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國際大連分公司 張建國
澳大利亞DAMPIER港位于澳大利亞西北岸、DAMPIER群島。我船此次靠泊MISTAKEN島的散鹽碼頭,與陸岸之間由長輸送帶連接,僅用作散鹽裝運。由7個獨立的鋼筋混凝土系船樁固定船舶,每個系船樁由鐵鏈綁縛2個直徑約1m的柱形碰墊,固定位置的裝船機(不能前后移動)位于與4號系船樁相連的碼頭頭部。裝船機僅配有不能伸縮、只能左右旋轉(zhuǎn)及上下俯仰的傳輸臂,僅能裝載相鄰的2個貨艙。裝船機平均裝載效率為2300~3000t/h。各系船樁之間的距離依次為91m、46m、46m、61m、41m、73m,共358m。各系船樁連接情況如圖1所示。
基于上述裝船機的局限性,每條船在裝貨過程中都要依靠前后移船來完成各艙裝載。港方要求移船次數(shù)盡量少,每次占用時間盡量短。這不但要求系船樁前后絞纜時動作要協(xié)調(diào)迅速(港方強烈要求主機配合絞纜以縮短時間、保證安全),而且必須預先制訂周密合理的裝貨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
裝貨期間,港方按慣例會安排一名監(jiān)督人員在船,以協(xié)調(diào)裝貨、移船、水尺計量等。本次僅留船一部對講器,用專用頻道與船方聯(lián)系每艙已裝貨數(shù)量,根據(jù)裝載計劃確定每艙的大致裝貨時間,移船前通知船方做好準備。岸上裝貨計量儀誤差在±1.5%(僅供參考)。
為配合裝載,在向前移船過程中,船頭要經(jīng)過4、3、2號系船樁連線之外水域。向后移船過程中,船尾要經(jīng)過4、5、6號系船樁連線之外水域。向后移船需特別注意,以免船尾絞進4、5號系船樁之間,碰撞5、6號系船樁,造成船舶及系船樁損壞。向前移船應注意船頭不要碰到2、3號系船樁。此前已有多條船由于操作不當發(fā)生碰觸系船樁的事故,造成碼頭及船舶損壞,更有甚者把舵葉和螺旋槳也損壞了。鑒于此,港方強烈要求移船過程中使用主機配合絞纜。
由于本船船長177m、船殼板平直部分僅120m,大部分時間只能靠2個系船樁貼平船殼加以固定,1、7號系船樁根本沒用,2、6號系船樁除極端向前或向后移時才能部分貼到船殼(當然也只有此時才有3個系船樁貼平船殼固定船體)。為減少移船次數(shù)和節(jié)省時間,經(jīng)過反復推敲確定了合理的裝貨計劃,本次只作了4次移船即完成了裝貨計劃,完貨調(diào)整吃水差也僅使用第2、4艙,從而減少了移船距離,節(jié)省了時間。
如前所述,本船基本上只能靠緊2個系船樁,所以絞船時,船要平行前后移動是相當困難的,很可能使船頭或船尾進入系船樁之間發(fā)生碰撞事故。為配合頻繁絞船,應在船頭船尾各備1條長倒纜。帶纜前,該纜繩要遠離障礙物,并從欄桿或舷墻外上側(cè)搭回甲板,以便較容易地系到4號系船樁。
接到港方的移船通知后,主機備妥,船長、三副上駕駛臺,船頭船尾人員到齊。以向后移船為例:為防止船尾絞進系船樁之間,先把尾纜稍稍松開,纜車上的尾倒纜適當松出移船距離的1/3左右,但要注意不要松到碰墊下面。纜樁上的尾倒纜僅留2道8字,這樣既可以隨船后移自動溜出又便于隨時挽牢控制移動速度。同理,船頭纜樁上的頭纜也僅留2道8字(本船船頭各1根頭纜、1根前倒纜,船尾1根尾纜、1根尾倒纜需要挽樁)。1號系纜樁上的頭纜放松,絞2號樁的橫纜,待船尾甩開后,絞3、4號樁前倒纜。因為靠泊期間一直有船尾來風,單靠絞纜基本絞不動,隨即用外舷舵10°(即左舵10°,本船右舷靠碼頭)主機后退一,船開始向后緩慢移動。船頭船尾絞纜時動作要協(xié)調(diào)迅速,繼續(xù)絞前倒纜,松頭纜及尾倒纜,尾纜僅隨時收進即可,不要吃力更不要送入水中以防絞纏螺旋槳,待船尾從5號樁經(jīng)過后,尾纜即可收緊,正舵,適時停車。到位前頭纜和尾倒纜慢慢帶力,尾纜和前倒纜停絞,若后退速度過快,則輔以短時間進車把船穩(wěn)住??筛鶕?jù)移船距離長短調(diào)整倒車時間,或根據(jù)絞纜動作分成幾次倒車-停車、倒車-停車。千萬注意在船尾過5號樁之前尾纜的動作,不要太吃力使船尾有向系船樁靠近的趨勢。我船船尾最多要絞到6號樁左右,到位之前一樣要控制好移動速度,防止船尾沖到6號樁。還應注意絞纜過程中甲板上不要站人,曾發(fā)生過以下事例:某船在移船過程中,船員站在甲板看4號樁上倒纜情況時,倒纜突然吃力上彈,越過舷墻/欄桿把人打成重傷。
向前移船操縱與上述基本類似,要注意船頭不要絞進系船樁之間造成碰撞。
由于有車舵配合,船員絞纜動作協(xié)調(diào),基本每次移船在1 0 m i n之內(nèi)就可成功,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受到了港方高度評價。
除需要淡水沖艙、無雜物等其他常規(guī)要求外,散鹽裝運要求貨艙噴涂保護涂層(一般為石灰水),并要求所有接觸貨物的表面都要有一定厚度的石灰涂層,防止鋼板或貨艙油漆暴露在外,一般噴涂高度要達到艙壁高度的7 5%左右,此高度可視裝貨數(shù)量而定。
按規(guī)定通過代理提前96h(推薦120h)遞交海關Form13(Ship Security Report)及Form3B(CrewReport),至少提前12h遞交AQISBW Exchange Declaration,提前12h(推薦96h)遞交AQISPre-ArrivalReport,檢疫部門收此報告后將視情況簽發(fā)“QUARAN TINE APPROVAL TOBERTH”,允許船舶駛靠碼頭,靠碼頭后檢疫官員登船檢查,符合檢疫要求后簽發(fā)“CERTIFICATEOFPRATIQUE”。海關官員登船檢查上一港的離港證,進行船用物品和船員物品申報,現(xiàn)場根據(jù)船員名單和護照仔細核對每個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