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世勇 孔 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淺議我國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程序的完善
智世勇 孔 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本文分析了我國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制度存在的四方面弊端,在比較借鑒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立法和實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粗淺的建議:應賦予辯方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的啟動權,對于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應規(guī)定明確的標準和次數(shù)限制,實行強制鑒定制度,建立統(tǒng)一的司法鑒定人職業(yè)資格考試和執(zhí)業(yè)資格考核制度,健全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等。
精神病鑒定;啟動程序;存在弊端;完善
近年來,隨著邱興華、鄭民生等“精神病”犯罪的案件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有關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的話題一度成為社會的焦點。所謂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是指運用司法精神病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涉及與法律有關的精神狀態(tài)、法定能力(如刑事責任能力、受審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監(jiān)護能力、被害人自我防衛(wèi)能力、作證能力等)、精神損傷程度、智能障礙等問題進行鑒定。啟動程序作為整個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程序的開端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司法的公正與效率。
關于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起點的界定,理論中有兩種觀點:一為實質啟動論,即絕大多數(shù)學者所主張的司法鑒定的啟動應從對司法鑒定人的正式選任時起算;二為形式啟動論,即有些學者所主張的司法鑒定的啟動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及其代理人向司法機關提出司法鑒定的申請時起算。筆者贊同第一種觀點,因為申請不一定會啟動程序,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及其代理人的申請可能會得到公安司法機關的拒絕,所以將正式選任司法精神病鑒定人作為整個鑒定程序的起點較為恰當。另外,我國法律還規(guī)定有司法精神病鑒定的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故本文所討論的精神病鑒定啟動也包括了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的啟動。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有利于農業(yè)健康發(fā)展,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是當前相關部門需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只有充分意識到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的意義,才能使其含有的實效性在農業(yè)發(fā)展中發(fā)揮出最大化,才會為社會經濟不斷增長做鋪墊。
我國沒有關于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制度系統(tǒng)的、具體的規(guī)定,作為刑事司法鑒定的一種,主要適用刑事司法鑒定啟動制度的規(guī)定,僅在《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解釋和部門辦案程序中對個別細節(jié)問題作了特殊規(guī)定。就其具體內容而言,目前我國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權掌握在公安司法機關手中。
首先,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各自負責的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階段擁有絕對的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決定權,相互之間不受制約,且在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的條件和次數(shù)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從程序上講,處于后一程序的機關不滿意或不信任前一機關的鑒定時,也可以重新鑒定,對于這些權力法條上沒有規(guī)定任何異議途徑和制約手段。
