調(diào)制技術(shù))。
1.5 掃描過程
患者采用仰臥位,足先進,連接心電信號,掃描過程中需屏氣,且腹部不用運動,先掃胸部正側(cè)位定位像,以決定心臟的位置及確定掃描范圍。掃描范圍自氣管隆突下約1 cm至心臟膈面水平,選取主動脈根部為感興趣區(qū),采用雙筒高壓注射器經(jīng)肘靜脈注入非離子型造影劑優(yōu)維顯(370 mg/mL)60~80 mL,流速4.5 mL/s,注射完后以相同的流速注射生理鹽水20~40 mL。使用智能觸發(fā)(觸發(fā)閾值為120 Hu)或手動觸發(fā),要求患者吸氣后屏氣掃描,時間6~8 s,并測量時間-密度曲線。掃描完成后,采用回顧性心電門控方式采集數(shù)據(jù),重建10個期相的心臟容積數(shù)據(jù),傳至Vitrea2.1工作站。
1.6 冠狀動脈圖像后處理
通過多層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積再現(xiàn)技術(shù)(VRT)重組圖像分別重建出左冠狀動脈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及主要分支的三維圖像,判定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和斑塊情況。對于冠狀動脈搭橋或內(nèi)支架放置術(shù)后的患者可重建出橋血管及含支架血管,篩選出最佳圖像用于影像診斷。
2.1 100例患者總計1500個冠脈節(jié)段,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可以評價其中的96.4%(1446/1500)的冠狀動脈節(jié)段,優(yōu)良率為91.9(1378段),其中1級占89.2%(1338段)。3.6%的冠狀動脈節(jié)段(54段)由于存在嚴重鈣化難以判斷官腔的狹窄程度。729個冠狀動脈節(jié)段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結(jié)果與DSA一致,203個節(jié)段DSA正常而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顯示不同程度的狹窄,41個節(jié)段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無異常而DSA則顯示不同程度的狹窄。
2.2 對滿足管腔狹窄>50%的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DSA分析
2.2.1 管腔狹窄>50%:敏感性為75.8%,特異性為88.2%,符合率為85.5%;
2.2.2 管腔狹窄>75%:敏感性為56.8%,特異性為96.5%,符合率為91.6%;
2.2.3 管腔狹窄>90%:敏感性為64.3%,特異性為100.0%,符合率為99.5%。
圖1 RCA
圖2 LAD管壁鈣化
圖3 冠脈管腔狹窄
圖4 LM偏長,LCX走行異常
本組研究結(jié)果表明,以DSA為金標準,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診斷冠心病時具有較高的敏感性(94.0%)、特異性(94.0%),與Leschka等的研究結(jié)果相接近。進一步證明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DSA具有較好的相關(guān)性,表明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已基本能夠滿足臨床對冠心病介人治療的篩選需要。此外,由于CT對鈣化敏感,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對冠脈鈣化病變顯示率優(yōu)于冠脈造影,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對冠狀動脈畸形和變異的診斷亦具有很高價值,它可直觀顯示異常起源的冠狀動脈與主動脈的連接關(guān)系及其與心臟各房室結(jié)構(gòu)的關(guān)系。由于64層CT對冠脈的客觀評價,糾正了部分由于插管困難而使用常規(guī)DSA檢查無法確診的冠脈畸形;DSA因其不能直接顯示心肌以及冠脈血管伸人心肌的深度,所以對心肌橋的檢出率明顯不如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可以早期安全地發(fā)現(xiàn)心肌橋,提高它的檢出率,并進一步指導治療方案。
雖然MSCT在冠狀動脈成像技術(shù)中顯示出眾多優(yōu)勢,但它仍有一定的局限性:(1)難以應(yīng)用于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國內(nèi)、外研究報道認為,將心率控制<70次/min可獲得最佳圖像質(zhì)量。(2)由于冠狀動脈的走行迂曲、形態(tài)不規(guī)則以及造影劑的遠端滯留現(xiàn)象,它對于血管遠端顯影效果不理想。(3)由于掃描速度快,造影劑注射速度也快,在短時間內(nèi)增加了患者的血容量,故對心功能III級以下的患者應(yīng)慎重。(4)部分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在MSCT上不易檢測,對早期狹窄的診斷價值不大。(6)部分冠脈搭橋術(shù)所采用的金屬夾可產(chǎn)生偽影,對橋血管的形態(tài)學尤其是管腔的評價有一定的影響。(7)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應(yīng)用造影劑時,可能導致造影劑腎病及加重其腎功能不全。(8)對含碘造影劑過敏的患者不能行此項檢查。
圖5 LAD支架
總之,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作為一種全新的冠狀動脈檢查方法,其檢查過程快速、準確、安全、無創(chuàng)、相對價廉,具有很高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勺鳛楣谛牟「呶H巳旱囊环N無創(chuàng)性普查篩選及冠脈支架術(shù)后隨訪的手段。
[1]Leschka S,Alkadhi H,Plass A,et al.Accuracy of MSCT coronary angingraphy with 64-slice technology:first experience[J].Eur Heart J,2005,26(15):1482-1487.
[2]Raft G,Gallagher M,O,neill W,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using 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J].J Am Coil Cardiol,2005,46(7):552-557.
[3]胡大一.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治療新對策和新模式[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02,10(1):3-4.
[4]吳春根.周康榮,湯敏,等.冠狀動脈多層螺旋CT檢查技術(shù)及價值初步探討[J].臨床放射學,2003,22(5):373,376.
[5]王凱,侯陽.多層螺旋CT冠脈造影掃描方法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2003,19(9):1239-1241.
[6]李鴻鵬.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的圖像質(zhì)量控制與臨床應(yīng)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12(25):1566-1567.
[7]Nieman L,Rensing BJ,van Geuns RJM,et al.Usefu1ness of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etecting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Cardiol,2002(89):913-918.
[8]劉新,李穎,楊立,等.64層螺旋CT評價冠狀動脈支架內(nèi)再狹窄的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40):808,811.
[9]Beige B,Coche E,Pasquet A,et a1.Accurate estimation of global an d regional cardiac function by retrospectively gated multidet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y Comparison with clne magnehc resonan ce imaging[J].Eur Radiol,2006,16(7):1424-1433.
[10]Sehlosser T,Konorza T,Hunold P,et a1.Noninvasive visualiz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s using 16-del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y[J].J Am Coil Cardiol,2004,44(6):12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