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愛華
梁洛施和李澤楷分手了。這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以梁洛施發(fā)布聲明為結尾,以戛然而止的方式,匆匆畫上了句號。梁洛施在聲明中說,我們曾經(jīng)擁有一段美好歲月,我們的孩子會共同撫養(yǎng)。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我倆的共同目標。
話說得坦率,而又不失溫情。對此,李澤楷回應,分手是一件傷心事,我真的很不開心。
人生講一個緣字。緣起,緣滅,時間有長有短。愛來愛往,也許只在瞬息之間。
梁洛施真的愛過。她愛他,所以在兩年中為他生了三個孩子。看她幸福的笑臉,充溢快樂。她年輕靚麗,青春無敵。母憑子貴,灰姑娘變公主的童話應該成為現(xiàn)實。 人生在世,誰不想過好日子,一生富足,并且擁有名望呢?嫁入豪門,是每個普通人的夢想。只是這夢想,有時,真的無法萌芽。
愛人希望她久居國外,好好照顧三個孩子。豪門深似海,規(guī)矩頗多,第一條就是要時刻保持低調(diào)。年輕的梁洛施,需要愛人的關心與呵護。時間長了,寂寞在心,無以排解。
在孤獨面前,她想有屬于自己的社交圈,有自己的一干知己,幾個好友,可以時時小聚,談笑風生。她更想有自己的事業(yè),她想拍戲,她想工作,她想于感情生活之外有屬于自己的天地。
想嫁入豪門,一定要付出代價。這代價,就是自由。 在這樣的矛盾中,在獨自撫養(yǎng)三個孩子的苦悶中,在不能拍戲,無法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現(xiàn)實面前,她不快樂。
實際上,她很獨立,事業(yè)風生水起,經(jīng)營得很不錯。16歲時,她正式宣布加入娛樂圈。2006年是她事業(yè)的一個高峰,她以電影《伊莎貝拉》的超強人氣迅速躥升,一舉奪得葡萄牙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獎項。她特立獨行,天性自由,一絲一毫也不愿受羈絆。
19歲的她,在上海拍攝《盜墓迷城3》時與李澤楷相識,倆人可謂是一見鐘情。為了他,她心甘情愿與英皇解約,對公司沒有絲毫留戀。那時候,愛如陽光,溫煦燦爛,照亮她的人生。有了愛,工作可以不要,事業(yè)可以不提。她以為,愛是她一生最好的依靠。
她笑容可親,乖巧機靈。再加上年齡上的優(yōu)勢,她應該擁有的都有了。于是,她就這樣綻放了自己,開出了花,結出了果。
但是,年輕的她,根本不知道“門當戶對”四個字的殺傷力。豪門可是特別講究這個。一句話,不是人人都能碰上李嘉欣那樣的好運氣,能夠順利嫁入豪門。哪怕你已經(jīng)為豪門付出了所有,一下子從女孩變成了母親。
她一直盼望的,一直以為不成問題的事情,最終成了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為了給李家開枝散葉而犧牲無敵青春的她,長期獨自留在外國帶著三個小孩生活。不能返港拍戲,生活苦悶。未來像一條黑漆漆的走廊,一眼望不到盡頭,這才是令她寒心,讓她深感沮喪的地方。
原來,豪門夢終究不是“灰姑娘”的最終宿命,除非你本來就是“公主”。
有人說,因為分手,梁洛施得到了一筆可觀的分手費,5億港元。而實際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她不是拜金女,所以拒絕接受李家的金錢補償,只收下了房子,作為撫養(yǎng)孩子的必要場所,因為孩子需要家。她不想讓人認為她是那么貪財,當初就是為了財富才與李澤楷交往的。不,事情不是這樣。他們共度了一段美好時光,有了3個孩子。但在現(xiàn)實的重壓下,兩個人最終選擇分手,以使雙方得到徹底的解脫,這也是一種宿命。如果愛成了負擔,而又始終看不到結局,沒有結果,那還不如及時分手算了。
22歲的單親媽媽自強自立,不僅勇敢地發(fā)布了分手聲明,而且已經(jīng)在積極準備復出,已答應接拍徐克導演的新戲《狄仁杰前傳》,領銜擔當女主角。
有一種放棄叫擁有。年輕的梁洛施,放下心靈所有的負荷,找回往昔快樂的自我?;貧w本真的自我,做一個快樂的人,過自己愿意過的那份生活,人生才是自由、瀟灑的。
年輕的梁洛施,一定會有更好的愛情。經(jīng)歷了心靈的磨難,未來更值得憧憬,前程也更加輝煌。
(圖/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