探索是有益的,同樣也是需要付出的。家道家政從清潔服務領域進入母嬰護理領域,最需要的是專業(yè)人才、技術與管理。家政服務從業(yè)人員具有流動性大,范圍分布廣的特點。每年,既有德陽本地人員到北上廣等大城市從業(yè),也有從大城市回來就業(yè)的本地人員。雖然本地有很多家政服務人員,但是很多人的專業(yè)技術急需提升,而大城市的人才回流,正好彌補了專業(yè)人才不足的困局。在這樣的背景下,家道家政在推出母嬰服務的第一時間,成立了家道家政職業(yè)培訓學校,聘請醫(yī)院的婦產科及兒科醫(yī)生、護士長和經驗豐富且語言表達能力強的資深月嫂作為專業(yè)的師資,探索出家道母嬰職業(yè)技能培訓之路。
其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辯護人沒有直接啟動司法精神病鑒定程序的權利。只是在《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中規(guī)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近親屬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進行精神病司法鑒定,且要承擔鑒定費用,而在偵查和審判階段,只有申請重新鑒定和補充鑒定的權利。申請并不一定會啟動鑒定程序,因為提出的申請可能獲得批準,也可能不獲得批準。我國法律在申請不予批準的情況下,沒有賦予當事人有效的救濟途徑,沒有救濟的權利是虛權利。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訴訟的不同階段都可以鑒定結論不充分為理由啟動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程序,而辯方也可以向公安司法機關申請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且立法中并沒有對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的標準和次數(shù)限制作出明確規(guī)定,這就導致了一個案件中出現(xiàn)多份鑒定結論的情況十分常見。如1999年河北保定市發(fā)生了一起母親活活摔死11個月親生兒的人命案,檢察機關給曹某做了三次精神病鑒定,但三次鑒定竟出現(xiàn)了三個截然不同的鑒定結果,分別是曹某患有精神病無刑事責任能力,不應負刑事責任;曹某不患有精神病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自主學習的必要條件是學習者的自我負責與管理的責任感,如果要談自主學習就離不開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責任感,尤其是在英語語法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跟著老師走的教學模式,就很少能讓學生的自我責任感提高,因為學生只是被動的學習,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與動力,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培養(yǎng)起來,反而脫離學校教育的自學者卻會自主的尋找合適教材,制定適合的學習計劃,使用合適的學習方法,所以,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習責任感的培養(yǎng)。
智慧物流園區(qū)是利用物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xiàn)其平臺的智能化,包括園區(qū)的可視化、大數(shù)據(jù)決策、全流程信息感知、數(shù)據(jù)挖掘與分析等。智慧物流園區(qū)建設是一項龐大、系統(tǒng)且多專業(yè)、綜合性工程,而眾多物流園區(qū)管理者在信息化專業(yè)性、人才儲備、項目管理經驗等方面嚴重缺失。因此,選擇在通信、信息化等方面具有較強綜合實力單位以總包的方式承接智慧物流園區(qū)建設,統(tǒng)籌負責園區(qū)信息化整體的設計、采購、建設等工作,將是智慧物流園區(qū)建設的重要途徑。下面對EPC總包模式分析:
1.權力配置失衡,不利于實現(xiàn)控辯平衡
孟麗動情地說“:其實,我早已知道了,我在小蝶的包里發(fā)現(xiàn)了你的皮夾……我這么做,是為了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
我國刑訴法的規(guī)定,公安司法機關擁有絕對的精神病鑒定啟動權,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辯護人只有申請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的權利,這就造成了在精神病鑒定啟動權上權力配置的失衡。我國是一個有兩千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家,宗法家族制度、糾問式訴訟模式根深蒂固,對我國的刑事訴訟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建國后我國對前蘇聯(lián)模式的全盤學習,使得國家本位和權力本位意識濃厚,公民在與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的公機關的對抗中處于明顯的劣勢地位。再加上權力配置的失衡,就更不易實現(xiàn)我國司法保障人權,追求公正的目的。再者,精神病鑒定啟動權掌握在公安司法機關手中,還有兩大明顯的弊端。
一是司法精神病鑒定是一項對專業(yè)知識要求很高的專門工作,需要具有精神醫(yī)學和法學的專門知識,即使初步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礙也需要深厚的專業(yè)知識作為支撐?,F(xiàn)階段,我國絕大多數(shù)公安司法人員并不具備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礙的醫(yī)學知識,僅憑自己的生活常識和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限的幾次接觸來判斷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礙,并以此來決定是否需要啟動司法精神病鑒定程序是不科學的。
