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農業(yè)機械研究所(410004)周 文
1.水稻機插秧育秧基質 基質主要原料經復合菌群發(fā)酵劑(該發(fā)酵劑含有產生酶群能力強的有益微生物群體,主要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絲狀菌群和耐熱性芽孢桿菌群及解磷、解鉀、固氮菌群組成。這些菌群都是沒有毒害的安全菌)充分發(fā)酵,約占30%~50%,草炭土30%~40%,云母粉5%~15%,水分10%~30%配合而成的一種新型育秧基質。采用該基質培育的秧苗抗逆性強,緩苗期短;與機器插秧技術兼容性強,分秧性能好,相對泥土、煤渣等材料質量輕,大大減輕了插秧機負荷。育秧技術簡單、成本低、效率高。
2.苗床及材料準備 ①苗床。苗床選擇在地勢較高、通風透光、灌排水方便的農田。苗床做成高畦,畦面平整,畦溝通暢。畦面寬度:軟盤育秧的1.5米寬,硬盤育秧的寬1.5米~2.5米。每667平方米大田需準備秧田四五平方米,畦面平整后,覆蓋上廢舊農膜或地膜,膜上不需打孔,以防止秧苗根系扎入床土,便于控制幼苗徒長以及減輕移栽時受傷。②基質選擇與處理。長沙市農業(yè)機械研究所研制的水稻育秧基質是國內先進的、專業(yè)化的育苗基質,它具備水稻苗期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用戶可直接選用。用戶在使用時,只要將基質抄拌使其蓬松,不可結塊裝盤,也不需再向基質中添加土壤和肥料。③秧盤選擇。秧盤有硬盤、軟盤和重型軟盤3種,一般采用軟盤。粳稻每667平方米用20個~25個軟盤,基質用量80升~100升;秈稻每667平方米用15個軟盤左右,基質用量在60升左右。
3.播種 ①種子。機械插秧的品種宜選擇穗型較大、產量高、品質優(yōu)良的中早熟抗病水稻品種。經消毒處理后催芽,露白即可,芽不可太長。②播種。將蓬松后的基質裝入秧盤、刮平,保持2厘米~2.5厘米厚度,不需鎮(zhèn)壓。若使用舊的穴盤,應先用惡霉靈1000倍液浸泡10分鐘消毒。播種均勻,一般保持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粒種子,不可漏播和重復播種,粳稻每盤播干種120克~150克、濕種180克左右,秈稻每盤播干種100克左右。注意要用噴壺少量輕澆,澆透秧盤。再輕撒基質蓋好種子,刮平并去除多余基質,保持覆蓋厚度0.5厘米。要把秧盤的短邊向外,擺正、擺齊、擺緊在苗床上,有利于機器插秧。有條件的可在苗床搭建小拱棚,以便保溫、防暴雨、遮陰。如僅覆地膜,表面再覆蓋一層稻草或草簾以防高溫灼傷秧苗。
4.苗期管理 ①溫度和水分。出苗前白天維持基質表面溫度在25℃~30℃,晚上不低于15℃。整個苗期均應保持基質濕潤,保持基質含水量65%~70%,切不可過度控水導致根系受傷;也不宜水分太足,不利于秧苗盤根。出苗前,盡量遮光以防高溫燒苗,出苗后在不影響溫度的情況下,盡可能讓秧苗多見光,基質穴盤育苗控制幼苗徒長的關鍵措施是:低溫、強光、適度水分。②揭膜、破蓋頭。當大量種子發(fā)芽、覆蓋層基質被大片頂起時,應及時揭掉地膜等覆蓋物,晾干覆蓋層基質,并用掃把等輕掃使基質散落到秧苗根部,并適當澆水沖去葉面基質。③病蟲害防治?;|育苗,苗期定期噴藥保護,要注意防治灰飛虱。④起苗運苗?;|秧苗根系發(fā)達,當秧苗達3.5葉齡時,根系可盤結成堅實的根氈,取苗時可直接把秧苗卷起。為了便于取苗,盡量在移栽前半天到1天澆1次水,秧苗可重疊裝車運輸,裝載高度盡量不超過6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