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禮杉
(昆明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急診科,云南 昆明 650032)
腎絞痛是臨床上一種常見多發(fā)病,其疼痛可輕可重,一旦發(fā)作,急診治療的方法主要是解痙、止痛、抗感染,其目的以緩解急性期疼痛為主,為二期發(fā)現(xiàn)腎絞痛病因做準備。本文對確診腎絞痛的病例298例,分別予以屈他維林、屈他維林+地佐辛、山莨菪堿止痛處理,并觀察其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我院急診外科2010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腎絞痛病例298例,其中,男性189例,女性109例,年齡16~67歲不等,全部病例均有腰腹痛,以陣發(fā)性絞痛為主要表現(xiàn),尿常規(guī)化驗紅細胞陽性,血常規(guī)化驗白細胞升高,腹部B超檢查可見腎及輸尿管輕度積水。病例隨機分為3組,組1予以單獨屈他維林靜脈點滴(98例),組2予以屈他維林+地佐辛聯(lián)合應用,組3予以單獨山莨菪堿靜脈點滴作為對照組。3組病例的性別、年齡、病情輕重無顯著差異性。
治療方法:組1給予屈他維林80mg/次加入生理鹽水100ml中,靜脈點滴。組2給予屈他維林80mg/次加入生理鹽水中,靜脈點滴,并予以地佐辛5mg肌肉注射。組3給予山莨菪堿20mg/次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點滴。3組均與抗生素替硝唑及氨曲南聯(lián)合應用。
觀察指標與方法:病情判斷標準:以疼痛程度來分,十分疼痛為10分,完全不疼痛為0分。開始疼痛至就診時間間隔為疼痛持續(xù)時間。療效判斷:⑴有效:疼痛完全緩解;⑵顯效:疼痛部分緩解或疼痛緩解后再出現(xiàn);⑶無效:疼痛不緩解或持續(xù)存在。有效率及顯效率合稱總有效率。觀察時機:用藥后15~30min。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χ2檢驗。
結 果 本文3組中例數(shù)、性別、年齡見表格,疼痛程度輕重不一,評分5分至10分不等。疼痛持續(xù)時間30min至8h不等見表1。
療效比較主要為病人主觀判斷,有效、顯效及無效,未予以評分。有效率組3最低,觀察組2為100%,組1介于兩者之間,見表2。
表1 3組病人基本情況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用藥對腎絞痛療效的比較(%)
3組藥物不良反應比較:本文3組中病例均為用藥前有或無消化道癥狀以及排尿困難,均無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用藥后30min至1h出現(xiàn)惡心、嘔吐,排尿困難及頭昏、困倦3方面的癥狀任何一種,即視為發(fā)生了藥物不良反應,見表3。
表3 3組藥物不良反應(%)
觀察組3組中組3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高,其次為組2,組1發(fā)生率很低。
討 論 急性腎絞痛的病因主要是泌尿系結石、感染以及單獨的或由此引起的腎及輸尿管平滑肌痙攣,其治療方法離不開對癥支持,即解痙、止痛及抗感染。其中,止痛的治療為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本文主要討論的即為解痙止痛的方法。腎絞痛的疼痛輕重不一,發(fā)作時,患側腰部從隱痛、脹痛,間歇性性疼痛至持續(xù)性劇烈疼痛不等,伴或不伴惡心、嘔吐,尿量減少[1],其主要機理主要是尿路梗阻,或多或少的積水,腎及輸尿管平滑肌痙攣,因而,止痛治療離不開解痙,傳統(tǒng)的解痙劑主要為M膽堿受體阻斷劑,本文選取的傳統(tǒng)解痙劑是山莨菪堿,它是我國從茄科植物唐古特莨菪中提出的生物堿,和阿托品相比,其毒性較低,解痙作用的選擇性相對較高,副作用與阿托品相似[2],對內臟平滑肌的痙攣有一定的解除作用,單獨使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其療效據(jù)本文觀察不及組1、2所使用的解痙劑屈他維林。屈他維林為一種特異性的平滑肌解痙藥,對血管、胃腸道、泌尿道及膽道等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用于解除或預防功能性或神經性的平滑肌痙攣。其解痙作用較罌粟堿類強,且持續(xù)時間長,作用于平滑肌細胞表面,改變細胞膜電位和通透性;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肌細胞內cAMP水平;抑制肌細胞最初的鈣離子反應等。已證實屈他維林由肝臟代謝,主要經膽汁和尿液排泄[3]。屈他維林對消化性潰瘍、膽絞痛、急性胰腺炎、胃痙攣、腸易激綜合征、闌尾炎、尿路結石等引起的腹痛有明顯解痙止痛和癥狀緩解作用[4]。由于其只作用于平滑肌而不影響自主神經系統(tǒng),對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亦可應用。且無成癮性。據(jù)本文觀察,其作用效果明顯優(yōu)于山莨菪堿,且臨床副作用小。
對于發(fā)病時疼痛劇烈的急性腎絞痛病人,其止痛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有一部分病人在我們的觀察治療中,單獨使用屈他維林,效果不夠好,疼痛緩解不明顯。在本文的觀察中,我們使用地佐辛肌注以緩解疼痛。地佐辛是一種強效阿片類鎮(zhèn)痛藥,是阿片受體混合激動-拮抗劑,其鎮(zhèn)痛作用比嗎啡、可待因和鎮(zhèn)痛新更強。同時,地佐辛可使胃腸道平滑肌松弛,減少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文獻報道[5],5mg和10mg地佐辛在4~5h內療效顯著好于安慰劑,在1h內療效顯著好于嗎啡。地佐辛在副作用和耐受性方面強于嗎啡、杜冷丁和布托菲諾。副作用輕,呈一過性反應,常見的副作用為惡心、嘔吐、頭昏和困倦等。治療劑量時地佐辛一般無明顯的呼吸抑制作用[6]。
[1]吳在德,吳肇漢,鄭樹,等.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695.
[2]江明性,楊藻宸.藥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64.
[3]吳云林,主編.胃腸病學臨床進展[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200.
[4]ROSCH T.Endoscopic abstracts ofthe fifth united entopean gastroenterology week:introductory review[J].Endoscopy,1996;28:650.
[5]COHEN RI,EDWARDS WT,KEZER EA,et al.Serial in-travenous doses of dezocine,morphine,and nalbuph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for outpatients[J].Anesth Analg,1993:77:533-539.
[6]朱兆華.鎮(zhèn)痛藥地佐辛[J].國外醫(yī)藥—合成藥、生化藥、制劑分冊,1991,12(6):36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