二是偵查機關以揭露犯罪為主要職責,檢察機關以控訴犯罪為主要職責,偵控機關極有可能因其職責的天然傾向性,在實踐中偏向于調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罪重的證據(jù),而忽視調取能夠證明其無罪、罪輕的證據(jù)。或許,利用司法精神病鑒定辦人情案,使犯罪分子以此來逃避犯罪的懲罰。
2.權利無救濟,當事人的訴訟參與權利得不到保障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近親屬及其辯護人往往有著強烈的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期望。因為,一方面,我國刑法規(guī)定患有精神障礙者可以從輕或減輕刑罰,甚至是免除刑罰,如果能得到患有精神障礙的鑒定結論,對自己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其近親屬、辯護人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精神狀況,賦予其啟動權可以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但是,如前所述,我國法律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辯護人在司法精神病鑒定程序的啟動中參與權利很小,法律也沒有規(guī)定救濟的權利,這就使得他們啟動司法精神病鑒定的的幾率很小。如邱興華案,辯方提出申請,部分學者也認為應進行精神病鑒定,但司法機關卻認為邱興華沒有精神病,不用進行精神病鑒定。辯方就失去了精神病鑒定的啟動權,訴訟權利得不到保障。
再者,受害人的啟動權由偵控方代為行使,如果受害方對精神病鑒定結果有異議,想申請重新鑒定或補充鑒定法律也沒有相關的規(guī)定,其訴訟參與權利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這就給公安司法機關利用司法精神病鑒定的幫助應當受到刑罰的人逃避刑罰提供了可能。2006年上海,一掛黑龍江牌號的奧迪A6轎車在鬧市區(qū)先后撞倒4名警察和多位行人后逃逸。犯罪嫌疑人李偉歸案后,經血樣檢測,未檢出酒精成分,公安機關啟動司法精神病鑒定得出李偉案發(fā)時患有精神障礙,無刑事責任能力,遂撤銷案件將其強制收容治療,四天后因患傳染病,又轉入黑龍江本地治療,這樣的結果不能不使人產生懷疑。
有句話說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張自立用他寬廣的心詮釋著人生的真諦,對于張自力來說,他并不覺得自己和普通人有什么差別,在他看來,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肯用心,下得了功夫,就一定可以成功,身體的缺陷根本不是問題?!?/p>
3.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啟動限制過寬,重復鑒定現(xiàn)象突出
本文使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對票務系統(tǒng)進行構建,首先,票務查詢系統(tǒng)的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通過爬蟲抓取,由于票務數(shù)據(jù)的實時性,所以對票務數(shù)據(jù)的更新不能間隔過久,但是由于數(shù)據(jù)量較大,也不能過于頻繁地對所有的票務數(shù)據(jù)進行更新,于是將用戶分為普通用戶和管理員用戶,將數(shù)據(jù)更新操作限定為只有管理員可以進行,以此來避免普通用戶誤操作引起的服務器占用過多的問題。
(3)覆土植草和無覆土植草均能夠較好的攔截固體污染雜質,其中無覆植草組和覆土植草組對固體雜質攔截率高于普通硬化護坡,該研究能為植生混凝土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再次,沒有賦予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申請司法精神病鑒定程序的權利,其申請權利完全交與公安司法機關來代為行使,即使其對鑒定結論不滿意,也沒有相應救濟權利。
其次是鑒定缺乏一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標準。司法精神病鑒定具有作為法學和醫(yī)學的交叉學科的性質,鑒定標準也相應的是法學和醫(yī)學結合的標準。但是,法學標準中“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具體涵義和評定標準現(xiàn)有的醫(yī)學水平很難確定一個量化的標準,這使得鑒定結論對鑒定人個人的依賴性強,導致鑒定結論因人而異,這也或許是公安司法機關不愿啟動司法精神病鑒定的原因之一。譬如邱興華案件,著名精神病學專家劉錫偉和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持有不同的觀點。
4.鑒定的人員的準入標準底,鑒定水平低
目前,我國司法精神病鑒定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也沒有統(tǒng)一的鑒定標準,同一案件由不同的鑒定人進行鑒定可能會得出不同的鑒定結論,如前邊所提的保定的案子,三次鑒定截然不同的三種鑒定結果。這主要是由鑒定人和鑒定標準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英美法系國家這種控辯雙方都能直接啟動司法精神病鑒定制度,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同時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點。優(yōu)點在于:第一,充分尊重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調動了當事人的訴訟參與積極性,使當事人能夠充分地參加到訴訟程序中來,即使將來自己敗訴,要承擔不利后果,因為參與了也就相對來說容易接受。第二,通過雙方的專家證人出庭作證接受交叉詢問可以提高鑒定質量,有利于法官充分了解對當事人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的意見,客觀地采證。其缺點在于:第一,鑒定人受聘于一方當事人并收取酬金,這就使其在鑒定過程中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帶有一定的傾向性,甚至會為金錢、權勢作出虛假鑒定。第二,當事人選取鑒定人的標準首要的不是鑒定人的水平,而是鑒定人是否能夠出具有利于本方的鑒定,不利于司法公正。
