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智 霍靜利 岳艷芳
雖然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在全身惡性腫瘤中發(fā)病比例低,但因頜面部腫瘤發(fā)病特殊部位,造成患者呼吸、吞咽、發(fā)音等基本功能障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生活質量。口腔頜面腫瘤以癌為多發(fā),肉瘤少,鱗狀細胞癌常見[1]?,F(xiàn)回顧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8年9月37例頜面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病例。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05年8月~2008年9月收治的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屬Tl或T2期。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2.5歲,腫瘤部位:舌6例;頰10例;牙齦14例;口底10例。病理分型:鱗狀細胞癌32例,粘液表皮癌3例,腺源性癌2例。
術前完善相關輔助檢查,明確病理診斷。選擇全身麻醉,術中嚴格按照腫瘤手術治療原則。根據(jù)患者年齡、頜面部腫瘤位置等因素,選擇不同手術方式:頜面部腫瘤擴大切除術27例;頜面部腫瘤擴大切除加區(qū)域淋巴結清掃術7例;頜面部腫瘤擴大切除加同側頸淋巴結清掃術加鄰近組織瓣修復3例。術中盡量的縮短手術時間,加強術中監(jiān)護,盡量避免和減少不必要的創(chuàng)傷,腫瘤切除后進行恰當?shù)墓δ苄迯?。術后嚴格治療,加強監(jiān)護[2]。
37例臨床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無圍手術期死亡。術后切口愈合良好34例,切口感染患者3例,皮瓣尖端壞死患者1例。術后1年生存率80%(30/37)。3年生存率67%(25/37)。
頜面部腫瘤在世界不同地區(qū)的發(fā)病率有明顯差異,根據(jù)文獻報道,我國頜面部腫瘤的發(fā)病率為男8.7/10萬,女6.0/10萬[3]。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吸煙和飲酒是頜面部腫瘤的常見誘因??谇活M面部惡性腫瘤是頜面外科較常見腫瘤,雖然發(fā)病較全身其他腫瘤比例低,但因頜面部腫瘤位置特殊,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美觀,頜面部腫瘤還會造成患者咀嚼、吞咽、語音等基本生理功能障礙,同時對患者心理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4]??谇活M面部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較其他惡性腫瘤較為復雜,腫瘤發(fā)生的部位、累及周圍組織的范圍及腫瘤病理的分級決定了不同的治療方法。目前認為,影響腫瘤治療方式選擇的因素還包括患者的綜合情況,包括年齡、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社會角色等[5]。對于早期頜面部腫瘤患者,一般推薦手術或放射治療,但是相關資料研究顯示兩種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基本相似,各有利弊??谇活M面部惡性腫瘤治療指南指出早期口腔癌首選手術治療,對比晚期頜面部腫瘤患者,則主張采用綜合序列治療。對個別晚期的患者,參照相關的臨床試驗,也可作為一種推薦治療方法[6]。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切除與手術修復合并術后輔助放射治療的聯(lián)合治療是晚期口腔頜面部癌的最佳治療方法[7]。多學科、多手段聯(lián)合治療方案已經(jīng)成為惡性腫瘤的治療準則。手術、放療、化療等所有治療手段,所有遵照循證醫(yī)學原則形成的治療方案,都應該被用于腫瘤臨床,為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質量發(fā)揮作用。手術是治療頜面部腫瘤的基本方法。目前治療頜面部腫瘤主要的手術方法有以下三種。①根治性外科治療。外科根治手術主要適用于良性腫瘤以及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不敏感的頜面部惡性腫瘤。手術應將頜面部腫瘤完整徹底切除,首次手術如果腫瘤切除不徹底很容易復發(fā)。隨著我國頜面腫瘤外科技術的發(fā)展,目前,我們對顱底受侵的晚期頜面部腫瘤的患者多采取顱頜面部聯(lián)合切除術,且獲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使得顱頜面部聯(lián)合切除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②功能性外科手術。頜面部腫瘤手術治療時,由于頜面部腫瘤的位置特殊,手術后組織的缺損,功能的障礙,直接影響到手術效果,因此功能性外科手術在頜面部腫瘤具有重要意義。其宗旨是在不違反腫瘤治療原則的基礎上,盡量保留鄰近器官生理功能。另外就是修復性外科手術,即切除腫瘤后對缺損組織進行手術修復?;謴推涔δ?。③救治性外科。通常是指針對部分外科手術方法治療較差的患者所采取的手術方法[8]。放射治療療和化學治療也是頜面部腫瘤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三種治療方法各有利弊,在頜面部腫瘤治療過程中都有無法取代的地位。尤其是隨著當代腫瘤研究的深入,對各種治療方法明確掌握,合理的把這三種治療方法運用到腫瘤的治療[9],已成為目前腫瘤治療的熱點。
我院對37例頜面部腫瘤采用手術治療,根據(jù)頜面部腫瘤的大小、腫瘤的浸潤程度、部位、以及腫瘤與鄰近組織的關系,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術中盡量實行功能性手術,保證其正常生理功能[10]。根據(jù)術中,術后臨床療效觀察本組病例手術治療效果良好。在頜面部腫瘤的早期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能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生存率,提高生存質量。
[1]張興華.口腔領面部惡性腫瘤573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l1(5):53.
[2]路洪波.老年人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的臨床分析[J].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9,31(2):150-151.
[3]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4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109-2211.
[4]Gibson MK, Forastiere A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in the management of advanced head and neck tumors: state of the art[J]. Curr Opin Oncol,2004,16(3):220-224.
[5]Carew JF, S ingh B, Shah JP. Factors aff ect ing choice of t reatment. In: Shah JP Ed [J].Oral Cancer, Martin Dunitz,2003,20(9):208-209.
[6]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yè)委員會腫瘤學組.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治療指南[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7(3);395-402.
[7]Hichs WL Jr, Loree T R, Garcia RI.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floor of mouth: a 20 year review [J].Head Neck, 1997, 19:400-405.
[8]張志愿,張陳平.口腔頜面部及頭頸部腫瘤患者的救治性手術中國醫(yī)學文摘[J].耳鼻咽喉科學,2007,22(6):319-320
[9]Ord RA, Blanchaert RH Jr. Current management of oral cancer.A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J]. J Am Dent Assoc, 2001,13(2):19-23.
[10]崔琳,崔金業(yè).頸闊肌肌皮瓣在口腔頜面部臨床應用的歷史回顧與現(xiàn)狀[J].當代醫(yī)學,2007(1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