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輝 王 新平 楊光福
研究證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cy)是腦梗死一個新的獨立危險因素,與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嚴重程度有關,特別是中青年腦梗死[1-3]。但目前尚無明確的治療方法能降低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本研究通過丹紅還五方[4]治療中青年急性腦梗死伴Hhcy的觀察。探索丹紅還五方有效治療腦梗死的作用機制,獲取較滿意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8例中青年腦梗死患者均選自我院急診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住院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7±6)歲;發(fā)病后入院時間2~48 h,平均21.5 h;既往史積分(3.54 ±1.92)分,伴發(fā)病積分(4.81 ±2.40)分;病情輕型7例,中型17例,重型10例。對照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29~60歲,平均年齡(47±6)歲;發(fā)病后入院時間 2 ~48 h,平均 22.5 h;既往史積分(3.5 ±1.8)分,伴發(fā)病積分(4.5±2.0)分;病情輕型7例,中型18例,重型9例。2組患者性別比、年齡、病程、病情輕重及伴發(fā)病和既往史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腦梗死中西醫(yī)結合診斷按2006年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神經(jīng)科專業(yè)委員會制訂的診斷標準[5];全部病例均為發(fā)病后48 h以內為首次發(fā)病;均經(jīng)CT或MRI確診為新發(fā)梗死灶,且按療程用藥和及時復查者;空腹血漿 Hcy濃度 >15 μmol/L,診斷為 HHcy者;年齡≤59歲。
1.3 排除標準 (1)任何原因引起的腦栓塞患者;(2)近4周應用葉酸、B族維生素及氨甲蝶林、卡馬西平、苯妥英鈉、一氧化二氮等影響Hcy代謝的藥物者;(3)合并其他嚴重原發(fā)性疾病患者;(4)過敏體質及對本藥過敏者;(5)中醫(yī)辨證屬脫證(元氣敗脫,心神散亂證型)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根據(jù)病情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吸氧、降顱內壓、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對癥支持等一般治療和抗血小板治療(奧扎格雷鈉氯化鈉80 mg,2次/d,靜脈滴注,14 d后改腸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繼用14 d),活血化瘀治療(銀杏葉注射液20 ml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200 ml,1 次/d,靜脈滴注,14 d 后改銀杏葉片,2 片/次,3 次/d,口服,繼用14 d)。28 d為1療程。治療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丹紅還五方:丹參20 g,紅花15 g,生黃芪30 g,川芎15 g,桃仁10 g,赤芍 10 g,當歸尾 10 g,地龍 10 g,桑枝 30 g,桂枝15 g,生何首烏20 g,山楂30 g,雞血藤30 g。每日一劑,水煎2次,濾液400 ml,分2次早晚空腹服用,共28 d。
1.4.2 觀測項目
1.4.2.1 觀察癥狀、體征:觀察2組患者言語、口角歪斜、肌力、血壓、舌苔、脈象等。
1.4.2.2 血漿Hcy測定:所有患者均于住院次日晨及療程結束后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注入含肝素的抗凝管中,1 h內于4℃離心分離血漿,備測。同型半胱氨酸檢測試劑盒(酶法)由北京九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檢驗方法:速率法。儀器名稱:Ci8200生化免疫工作站;儀器型號:Ci8200;生產(chǎn)廠家:美國雅培。
1.5 療效評定標準 按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附件三[6]進行療效評定?;救?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 ~100%,病殘程度為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 ~90%,病殘程度為1~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 ~45%;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左右;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多18%以上;死亡?;救?、顯著進步、進步定為有效,無變化及惡化即為無效。
1.6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Ridit分析和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28 d后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治療28 d后療效比較 n=34,例
2.2 2組治療前后Hcy含量比較 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Hcy含量比較n=34,μmol/L,±s
表2 2組治療前后Hcy含量比較n=34,μmol/L,±s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P <0.01;與對照組比較,△P <0.01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23.4 ±4.6 12.9 ±2.4#△對照組 22.9 ±4.3 18.3 ±2.5*
2.3 不良反應 2組患者用藥期間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治療后經(jīng)復查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