主要試劑:蛋白胨和牛肉膏(均購置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鈉(SDS),NaCl、H2O2、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溴酚藍、甘油、甲醇和無水乙醇(均購置天津市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瓊脂(海南省瓊海市長青瓊脂廠),丙烯酰胺、過硫酸氨、甘氨酸(電泳級)、冰乙酸和考馬斯亮藍(R250)(均購置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天津市鼎盛鑫化工有限公司),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TEMED)(均購置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Cry1Ac蛋白(純度96%)及其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上海佑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重復鑒定有其積極的價值,一方面表明了我國對于公民權利的重視與保障,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公民維權、訴訟參與意識的提高。但是,重復鑒定也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如增加司法成本、延長訴訟周期、浪費司法資源、降低訴訟效率等。
比較法是進行法律研究的重要方法,研究我國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制度的改革,就必須學習到其他國家在此方面的立法與實踐,發(fā)現(xiàn)其可借鑒之處,以助力我國制度的改革。
英美法系國家采用當事人主義、對抗制訴訟模式,強調的是當事人雙方的平等對抗,訴訟程序主要由雙方當事人自行推進,法官處于被動、消極、居中的位置。因此,訴訟法將司法精神病鑒定的啟動權賦予在雙方當事人,是否需要鑒定、委托誰來鑒定都由當事人自行決定。其鑒定結論以專家證言的形式為一方當事人服務,這樣控辯雙方都有委托專家證人出庭作證的權利。于此同時,法官在審理案件時認為案情需要請專家?guī)椭鷷r,也可以依職權啟動司法精神病鑒定。如《美國聯(lián)邦刑事訴訟規(guī)則和證據(jù)規(guī)則》第706條賦予了法庭指定專家證人的內容,即法院可以指定經當事人同意的任何專家證人,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選擇指定專家證人。
首先,關于鑒定人。一是我國對司法鑒定人資格的準入條件過于寬泛。我國主要是依據(jù)2005年全國人大常務會頒布的《決定》第四條規(guī)定的申報鑒定人資格來進行考察,而這條標準對人員范圍的規(guī)定過于寬泛,資質要求低,已不適應我國精神病鑒定工作實際的要求?!缎淌略V訟法》第120條規(guī)定,對人身傷害的醫(y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y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yī)院進行。這明顯把臨床醫(yī)學等同為司法精神病鑒定,精神科醫(yī)生進行司法精神病鑒定需有一個角色的轉換過程,而法學知識的缺乏對他是一個制約,使他對司法鑒定的性質、特點和要求不一定能夠很好地把握,做出的司法精神病鑒定就很難科學、客觀。
大陸法系國家奉行職權主義訴訟模式,法官在審判中居于主導審判的地位,控辯雙方在法官的主導下進行訴訟。司法精神病鑒定被認為是司法權的組成部分,鑒定人被看作是法官的助手,司法鑒定的啟動權是由法官決定的,無論在偵查、審查起訴過程還是在審判過程中,法官都可以依職權決定鑒定和委托鑒定人,控辯雙方平等享有申請權而沒有決定權。如《法國刑事訴訟法》第156條規(guī)定:“任何預審法官或審判法官,在案件出現(xiàn)技術方面的問題時,可以根據(jù)檢察院的要求,或者依自己的職權,或者依一方當事人的請求進行鑒定?!?/p>
為了保障控辯雙方權利實現(xiàn),對法官的啟動決定權進行制約,預審法官對于控辯雙方的請求,如果在一定期限內沒有充分的理由來否定,就應當作出啟動鑒定程序的指令。對于預審法官作出的駁回鑒定申請的裁定,當事人還可以向上訴法院預審庭提出上訴。
在大陸法系國家這種控辯雙方都沒有直接啟動權,平等地享有申請權,法官掌握鑒定的決定權的啟動模式,具有以下優(yōu)點:第一,客觀公正。法官在刑事訴訟中處于居中審判的立場,由其選任的鑒定人往往不受控辯雙方的影響,鑒定結果也易為訴訟各方所認可。第二,效率較高。法官直接啟動可使鑒定結論的質證程序變得相對簡單,控辯雙方對鑒定結論的爭議也較少,啟動重新鑒定的概率也相應減少,可節(jié)省訴訟時間,提高訴訟效率。第三,公信力強。法官委托鑒定人進行鑒定,在鑒定過程法官要進行必要的控制與監(jiān)督,因此,鑒定結論的公正性與權威性較強,公眾也比較能夠接受,有助于維護司法權威。但法官啟動制也有其顯而易見的缺點,就是容易忽視控辯雙方,特別是辯方享有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無形中抹殺了有利于辯方的證據(jù);鑒定結論非對抗性和質證過程的簡化也增加了鑒定結論的錯誤幾率,表面上的公正和司法資源節(jié)約的背后掩蓋的卻是更大的不平衡和不公正。
我國在1996年修改刑事訴訟法時取消了開庭前的實體審查,改革了法庭調查程序,實行控辯雙方對抗、法官居中裁判的方式,逐漸呈現(xiàn)出當事人主義趨勢。因此,筆者認為我國的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程序的改革,應順應我國司法改革趨勢,強調程序正義,采用控辯雙方平等對抗的當事人啟動制。
