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
近來,“敢于擔當、敢于碰硬、敢于創(chuàng)新”的“三敢”精神成了全市上下,特別是領導干部之間熱烈議論的重要話題。在這場廣泛的議論中,有一種追問振聾發(fā)聵:我們?yōu)槭裁床桓覔?、不敢碰硬、不敢?chuàng)新?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三不敢”的理由多種多樣,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主觀上不想“三敢”,另一類是客觀因素使人“三不敢”。主觀上不想“三敢”容易理解,因為一些人想的是當“太平官”,四平八穩(wěn)保住官帽。因此,工作就是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客觀上“三不敢”也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想“三敢”但有所畏懼,終至“三不敢”;另一種是曾經(jīng)“三敢”過,但后來變得“三不敢”。在第一種情況中,畏懼者有二:其一,害怕自己成為“出頭的椽子先爛”。因為“三敢”干部肯定與“三不敢”的人不同路,從而成為后者抨擊、非議的對象。結果,這些勇敢的“三敢”干部淹沒在巨大的無謂口水之中。其二,害怕影響自己的發(fā)展。因為“三敢”肯定會觸動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從而引發(fā)不滿。這種不滿,輕者在考評時給“三敢”干部打低分,重者到上級部門上訪、告狀。結果,影響了“三敢”干部的評價度。
“三不敢”的第二種情形事實上是上述第二種畏懼的現(xiàn)實版,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典型寫照。那些曾經(jīng)的“三敢”干部,因為自己的行為沒有得到及時、充分的肯定,甚至因為觸動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遭到挾私報復,進而在考評時成績不理想,形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這個事實,自然使得“三敢”干部接受“深刻教訓”,從“三敢”退為“三不敢”。
以上種種“三不敢”理由,表面看來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客觀因素,但從根子上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叭桓摇钡纳顚釉蚴撬叫摹H绻麤]有私心,我們就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正確對待小部分人的意見,正確對待自己的進退留轉;如果所作所為都是出于公心,都是出于維護大多數(shù)人的根本利益,那么我們就會坦坦蕩蕩,在工作中敢負責、敢碰硬,而不成為邁不開前行步伐的“小腳女人”。
私心有很多種,有一種叫一己之私。這種私心的直接危害是使人不敢碰硬。一旦有了這種私心,我們做工作就會過分考慮自己的得失、成敗,遇到矛盾繞道走、碰到困難往后退,對硬釘子、難問題充耳不聞,能躲多遠就躲多遠,該抓的不抓、該管的不管、該硬的不硬。這種四平八穩(wěn)的“太平官”似乎保持了社會、單位的“風平浪靜”,保護了“一方平安”,但是不客氣地說,這些“風平浪靜”、“一方平安”都是暫時現(xiàn)象、表面現(xiàn)象,都是用表面的平靜來掩蓋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長期來看后果勢必更嚴重,因為矛盾和問題仍然安然地“活”在那里,發(fā)酵、惡化。正如劉淇同志所說,這些難題現(xiàn)在不碰,將來更難碰。比如城鄉(xiāng)結合部整治,就是一根“硬骨頭”。如果不敢去碰這個“硬”,那么不僅會影響首都的安全和形象,而且會影響人民的利益。對這樣的問題,繞著走不行,再難也要干。
事實上,那些碰了硬、解決了難題的干部未必會失去“人心”,未必會流失“選票”,而且肯定會贏得人民群眾的贊譽和擁護。安徽小崗村干部沈浩同志沒有因為自己是外來干部、選派干部就回避矛盾,而是勇于擔當、善于應對。面對分歧,他苦口婆心解疑釋惑;面對村霸逞強,他一身正氣敢于碰硬。為此,他受過委屈、挨過打罵。但是,他堅定地依靠黨員、相信群眾,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fā)展中的問題,形成了人心思和、思穩(wěn)、思富、思進的局面,自己也成為新時代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代表。
私心的另一種典型類型是小集體、小部門之私。這種私心的危害是使人缺少足夠的擔當,不愿“先干一點、多干一點、主動干一點”。也許,一部分人會認為小集體、小部門之私算不上“私心”。因為,管好本地區(qū)、本部門的事情,就履行了職責,就可以萬事大吉。從理論上說,這似乎沒有錯。如果大家都履行了自己的職責,那么在整體上就應該把事情辦好。
但是,現(xiàn)實比理論復雜得多,應然也不等于實然。我們時常能夠從新聞報道中看到,很多個部門管不好一件事情。比如某地的工商、質監(jiān)、衛(wèi)生、農(nóng)業(yè)、藥監(jiān)、商務等近10個部門涉及生豬的管理,但仍然出現(xiàn)了“瘦肉精”的問題。為什么?也許不能說這些部門沒有履職,但問題是這些部門“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只負責自己分內(nèi)之事,絕不多邁出一步,結果反而出現(xiàn)了管理的“真空”,讓不法之徒鉆了空子。這從反面說明,如果我們死抱小集體、小部門之私,那么就只能生硬地、教條地履職,不敢越雷池半步,自然更不敢去擔當、去負責,最終把工作干砸了。
換句話說,如果想把工作干好,黨員干部就必須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局意識,從圓滿完成整個工作出發(fā),對于分工明確的事情,主動與上下游部門妥善交接;對于分工不很明確的事情,主動多負一些責任。我們黨的歷史說明,人民之所以擁護我們,是因為各級黨員干部為了百姓的幸福,前赴后繼,付出了比其他政黨、團體多得多的心血和努力。新形勢下,黨員干部用不著像革命先烈那樣拋頭顱、灑熱血,奉獻生命,唯一的要求就是多擔些責任、多付出些辛苦,何樂而不為?因此,摒棄小集體、小部門之私,黨員領導干部別無選擇。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叭摇本竦谋澈笫菬o私,是責任。無私才能無畏,無畏才敢碰硬,才敢負責;有責任,才有創(chuàng)新的動力,才能以創(chuàng)造性的舉措推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