近年來,腦梗死發(fā)病有年輕化趨勢[7],中青年患者不斷增加,且發(fā)病率有繼續(xù)上升趨勢,而許多中青年腦梗死患者并不存在傳統(tǒng)的危險因素。Hhcy是中青年腦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開展對中青年腦梗死Hhcy的研究,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對降低中青年腦梗死發(fā)病率,提高發(fā)病后治療效果,減少因腦梗死給家庭、社會帶來的精神、經(jīng)濟負擔,有重要而深遠意義。李先鋒等[8,9]研究認為葉酸、維生素B12有助于降低急性腦梗死伴Hhcy患者Hcy水平,有利于腦梗死疾病的轉歸。但Toole等[10]追蹤觀察2年中,治療組各種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未能下降,因此近期療效和遠期效果尚待進一步觀察。而中醫(yī)藥兼有降低Hcy,改善血液流變學,抗自由基等多重作用,為腦梗死Hhcy的防治開辟了新的途徑。
腦梗死屬中醫(yī)學“中風”范疇。明代醫(yī)家張景岳提出“內傷積損”的觀點,此與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腦梗死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Hhcy等因素有相關性是一致的。近代醫(yī)家在總結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認為腦梗死是由于患者平素氣血虧虛與肝腎陰虛,加之風、痰、瘀、火、毒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氣血逆亂而發(fā)病。Hhcy病因為先天不足、后天精微物質缺乏所致為本虛標實,而氣血失調,痰瘀為患造成Hhcy,痰瘀交阻是其病機關鍵[11,12]。中醫(yī)證型中風痰瘀阻型、氣虛血瘀型的血漿Hcy水平較正常對照組和其他型明顯增高[12]。尤其是中青年腦梗死患者,表現(xiàn)為先天不足,臟腑功能過早衰退,氣血虧虛,脈絡澀滯,往往導致腦梗死的發(fā)生。故在中青年腦梗死更加需要采用的治則是補氣行血通絡。
丹紅還五方是基于補陽還五方化裁而成。方中尤其突出活血化瘀與補虛通絡類中藥的應用,為中青年腦梗死臨床施治提供更廣闊的思路。組方中丹參、紅花重在活血化瘀為君藥;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補氣以行血,重用生黃芪以補氣行血同為君藥;當歸尾養(yǎng)血活血祛瘀而不傷正,川芎、桃仁、赤芍行氣活血祛淤、祛風通絡為臣藥;生首烏、生山楂、地龍、雞血藤、桑枝、桂枝養(yǎng)血散瘀,消積化滯,通經(jīng)活絡同為佐使藥。諸藥合用,互相配合,可使氣旺血行,瘀消經(jīng)暢絡通,諸癥自可痊愈。
本研究表明丹紅還五方治療中青年腦梗死伴Hhcy具有較好療效、且可降低中青年腦梗死患者血漿Hcy,經(jīng)統(tǒng)計比較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提示丹紅還五方治療中青年腦梗死伴Hhcy患者展示出較好前景,有待進一步擴大臨床及基礎研究。
1 Mcllroy SP,Dynan KB,Lawson JT,et al.Moderately elevated plasma homocysteine,methy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otype,and risk for stroke,vascular dementia,and Alzheimer disease in Northem Ireland.Stroke,2002,33:2351.
2 何青松,童綏君,馬琪林.血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的關系.中國實用醫(yī)藥雜志,2010,5:32-33.
3 李海平,李威,王紅艷,等.同型半胱氨酸與中青年腦梗死的關系.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26:313-315.
4 楊光福.腦梗死診斷及中西醫(yī)結合分期分時段分型辨證論治.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112-113.
5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神經(jīng)科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會議.腦梗死和腦出血中西醫(yī)結合診斷標準(試行).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26:948-949.
6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381-383.
7 王文志,吳升平,洪震,等.我國三城市開展社區(qū)人群干預九年腦卒中發(fā)病率的變化.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2,4:30-33.
8 李先鋒.甲鈷胺、葉酸對急性腦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的影響.中外醫(yī)療,2009,24:41-42.
9 楊萍華,朱立菁,黃堅,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干預治療探討.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26:303-306.
10 Toole JF,Malinow MR,Chambless LE,et al.Lowering homocystein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to prevent recurrent stroke,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death:the Vitamin Intervention for Stroke Prevention(VISP)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A,2004,291:565-575.
11 張剛,鄒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中醫(yī)藥治療的研究進展.醫(yī)學綜述,2009,15:1719-1720.
12 梁健芬,劉泰,胡躍強,等.急性腦梗死中醫(yī)辨證分型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關性.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33:1527-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