公安司法機關具有啟動權是無可爭議的,這是他們履行職責所必須的。賦予辯方同控方平等的啟動權是同我國刑事訴訟法保障人權、實現(xiàn)控辯雙方平等的對抗的發(fā)展趨勢相符合的。
第一,將啟動權賦予辯方可以很好地調動其訴訟參與熱情。前邊已分析過辯方有強烈的啟動欲求,賦予辯方同控方同等的權利使其參加了訴訟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即使最后是不利于辯方的結果,相對來說他也是容易接受的,因為在參與過程中他感覺到了公正、權利的保障。
第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一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不是精神病,在實施犯罪行為時有無辨認和控制能力是個既定的事實,對其進行鑒定具有兩層意義。首先,保障了他的權利,使他參與到訴訟過程中來,有利于實現(xiàn)了程序公正,其次,借助專家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時的精神狀態(tài)以更加權威的方式表述了出來,是精神病患者,不承擔刑事責任;不是精神病患者,則應承擔責任,更有利于實現(xiàn)實體公正。
當然,賦予辯方啟動權,鑒定機構鑒定專家的選擇,應根據(jù)所處的階段和相應的公安司法機關協(xié)商,選擇雙方同意的鑒定機構來進行鑒定。在偵查階段的啟動權應限制在公安機關進行第一次訊問之后。
第一,明確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的條件。建議通過立法對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制定明確、具體的標準,只有在符合法定標準的情況下,控辯雙方才可以啟動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程序。有學者提出如下標準:“(1)申請人對鑒定結論持有合理懷疑的;(2)鑒定結論缺乏科學依據(jù)的;(3)鑒定結論與其他已經查證屬實的證據(jù)有矛盾且不能排除的;(4)鑒定程序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5)鑒定人徇私枉法的;(6)鑒定人應當回避而沒有回避的;(7)有其他法律規(guī)定可以申請重新鑒定的情形的?!惫P者認為其可以作為我國刑事司法精神病重新鑒定啟動的標準。
江南總計有42處景觀在10座清代皇家園林中被寫仿,數(shù)量占康、乾二帝所至江南景觀總數(shù)的10.69%。其中,清漪園寫仿了20處景觀名列第一,圓明園以17處位居第二,避暑山莊以14處位列第三;此外,西苑有6處,玉泉山靜明園、紫禁城和盤山各有2處,潭柘寺、香山靜宜園也都有1處。
第二,明確確定各階段鑒定的次數(shù)。為了實現(xiàn)糾正鑒定錯誤和防止重新鑒定泛濫的目的,在允許進行重新鑒定的同時應明確限制重新鑒定的次數(shù)。筆者認為重新鑒定應以2次為限,在無新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精神狀況的證據(jù)的情況下控辯各方應以一次機會為限,這既可以糾正錯誤的鑒定又可防止重復鑒定啟動權的濫用。
第三,當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對鑒定結果和鑒定程序存在不滿時,也應賦予其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啟動權,這不僅是對其權益的保護,也有助于實現(xiàn)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又可在一定程度起到對公安司法機關的監(jiān)督作用。
曾任英國皇家大法官的思想家培根說過:“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惡果甚至超過10次犯罪。因為犯罪雖然觸犯了法律——但只是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則污染了水源?!睕]有公正、透明的程序,就不可能產生公正的裁判。在有限的條件的前提下,訴訟只能實現(xiàn)有限的實體公正,但可以實現(xiàn)完全的程序公正。因此,筆者建議賦予法院對兩類案件在控辯雙方均未提起鑒定程序時進行強制鑒定。一類是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可能判處死刑的刑事案件,一類是在偵查、審查起訴階段偵控方進行了鑒定,認為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障礙而決定撤銷案件或不予起訴的案件。
對第一類案件進行強制鑒定,可以體現(xiàn)我國司法的嚴謹性、對被告人權利的切實保障,實現(xiàn)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如邱興華案,如果進行強制鑒定它所起到的司法效果將是不可估量的。對于第二種情況,除了具有第一種案件的意義外,還可起到監(jiān)督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作用,防止其利用精神病鑒定幫助某些人逃避刑罰。
由于精神病鑒定結論往往決定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命運,是免于刑事處罰接受醫(yī)療還是接受嚴厲的刑事處罰,這就對鑒定人的資質和鑒定標準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一是關于鑒定人,建議仿照國家進行司法考試的做法組織全國性的司法精神病鑒定從業(yè)資格考試,并對取得資質者實行年檢。根據(jù)國內主流學者的意見,具有高等醫(yī)學院校本科以上學歷,且有從事精神病臨床工作五年以上主治醫(yī)師以上資格的,可以參加司法精神病鑒定人職業(yè)資格考試??荚噧热輵ň癫W、訴訟法學、刑法學、民法學、犯罪學等與鑒定業(yè)務相關的知識。經考試合格的,須參加一年的司法精神病鑒定實習,實習期結束后經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考核合格者方具有執(zhí)業(yè)資格,并在省級司法行政部門專家人才庫登記、公告。司法行政部門每年根據(jù)鑒定人所在的鑒定機構對其從業(yè)情況(包括專業(yè)技能、職業(yè)道德、有無違法違紀情形等)的考評結論進行復核,復核不合格者取消執(zhí)業(yè)資格。
