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
母乳喂養(yǎng)好處多,已經(jīng)是一種社會普遍的共識。
一般來說,奶類的特性偏涼,牛奶更是如此,偏寒涼。牛奶與人乳的差異很大,我們最好還是堅持母乳喂養(yǎng)。
母乳含有嬰兒頭6個月需要的“所有營養(yǎng)”,而且容易消化,它含有:
*對嬰兒最適當?shù)牡鞍踪|(zhì)和脂肪,且有最正確的量。
*比其它奶汁含有較多量乳糖,正是人類嬰兒所需。
*足夠的維生素供嬰兒使用,不需要額外添加。
*足夠的鐵供嬰兒使用,在母乳中鐵含量并不多,但是吸收利用率高,吃母乳的嬰兒不會有缺鐵性貧血。
*即使是干燥的天氣,仍提供嬰兒足夠的水分。
*正確含量的鹽分、鈣和磷。
*特別的酵素(脂肪酶)消化脂肪。
母乳干凈且沒有細菌感染,所以不會使嬰兒生病。它含有抗感染因素使嬰兒免于感染。包括:
*殺細菌的活白血球。
*對抗很多常見感染的抗體,保護嬰兒至他自己能產(chǎn)生抗體為止,如果母親感染疾病,針對此感染的抗體很快就會出現(xiàn)在她的乳汁中。
*含乳酸桿菌因子,促進嬰兒腸道中乳酸桿菌的增長,可抑制造成腹瀉的有害細菌繁殖。
*乳鐵和鐵的結合,抑制需要鐵的有害細菌生長。
吃母乳的嬰兒較吃配方奶的嬰兒少有腹瀉、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發(fā)炎。感染時。繼續(xù)吃母乳的嬰兒比停止吃母乳的嬰兒較快恢復。所以嬰兒腹瀉時,無須停止哺喂母乳。
母乳與小兒的體質(zhì)相合,母乳喂養(yǎng)既對嬰兒有益,又能很好地刺激產(chǎn)婦的再生能力,會使產(chǎn)婦的傷口以及身體恢復得更快一些。
母乳喂養(yǎng)的女性有個很深的體會,喂完奶后,會有心都空了的感覺,然后隨著吃飯睡眠,乳汁開始不斷增加,乳房開始不斷膨脹。這是因為乳汁是血的變現(xiàn),而血又靠胃消化吸收食物而來。中醫(yī)認為,人體的胃是生氣生血的場所,胃經(jīng)正是循行在乳房的正中線,所以胃是否正常工作,胃經(jīng)是否通暢,直接關系到乳汁的質(zhì)量與多少。
哺乳期的媽媽要多吃主食?!饵S帝內(nèi)經(jīng)》說:五谷為養(yǎng)。對人的元氣、氣血作用最大的是吃五谷,而非其他。五谷主要指:小米、小麥(面)、大米、黍和菽(豆類)。很多坐月子期間的年輕媽媽們?yōu)榱藴p肥,不吃主食,這就會造成乳汁質(zhì)量的下降,甚至乳汁分泌不夠,導致孩子吃不好,吃不飽。所以明白了道理,我們就知道如何順應自然法則,順應人體的規(guī)律,吃好飯,喂養(yǎng)好孩子。
哺乳期的女性最怕沒有乳汁,對于乳汁不下的問題,早在唐代,藥王孫思邈就提出了花生豬蹄湯可下奶的食療方。
孫思邈的食療方是:將洗好的花生和豬蹄一同下鍋燉,放少許酒,燉熟后喝湯可催奶?;ㄉ拓i蹄都是補血的食物,酒能通經(jīng)脈,所以此方的效果極好,自古流傳,直到今天,也在民間廣泛使用。不過大家注意,酒不要放多了,多了的話會隨著乳汁進入小孩子的體內(nèi),容易引起孩子腹脹。
燉鯽魚湯、老母雞湯和豌豆湯,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催奶湯,它們的催乳的效果都很好,坐月子期間的女性可調(diào)換著喝,有的女性不愛喝鯽魚湯,覺得腥,那就喝花生豬蹄湯或老母雞湯。總之,為了孩子,要進補。
哺乳并非在任何時候都可進行,那么母親在什么情況下要暫停哺乳呢?
一般來說,在母親大喜或生氣時,應暫停哺乳。中醫(yī)講:大喜傷心、傷陽,傷陽時哺乳會導致小孩子在神志上受傷;大怒傷陰,氣會往上壅,容易形成疝氣和腹脹。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母親的情緒會影響乳汁的質(zhì)量;二是嬰兒脾胃弱,一旦傷了脾胃,終身受罪。所以母親在哺乳前要調(diào)整好情緒。
很多媽媽喂哺母乳超過一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建議是純母乳喂哺6個月,那么,從6個月開始,就應該添加輔食。嬰兒長到周歲左右要斷奶。這時,母乳不僅量開始減少,質(zhì)也逐漸下降,有的已變?yōu)橄”〉哪趟?,不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哺乳是一件很累心的事,所以母親更不能憂郁,小寶寶在母親的懷抱里得到的不僅僅是食物,更重要的是母親穩(wěn)定的心跳,溫暖細膩的皮膚,和藹慈愛的目光……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到安全和幸福。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