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吉林省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科,吉林 長春 130021;2.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過敏性紫癜為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青少年多見,近年來發(fā)病率明顯上升。臨床上以對稱性皮膚紫癜斑、腹痛、關節(jié)腫痛、便血和血腫為特征。且常反復發(fā)作,嚴重者可累及到腎臟。在中醫(yī)可與“血證”“溫病發(fā)斑”“葡萄疫”等病名相互參照[1]。筆者根據(jù)患者體質、發(fā)病原因等不同分為風熱傷絡證、胃腸濕熱證、下焦實熱證、陰虛火旺證和瘀血阻絡證5型辨證施護,收效顯著,現(xiàn)總結如下。
1.1 心理護理 因患者對過敏性紫癜知識了解缺乏,致病原因多種多樣,病人不能很快找到過敏源,加上患者皮膚出血點、關節(jié)痛、腹痛等癥狀,患者會十分焦急,應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以便于配合治療。
1.2 病室環(huán)境 病室內保持溫濕度適宜,不可溫度過高,以免引起皮膚發(fā)癢,煩躁不安,應定時通風換氣,保持室內清潔,防止塵螨過多加重過敏。
1.3 飲食護理 在起病初期,應禁止蛋白質的攝入,如牛奶、魚、蝦、雞蛋等。針對過敏源選擇飲食宜忌。
1.4 情志護理 情志之傷可損五臟,傷神,耗氣傷津。故鼓勵病人應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療。
1.5 遠離過敏源 因過敏源無處不在,應不擺放花草,不擺放毛絨玩具,不使用羽絨制品及電熱毯,以免再次誘發(fā)過敏的產(chǎn)生。
2.1 風熱傷絡證 本病為外感風熱之邪侵入人體,壅盛成毒,致脈絡受損,血溢于脈外,因患者體內熱毒壅盛,應避免食用辛辣及海鮮食物,以免動火食物引起病情加重。以富于營養(yǎng)而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吃水果和蔬菜,飲食宜溫性熱性之品,以助陽驅邪外出,禁生冷之品,以防助濕生痰。且少食多餐,以防傷及脾胃。
2.2 胃腸濕熱證 因濕阻中焦,使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則脘痞腹脹,食欲減退,飲食上忌生冷,油膩,甜食等,以免助濕生熱,使病情加重?,F(xiàn)代研究認為,吃太多甜食,也可以使人心煩。
2.3 下焦實熱證 本病起病多急驟,因火熱之邪侵犯血脈,使血液流速增加,灼傷脈絡,迫血妄行,從而引起多種出血證,應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2 000~3 000 mL,以免排尿過多引起津液虧耗,使病情加重。
2.4 陰虛火旺證 此類患者較多,因火熱之邪侵入人體并能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傷人體的陰氣和津液,出現(xiàn)五心煩熱癥。飲食上應少吃油炸食品,以清淡之品為主。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也可食用具有補氣健脾養(yǎng)陰,涼血解毒的食物,如花生、桂圓、紅棗等。
2.5 瘀血阻絡證 瘀血日久停留于體內,會嚴重影響氣血的運行,臟腑失于濡養(yǎng),功能失常,氣血受阻,影響新血的生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飲食上可以用桃仁15 g搗爛,用水浸泡,粳米50 g,少許紅糖,加水400 mL放入砂鍋內,制成稀粥,少量頻服,同時祛瘀不可太強,以免傷及人體的正氣。
《內經(jīng)》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筆者認為,患者在身體條件允許情況下,可散步、打太極拳,做一些有氧運動,有利于增強病人的抵抗力。做好衛(wèi)生宣教和衛(wèi)生指導,介紹本病的相關知識,詳細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預防本病復發(fā)的注意事項并定期檢測尿常規(guī)。同時對于不同患者不同證型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患者病程較長,應指導患者出院后按醫(yī)囑繼續(xù)服藥,不可擅自更改藥量,或停止服用,并告知患者激素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匯報給醫(yī)生或到醫(yī)院就診[2]。
[1]陳信義,陳志雄.常見血液病中醫(yī)診療范例[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9.
[2]楊進.血液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學[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