二是制定全國統(tǒng)一的鑒定標準。組織全國司法精神病鑒定經驗豐富的資深專家、精神醫(yī)學、法學的專家學者和一線工作人員進行研討,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意見,制定出相對客觀的精神病鑒定標準,并根據(jù)精神醫(yī)學、法學、鑒定實踐的發(fā)展不斷進行修正,以最大限度減少鑒定的錯差,更好地指導實踐。
三是完善鑒定專家出庭作證制度。只有通過鑒定專家出庭作證,接受控辯雙方交叉詢問,尤其是辯方的質證,體現(xiàn)其鑒定結論的客觀性、科學性,更好地為法官采納,為公眾所接受。由此相關,要完善鑒定專家出庭作證的相關配套措施,如支付出庭作證的相關費用,對專家及其近親屬有作證可能帶來威脅而保護等。
“你瘋了吧,趙明月?下學期就升初三了,你可是咱們實驗中學的‘學霸王子’,你走了年級組長會哭的!”王施凱想到了什么,“嘿嘿”笑起來,“上次看他哭還是我把他辦公室的畫弄臟了,我可不想再在年級大會上念悔過書?!?/p>
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程序的完善對于實現(xiàn)我國司法程序公正、實體公正,特別是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等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專家學者對這方面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立,法治的發(fā)展,我國的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的司法保障人權、維護正義會得到更大程度的彰顯。
[1]杜志淳,霍憲丹.中國司法鑒定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2]卞建林譯.美國聯(lián)邦刑事訴訟規(guī)則和證據(jù)規(guī)則[Z].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3]包建明.司法鑒定啟動制度比較研究[J].中國司法鑒定,2003,(1).
[4]杜志淳等.中國司法鑒定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5]徐靜村.論鑒定在刑事訴訟法中的定位[J].中國司法鑒定,2005,(4).
[6]高玉笛.論刑事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制度[D].中國人民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0.
On Perfection of the Starting Procedures of Forensic Psychosis Identification of China
Zhi Shiyong Kong Ping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100038)
This paper analyzes four defects in the institution of the start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forensic psychosis in a criminal case.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s in the same field in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and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this paper gives advice on the reform of the institution,which includes giving the defender the right to start the psychosis identification process,adding rules on the standard procedures and time limits in complement identification and reidentification,carrying out compulsory identification institution,establishing a country-level certificate system to evaluate personnel in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field,and improving the institution on the psychosis testifying process.
psychosis identification;starting procedures;defects;perfection
D914
A
1672-6405(2011)02-0044-04
智世勇(1981- ),男,河北石家莊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0級在職法律碩士,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特警支隊四大隊一中隊指導員。
孔 萍(1988- ),女,山東萊蕪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0級犯罪心理及測試研究碩士研究生。
2011-05-06
王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