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 機械工程系 崔彥彬 車磊
真空斷路器觸頭閉合時,為了縮短關合過程中的燃弧時間以及保證合閘的可靠性,通常其沖擊速度和沖擊力都是比較大的。這必然就容易引起觸頭碰撞后發(fā)生彈跳。彈跳將會使觸頭之間產(chǎn)生拉弧,導致觸頭熔焊,從而影響斷路器的使用。在觸頭上加裝緩沖彈簧可以有效地緩解觸頭之間的沖擊和彈跳,緩沖彈簧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剛度上,因此彈簧剛度的選擇就顯得極為重要。由于觸頭之間的碰撞會產(chǎn)生塑性變形,導致能量損失,影響觸頭速度,使斷路器合閘特性變差。通過對碰撞阻尼的優(yōu)化,得到最佳阻尼值,從而實現(xiàn)觸頭材質(zhì)、結構的最優(yōu)選取[1]
虛擬樣機技術的顯著特點使其受到了企業(yè)、高校及科研部門等的關注,其中尤其以美國MDI公司開發(fā)的ADAMS軟件使用最為廣泛??梢栽贏DAMS軟件中,虛擬創(chuàng)建機構的三維模型,仿真其運動、分析受力、優(yōu)化參數(shù)。我們應用ADAMS軟件,創(chuàng)建開關觸頭三維模型,對其合閘過程進行動力學分析,優(yōu)化緩沖彈簧剛度和碰撞阻尼,從而得到比較理想的合閘特性。
真空斷路器滅弧室主要由動、靜觸頭及其他輔助零件裝配而成。
文獻[2]提出了預振動理論,并分析了預振動產(chǎn)生的原因,指出預振動不但使開距不按其預定規(guī)律減小,而且對合閘彈跳有直接的影響,對重燃也有一定的影響。為了消除預振動,設計出一種新型結構,即將緩沖彈簧安裝在靜端,動端不加緩沖彈簧,這樣就減少了運動質(zhì)量,自然消除了觸頭彈簧引起的預振動。此結構如圖1 所示:
圖1 靜端安裝彈簧的結構
斷路器進行合閘時,操動機構驅動動導電桿運動,動導電桿帶動動觸頭運動,動觸頭與靜觸頭發(fā)生碰撞并貼合在一起。碰撞發(fā)生時,靜觸頭上的緩沖彈簧會吸收碰撞能量,減輕碰撞彈跳。
由于運動機構零件較多,且各零件運動規(guī)律不同,直接對其進行動力學分析求解起來非常困難,為了能對復雜的運動系統(tǒng)進行動力學分析,需要將系統(tǒng)進行等效轉化。斷路器動靜觸頭發(fā)生碰撞時,其動力學簡化模型可用下圖表示:
圖2 碰撞模型示意圖
碰撞過程可描述為:在外來機械功的作用下,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速度V0碰撞到靜止的且質(zhì)量為M的物體上。兩物體碰撞后以共同速度V1一起運動。
根據(jù)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我們可得到如下方程:
式中:A 系統(tǒng)初始動能
Af碰撞過程中的能量損失
由公式(1),(2),(3)可得到下面關系式:
公式(4)可以看出,碰撞后的共同速度V1與能量損耗Af有關。Af主要包括觸頭塑性變形能、接觸表面摩擦力做功、以及觸頭表面接觸反彈時抗粘合的能量等。而我們知道,影響能量損耗Af最主要的參數(shù)便是碰撞阻尼系數(shù)。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優(yōu)化碰撞阻尼系數(shù),選擇合理系數(shù)值,使觸頭達到最佳的速度特性。
對機構進行仿真分析首先要建立機械系統(tǒng)各零部件的三維實體模型,市面上的三維繪圖軟件種類很多,功能也很強大,如PRO/E、UG、Solidworks等。我們可以通過此類的繪圖軟件建立模型,然后利用這些軟件和ADAMS軟件之間的接口程序導入ADAMS中。但接口程序與ADAMS分別來自不同公司,兩者之間屬于“有縫連接”,兩者之間不同的圖形格式會導致圖形轉換時一些圖形元素的丟失,如圓變成了多面體,旋轉體軸線丟失等。如果在樣機即將定義完畢時,發(fā)現(xiàn)結構尺寸有誤,則必須返回到繪圖軟件環(huán)境下修改,而后再進行重新定義[3],所以導入工作非常繁瑣。由于斷路器觸頭的結構不十分復雜,利用ADAMS軟件本身的三維建模功能也可實現(xiàn),因此本文采用在ADAMS中直接建模。模型如圖 3 所示:
圖3 ADAMS中觸頭的三維模型
為了得到良好的合閘特性,一般要求觸頭彈簧具有一定的預緊力。但是如果預緊力過小,將會增加觸頭合閘時的彈跳時間,影響斷路器長期工作溫升;如果預緊力過大,就要增加觸頭彈簧力,造成合閘功增加,從而增大了沖擊和振動。彈簧預緊量的多少會影響預緊力的大小,本文通過設置緩沖彈簧預緊量的長度,來確定預緊力的大小。
結合斷路器實際結構,對靜觸頭緩沖彈簧做如下設置:彈簧放置長度為75mm,彈簧自然長度為95mm,則彈簧壓縮量為20mm.
