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瑾
(長江大學(xué) 研究生學(xué)院,湖北 荊州 434023)
從句法功能談“搞”字的英譯
劉 瑾
(長江大學(xué) 研究生學(xué)院,湖北 荊州 434023)
“搞”是現(xiàn)代漢語中常見的一個動詞,它看似普通簡單,但構(gòu)詞能力強,搭配靈活。翻譯“搞”字時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語境進行翻譯,比較常用的翻譯方法是交際翻譯法。譯者在交際翻譯中有較大的自由度去解釋原文,根據(jù)交際目的選詞,從而達到翻譯的目的。
“搞”;句法功能;翻譯技巧
動詞“搞”是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相當(dāng)高的一個詞。對“搞”字進行英譯時應(yīng)先吃透原文,弄清“搞”的具體內(nèi)容,然后準(zhǔn)確理解不同語境下“搞”字的意思。筆者認(rèn)為,翻譯“搞”字時具體選擇什么動詞或者什么結(jié)構(gòu),取決于“搞”字后面的成分和內(nèi)容是賓語還是補語,是形容詞還是句子,等等。
“搞”作為一個動詞,它具有一般動詞的語法功能,能充當(dāng)謂語,也可以作中心語、定語;可以與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以及介詞搭配,還可以后接補語以及重疊使用。但是,“搞”字最突出的功能還是它極強的組合功能。
“搞”字的后續(xù)賓語涉及的對象非常廣泛,從物到人,從物質(zhì)到精神產(chǎn)品,從具體到抽象,幾乎做什么事都可以用“搞”,且賓語成分不僅可以是名詞性的,也可以是形容詞性或動詞性的。
(一)賓語為名詞或名詞性短語
(1)把一個國家、一個黨的穩(wěn)定建立在一兩個人的威望上,是靠不住的,很容易出問題。所以要搞退休制。[1]
The stability of a country and a party cannot be based merely on the prestige of one or two persons.That tends to create problems.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have a retirement system.
(2)青年就是青年,不然,何必要搞青年團呢?[2]
After all,youth is youth,or else why should we bother to have a Youth League?
這里的“搞”表示“創(chuàng)建”、“建設(shè)”,都可以翻譯為“have”。“have”在不同的語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例(1)和例(2)將“搞”翻譯成單詞,例(3)則將其翻譯成了短語。
(3)如果丟掉這些成果,如果搞資本主義,首先發(fā)生的就是無法解決十一億人都有飯吃的問題。[1]
If those achievements were forfeited in favor of capitalism,the first problem would be how to feed the 1.1billion people.這里將“搞”譯為短語“in favor of”。
可以看出,“搞”字在英語中沒有一個絕對準(zhǔn)確的對應(yīng)詞,也就是說,我們在翻譯“搞”字時,很難像翻譯“太陽(the sun)”、“詞典(dictionary)”那樣,在英語中找到與其所描繪或敘述的實體或事件完全一樣的語言符號。
(二)賓語為動詞或動詞性短語
(4)我們搞革命就是要解放窮人。[1]
It was in order to emancipate poor people that we made the revolution.
(5)目的就是要穩(wěn)定,穩(wěn)定才能搞建設(shè)。[1]The purpose of imposing martial law is tomaintain stability;only with stability can we carry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以上的“搞”分別表示“開展”、“進行”,翻譯為“made”,“carry on”。一般來講,“搞”后的動詞賓語以雙音節(jié)動詞為主,如“革命”、“建設(shè)”、“分裂”等。這些雙音節(jié)動詞與“搞”構(gòu)成賓語短語后,不能再接賓語。
(三)賓語為代詞
(6)你究竟在搞什么鬼?這么神秘。[3]
What on earth are you up to?You are being so mysterious.
(7)哎呀,你這次又在搞什么?[4]
My word,what are you up to this time?(8)他倆合起來搞我。[2]
The two of them joined hand in hand making things difficult for me.
例(6)、例(7)中“搞”字后的賓語為疑問代詞,例(8)中“搞”字后的賓語則為人稱代詞,翻譯時應(yīng)根據(jù)句子的真實意義選擇詞語。
(四)賓語為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
(9)防止一哄而起,不搞大“呼隆”。[5]
Guard against imprudence into mass action.
