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191 北京軍區(qū)天津療養(yǎng)院 王鶴云 董林森 賴靖 王方圓 周立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導致人類死亡的常見疾病,是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逐年上升,且發(fā)病率在老年達到頂峰[1],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健康。有研究表明[2],高血壓患者普遍依從性差,我國的高血壓防治任重而道遠。
1.1 一般資料 我科自2007-08—2010-06共收治老年高血壓療養(yǎng)員896例,其中男性416例,女性480例;年齡在65~74歲290例,75~89歲546例,90歲及以上60例;病程在5年以內92例,5~10年186例,11~20年256例,21~30年298例,30年以上64例;1級高血壓284例,2級高血壓372例,3級高血壓240例。吸煙345例,飲酒190例,喜咸食252例。體重指數(shù)在正常范圍236例,超重368例,肥胖292例。對民族、地區(qū)、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不限。療養(yǎng)期為15~20 d。觀察時間12~15 d。
1.2 方法 療養(yǎng)員入院后醫(yī)生即進行查房,了解療養(yǎng)員患高血壓病的一般情況。入院第2天進行查體,了解心電圖、胸透、生化等情況。入院第3天集體授課,由我院高級職稱的科主任授課,授課內容、方法統(tǒng)一。按照《中國公民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3]進行教育。通過授課讓療養(yǎng)員重點掌握:有氧運動標準;解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授課后由經(jīng)過培訓的醫(yī)生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壓藥物服用時間,血壓自我檢測的技能,心理干預等。
1.2.1 遵囑服藥 向療養(yǎng)員及隨員詳細說明高血壓病堅持長期規(guī)則治療、保健、護理的重要性,囑療養(yǎng)員嚴格按醫(yī)囑堅持服藥,不能隨意停藥。為便于療養(yǎng)員掌握高血壓病的知識,了解藥物的服用時間及方法,提高依從性,我們將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高血壓可能導致的臟器損害,影響血壓波動的因素,高血壓病人的飲食和行動禁忌,常用高血壓藥物的名稱、規(guī)格、劑量、使用方法、服藥時間、主要不良反應等做成展板,懸掛于走廊兩側,并將上述內容裝訂成冊,編寫成《高血壓病指導》分發(fā)給療養(yǎng)員。
1.2.2 飲食指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規(guī)定: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 g。高血壓病人應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低脂肪、低熱量飲食,避免過飽。戒煙、戒酒,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1.2.3 運動指導 高血壓療養(yǎng)員堅決避免劇烈活動,年齡過大(超過90歲)、血壓過高[收縮壓大于180 mmHg(1 mmHg=0.133 kPa)]者,勸其不要外出參觀,注意休息。血壓平穩(wěn)、無明顯臟器損害者可進行散步、太極拳、“天療十拍操”等有氧運動。超重及肥胖者適當控制體質量。體位改變時動作應緩慢。
1.2.4 自我監(jiān)測 教會療養(yǎng)員正確使用血壓計,每日固定時間、固定部位、固定體位、固定血壓計測量血壓,及時記錄血壓測量結果、伴隨癥狀等。
1.2.5 心理干預 囑療養(yǎng)員保持情緒平和,勿激動、緊張、焦慮。伴有睡眠障礙或緊張、焦慮者,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輔助藥物治療。
1.3 資料統(tǒng)計 在講課后即發(fā)放第1次問卷,出院前1 d填寫第2次問卷,要求親自填寫,客觀反映情況。統(tǒng)計醫(yī)生分兩組,每組4人。每組統(tǒng)計3次后,再對調兩組,復驗1次。
通過統(tǒng)計觀察,健康教育前高血壓患者吸煙占38.50%、飲酒占21.21%、喜咸食占28.13%,在健康教育后得到了改善,分別為15.63%、9.60%、10.04%(表1)。
健康教育前高血壓患者能堅持每天服藥占20.98%、間斷服藥占63.17%、未服藥占15.85%,健康教育后分別為64.51%、35.49%、0(表2)。
健康教育后膳食超標情況明顯好轉,每日蛋白質攝入達標率由原來的14.17%提高到72.43%;晚餐量達標率由原來的16.63%提高到64.73%;水果蔬菜攝入量達標率由原來的22.99%提高到89.29%(表3)。
健康教育后每日有氧運動情況,每次運動中心率達標率由原來的25.00%提高到84.82%;運動時間達標率由原來的10.16%提高到70.54%;運動量達標率由原來的29.02%提高到88.62%(表4)。
表1 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情況
表2 健康教育前后治療依從性情況
表3 健康教育前后每日膳食情況
表4 健康教育前后每日有氧運動情況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以各種傳播方式為手段,以幫助個體和群體建立健康行為為目標,以達到健康為目的所進行的系列活動及其過程,最終實現(xiàn)自我管理健康,有人叫自我保健醫(yī)學(第四醫(yī)學)[4]。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終生性疾病,長期的治療措施須由患者自己實施。但是,高血壓知識的缺乏,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遵囑行為,加上高血壓治療的復雜性,使高血壓人群很難堅持遵囑服藥。高血壓患者普遍缺乏自我管理意識,急需加強有效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掌握高血壓相關知識。自我監(jiān)測血壓變化是高血壓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能系統(tǒng)地記錄患者日常的血壓值,為醫(yī)生提供調整治療的依據(jù)。實施長期飲食管理和治療,科學規(guī)范用藥,定期監(jiān)測血壓變化,合理的運動及心理調整是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方法,通過對老年高血壓療養(yǎng)員進行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高血壓療養(yǎng)員的自我管理,對提高其健康意識、促進其身體健康、提高其生活質量、改變其不良行為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因為療養(yǎng)時間短暫,出院后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924.
[2]毛紅娟,何丹丹,王煬,等.提高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護理對策綜述[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57.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健康66條——中國公民健康素養(yǎng)讀本[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6-7.
[4]殷大奎.健康地步入老年[J].中老年保健,20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