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春艷
堅持“五為”方針辦好學會期刊
文/路春艷
現(xiàn)在干什么都講一個“定位”。城市有城市的定位,工作有工作的定位。我們辦雜志編內刊,也需要有個刊物的定位。
《河北城市研究》創(chuàng)刊于1989年,是住建廳主管的、省城科會主辦的學術性內部期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在新的世紀、新的形勢下,它的定位是什么呢?我們對它的定位是: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以創(chuàng)新城市發(fā)展為理念,堅持二十四字的辦刊方針,即:研究城市科學,傳遞前沿信息,服務發(fā)展大局,普及城科知識。
定位,是雜志的基礎;定準位,是辦好雜志的前提。但是,要辦好一本雜志,辦出一本有影響的雜志,辦出一本領導滿意、讀者歡迎,指導性強、可讀性強的雜志,光靠定位還是不行的,還得“有為”。這里說的“為”就是指做、干、作為;事在人為,敢作敢為,盡力而為,大有可為。那么,辦雜志怎么才能“有為”呢,根據(jù)我們這幾年來的體會,叫五句話:有為要有高站位,有為就要做到位,有為思考常換位,有為不能超越位,有為與人不爭位。正是在這“五為”方針的指導下,《河北城市研究》才辦出了品牌、辦出了特色,越辦越好,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優(yōu)秀內刊,2005年榮獲“雙十佳”。同時還被列入《全國中文文獻資料索引》來源期刊,被省圖書館、省城建學校、省城建檔案館和建設部信息中心列入館藏書目。
那么,什么是我會辦刊有為的“五為”方針呢?
經(jīng)我國新聞出版主管部門批準的內部資料性出版物,屬于“內部資料 免費交流”的宣傳物之一。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指導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導向”。正確的輿論導向,是辦刊的重要原則。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就要有全局意識,就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辦刊,站在發(fā)展的高度辦刊,站在創(chuàng)新的高度辦刊。因此,有為必須高站位。要想做到高站位,就要
——牢記宗旨,剛才講了《河北城市研究》的宗旨是四句話,第一句話叫“研究城市科學”,講的是學術性;第二句話“傳遞前沿信息”,講的是時代性;第三句話“服務發(fā)展大局”,講的是是指導性;第四句話“普及城科知識”,講的是可讀性。因此,學術性、時代性、指導性、可讀性是《河北城市研究》的特色。
——傾心發(fā)展,雖然我們辦的刊物只是一份內部資料性出版物,一年才出四期,可以說在現(xiàn)在眾多的刊物中微不足道,但“位卑未敢忘憂國”,為發(fā)展服務,為發(fā)展吶喊,始終是我們堅守的職責。講發(fā)展就是講政治,發(fā)展是我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辦好刊物的第一要務。
——要胸懷全局,古人云“不善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辦刊物也一樣,要有全局意識,全局觀點,不能上云亦云,書云亦云,人云亦云,登高才能望遠,胸懷大志者,才能成大業(yè)。
——要緊貼中心,所謂中心,就是黨的工作中心,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省住建廳的工作中心。近幾年,在全省開展的城市面貌三年大變樣,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決策。也就是我省的工作中心,圍繞這個中心,近三年來,我們每期編發(fā)這方面的稿件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有課題研究、有深度報告、有它山之石、有探索與思考、有經(jīng)驗介紹。正是我們圍繞中心辦刊物,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稿源不斷,有時寄出去晚幾天,就有人打電話催問。
所謂“到位”就是指恪盡職守,盡職盡責。辦刊物和其它工作一樣,它是一份事業(yè)、一個崗位、一種責任,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辦出成效。也就是才能做到位。
到位,是一個工作標準;到位,也是一種工作境界。中央電視臺開辦的《成功經(jīng)理人講座》說了一個工作做到位的案例。下級向上級報告你的工作,這是叫領導知道;對領導的詢問,有問必答,這是讓領導放心;充實自己,努力學習,做好工作,這是讓領導輕松;接受批評,少出差錯,這是讓領導省心;不忙的時候,幫助同事,這是讓領導有效;不講條件,接受領導布置的任務,這是讓領導滿意;自己主動提出改進工作意見,使工作更上一層樓,這是自己的進步。這些話,雖然是對企業(yè)經(jīng)理人講的,但我們的工作如何才能做到位,不也應引起深思嗎?