(10)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心里是有一桿秤的,離開了群眾的喜聞樂見,就是不搞大眾化,只搞小眾化,就是出了方向性差錯,就是孤家寡人,自我欣賞。[6]
The audience is the beat judge who knows how to strike a balance in the heart,without the masses’appreciation,one will only be serving the few instead of the many.And one will be taking aloof from the masses and indulging in self-admiration.
例(9)中的“搞”用詞組“imprudence into”翻譯,更加簡潔。例(10)中的“搞”譯為“serving”。
因此,“搞”+賓語這一結(jié)構(gòu)非常靈活,有著極其豐富的用法,其形成的述賓結(jié)構(gòu)在句中也可以充當(dāng)多種句子成分。形式是為內(nèi)容服務(wù)的,一定的形式表達一定的內(nèi)容。翻譯時應(yīng)避免出現(xiàn)理解和表達上的失誤。
(一)補語為形容詞
“搞”字是適應(yīng)面很廣的動詞,能跟許多形容詞
組合。
(11)始終沒人搞清楚他的父母是誰。
No one ever discover who his parents had been.
例(11)中的“搞”譯為“discover”。除此之外,“搞定”、“搞糟了”、“搞混”、“搞活”等都很口語化。
(二)補語為趨向動詞
趨向動詞有三組:第一組是“來、去”;第二組是“上、下、進、出、回、過、開、起”;第三組是兩組單音趨向動詞的結(jié)合,如:上+來——上來,上+去——上去。趨向動詞的主要功能是充當(dāng)謂語;或用在別的動詞后邊,充當(dāng)補語,組成動趨短語?!案恪迸c趨向動詞結(jié)合的能力特別強。除了一般不與“起”、“去”、“開去”、“開來”這些不常見的趨向動詞搭配外,它能和其他所有的趨向動詞組合。孟琮等人在《漢語動詞用法詞典》中所列出的能與“搞”結(jié)合的趨向動詞達到24個,“搞”是形成動趨結(jié)構(gòu)最多的動詞。
(12)要抓住西歐國家經(jīng)濟困難的時機,同他們搞技術(shù)合作,使我們的技術(shù)改造能夠快一些搞上去。[1]
Now that the West European countries are beset with economic difficulties,we should lose no time in seeking their cooperation,so as to speed up our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13)這家工廠是由一個個體戶搞起來的。This factory was started by a self-employed worker.[3]
“搞上去”翻譯成“speed up”,“搞起來”有“建立”的意思,翻譯為“started”。
(三)補語為“得……”結(jié)構(gòu)
“搞+得……”結(jié)構(gòu)表示“使得……”之意,并多用于不好的方面?!案恪笨梢蕴鎿Q成“弄”,動作意義趨于弱化。
(14)趕路、劃船、缺覺,搞得我疲憊不堪,還餓得要命。
I was exhausted from traveling,rowing,and lack of sleep and I was very hungry.[6]
(15)這消息搞得人心不安。
This news has caused the people anxious.
翻譯時根據(jù)語境分別將“搞”+補語結(jié)構(gòu)譯成“I was exhausted”,“caused the people”,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我們有時還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轉(zhuǎn)換視點,也就是不要把注意力局限在“搞”這個動詞上,而是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上下文,或者是與“搞”有關(guān)的其他句子成分上。
動詞“搞”在句法上組詞靈活,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語境進行翻譯。比較常用的翻譯方法是由英國翻譯理論家紐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交際翻譯法,其目的是“努力使譯文對目的語讀者所產(chǎn)生的效果與原文對源語讀者所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即是說,交際翻譯的重點是根據(jù)目的語的語言、文化和語用方式傳遞信息,而不是盡量忠實地復(fù)制原文的文字。譯者在用交際翻譯法翻譯“搞”字時,有較大的自由度去解釋原文,根據(jù)交際目的選詞,從而達到翻譯的目的。
[1]鄧小平文選(第三卷)(英文版)[M].中央編譯局,譯.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2]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英語系詞典組.漢英詞典(修訂版)[Z].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5.
[4]吳景榮,程鎮(zhèn)球.新時代漢英大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0.
[5]方夢之.實用文本漢譯英[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3.
[6]喬萍,瞿淑蓉,宋洪瑋.散文佳作108篇[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H314.1
A
1673-1395(2011)10-0054-03
2011-09-01
劉瑾(1986-),女,湖北仙桃人,碩士研究生。
責(zé)任編輯 強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