設置靜觸頭緩沖彈簧初始剛度為20N/mm.;對于碰撞阻尼我們?nèi)ハ到y(tǒng)默認設置值10;測量的目標曲線為動靜觸頭標記點間的相對位移。在此設置下對模型進行仿真分析,得到如圖 4 所示曲線:
圖4 動、靜觸頭相對位移曲線
從圖4 中的曲線我們可以看出,觸頭合閘過程中發(fā)生了兩次較為明顯的彈跳,且第一次彈跳尤為嚴重。如果此時開關帶載,必然會產(chǎn)生高壓拉弧,損壞觸頭。說明此系數(shù)值的設置不太合理,需要對其進行調(diào)整。
(1)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 在ADAMS軟件中,將觸頭緩沖彈簧的剛度值設置為變量(DV_1)。以20N/mm為初始值,以絕對值方式變化,變化范圍為20~100N/mm.
(2) 設置目標函數(shù) 由于我們測量的是動靜觸頭之間的相對位移,彈跳越小,曲線越平滑,平均位移就越小,因此我們將位移曲線平均值最小為優(yōu)化目標。即,目標曲線平均值為最小時所對應的彈簧剛度為最佳剛度。
(3)設計分析結果
使用ADAMS軟件的設計研究功能(Design Study),使設計變量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在一定范圍內(nèi)進行取值。根據(jù)設計變量的不同,進行一系列仿真,并輸出各次仿真分析的結果。通過分析報告我們可以觀察到以下內(nèi)容:設計變量的變化對樣機性能的影響;設計變量的最佳取值;設計變量對樣機性能的敏感程度。本次設計研究報告如圖5 所示:
圖5 剛度設計分析報告
從設計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彈簧剛度在87.143時,動、靜觸頭平均位移最小,即彈簧剛度在此時比較接近最佳剛度值。
同理,我們對碰撞阻尼進行設置。將碰撞阻尼系數(shù)設置為變量(DV_2)。以0為初始值,絕對值變化方式,變化范圍為0~100。在此設置下對變量DV_2進行設計研究,結果如圖5 所示:
圖6 碰撞阻尼設計分析報告
從圖6 的碰撞阻尼分析報告我們可以看出,當 阻尼值為42.857時,目標曲線平均位移值為最小。
彈簧剛度設計分析報告是在碰撞阻尼為一定值的情況下取得的,碰撞阻尼設計分析報告是在彈簧剛度不變的情況下得到的。而實際情況是彈簧剛度和碰撞阻尼同時作用,因此我們要對兩變量同時變化的情況進行試驗分析。
根據(jù)彈簧剛度和碰撞阻尼的分析報告,對剛度值和阻尼系數(shù)值進行細化,以便得到更加精確的剛度值。首先改變設計變量的取值范圍,彈簧剛度87.143為基準點,阻尼系數(shù)以42.857為基準點,選百分比的變化方式,變化范圍取±10%。按照以上設置進行一次實驗分析,得到的分析報告如圖7所示:
圖7 兩變量試驗分析報告
由試驗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當彈簧剛度和碰撞阻尼兩變量同時變化時,彈簧剛度為95.867;碰撞阻尼為38.575時,目標函數(shù)值最小,將這兩個值代入樣機模型,進行仿真分析,得到合閘特性曲線,如圖8所示:
圖8 細化后的合閘曲線
圖8曲線的結果表明,動、靜觸頭只在剛合位置時發(fā)生了微小的位移變化,而沒有出現(xiàn)較大的彈跳,合閘特性得到明顯的改善,說明這兩個變量值是比較合適的。
動端不加緩沖彈簧,機構為剛性,這樣可以有效地消除預振動帶來的影響。靜端安裝緩沖彈簧,選擇合適的彈簧剛度以及修正碰撞阻尼系數(shù),就可以盡可能地減少觸頭彈跳和機構的振動,增強機構可靠性。對機構的最優(yōu)化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傳統(tǒng)的試驗法不僅費時,還要消耗大量的財力和物力,所得結果一般也不會為最佳值。運用虛擬樣機技術,不僅避免了傳統(tǒng)方法的先天不足,還可以在虛擬環(huán)境下進行多次的分析和試驗,根據(jù)結果優(yōu)化機構參數(shù),高效快速地實現(xiàn)理想方案。
[1] 馬偉強.碰撞過程中高壓開關觸頭分析及優(yōu)化[J].機電工程技術,2008(6),90-92
[2] 苑舜.真空斷路器操動機構的設計與優(yōu)化[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7.
[3] 杜中華,王興貴,狄長春.用PRO/E和ADAMS聯(lián)合建立復雜機械系統(tǒng)的仿真模型[J].機械,2002(29):153-154.
[4]李軍,邢俊文,覃文浩等.ADAMS實例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5]陳德民,槐創(chuàng)鋒,張克濤等.精通ADAMS2005/2007虛擬樣機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