我們的刊物是為領導決策服務的,是為廣大讀者服務的,要想辦出一本好的雜志、有影響的雜志,領導滿意、讀者喜歡的期刊,就要辦到點子上,辦到他們的心坎上。因此,換位思考,想想他們在想什么、干什么、想看到什么,我們就去做什么。以升級改版后的《河北城市研究》為例,在我省城市面貌三年大變樣中,許多城市為了使自己的城市大變樣、上水平,需要了解一些優(yōu)秀城市規(guī)劃設計案例,我們雖然是社科類的刊物,但為了滿足領導和讀者的需要,我們又從技術經(jīng)濟的角度出發(fā),從去年第四期開始,開辟了“優(yōu)秀規(guī)劃設計案例選”,每期從全國知名規(guī)劃設計院的獲獎項目中,選兩個適合我省城市實際的案例,用四彩鋼版紙印刷,受到了各市普遍好評。
要做到換位思考,首先靠的是知識,作為編輯部的工作人員就要做到比別人多學一點,學深一點、學廣一點,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第二靠的是創(chuàng)新,當今的時代是改革的時代,創(chuàng)新的時代,新事物層出不窮,新矛盾層出不斷,但我們黨、我們政府發(fā)現(xiàn)矛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越來越成熟,隨著新的矛盾解決,社會就會前進一步,辦刊物也一樣,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前進。
干什么都要講“規(guī)則”,體育競技比賽中有不少規(guī)則。違反了要受罰。做人有做人的規(guī)則,做錯了要檢討,做壞了要受到人們的譴責。咱們辦雜志,編期刊,也要有辦刊的規(guī)則。從刊物本身來看,要嚴格遵守省新聞出版局所規(guī)定的“六不”:不作違犯出版局規(guī)定的事;不偏離辦刊宗旨和刊物定位;不見利忘義,自毀聲譽;不唯利是圖,敗壞名譽;不使學術刊物庸俗化;不從網(wǎng)上亂摘無出處的文章;不應付差事,敷衍了事。
從我們刊物編排人員來看,要做到不越位,就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講黨性、講政治、講原則,把黨的思想路線化為自己內在的信念和道德約束力量,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愛,這樣在辦刊的過程中才能做到認識不偏,作風不浮,工作不滿。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文人的幾個不可為”,其中就講到,文不可抄,上不可媚,下不可慢,天不可欺。我想這雖然是作文人的準則,也可作為我們內刊編排人員的準則。
這點對我們內刊來說尤為重要。編雜志出期刊,實質上是為別人做嫁妝,它和歌星、影星一樣,出名的是在臺前的,寫歌詞、譜歌曲是默默無聞的。這就需要一種境界、一種修養(yǎng),我國古代先賢推崇的“無我”,就是每個期刊工作者恪守的做人標準和職業(yè)道德。要想做到“無我”,就要提倡“三不”精神。
一是有耕耘不問收獲。默默奉獻,甘當人梯。使人生的價值在默默無聞的耕耘中得到升華和體現(xiàn)。
二是做事不做官。一個人官再大,位再高,總有退下來的時候,相對人生,當官時間總是短于生命的里程,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不在官而在“有為”。我國歷史上的孔子、孟子都沒有當過大官,但他們的思想都影響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名垂千秋。周總理作為我國第一代領導人,他的官沒有毛主席大,但他一樣被后人所贊頌。
三是奉獻不求名利。要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yè)重如山,經(jīng)得起誘惑,守得住清貧,不為名利所累,不為名利所誘惑,守其責,盡其力,發(fā)其光、散其熱。這應該是我們每個內刊編輯人員的最高境界。
總之,作為一個內刊特別是內刊編輯人員,我們只要高站位、做到位、常換位、不越位、不爭位,就是一個有作為的人、高尚的人,我們雜志才能辦出水平,辦出品味,辦成領導滿意、讀者喜歡的好雜志。▲
路春艷,《河北城市研究》編輯部主編,河北省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guī)劃師,國家注冊城市規(guī)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