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蔚葦,張世春
?
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初探
江蔚葦1,張世春2
(1.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教學部, 福建 漳州 363000;2.青海大學 體育部,青海 西寧 810016)
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AHP法和數理統計法,對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概念和相關指標篩選的原則和方法進行了探討,并以此為基礎初步構建了一套三層共89個評價指標的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資參考。
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評價指標;構建初探
我國登山體育旅游的開展始于1980年,旅游內容以較為專業(yè)的登山探險為主。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可支配收入也得到了逐步提高,這為人們轉變傳統的消費觀念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促使人們對外出旅游有了進一步的訴求。其中登山體育旅游作為一種旅游類別正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青睞。其產業(yè)結構也隨著市場的逐步發(fā)展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正逐漸優(yōu)化。[1]但由于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的發(fā)展時間較短、與各地山地資源類型和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等諸多因素,導致其無法采用其他開發(fā)較好的地區(qū)的產業(yè)評價指標來對其進行評估,因此,為了能夠更加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初步構建了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評價指標體系。
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登山、體育旅游、體育產業(yè)學、經濟學、統計學等方面專著數本,以及相關文獻共50多篇,為本文的撰寫提供了理論依據。
1.2.2 專家訪談法
走訪有關體育產業(yè)、經濟、體育行政、登山協會等方面的專家、教授、行政領導和民間團體管理人員30余人。對初步選定的120個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和討論,其中修改了13個指標,添加了3個指標,將7個指標合并為3個指標,刪除了5個二級指標和16個三級指標。建立了一個包含5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67個三級指標的共 89個指標的三級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1.2.3 專家問卷調查法 調查對象為青海省體育局主管人員、青海省高校體育類、經濟類的教授和學者、登山協會的專家。采用指標重要性篩選法問卷對專家進行兩輪重復調查。第一輪共發(fā)放問卷40份,收回36份,剔除無效問卷4份,得到有效問卷共32份,回收率90%,有效率80%。第二輪共發(fā)放問卷40份,收回32份,剔除無效問卷3份,得到有效問卷共29份,回收率80%,有效率72.5%。隨后,在篩選出的指標體系中使用層次分析法(AHP)對所選指標進行兩輪專家問卷調查,進一步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情況。兩輪共發(fā)放80份問卷,回收65份,有效問卷59份。同時隨機抽取15名專家對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經調查得出兩輪調查的相關系數為0.9097,信效度較高。
1.2.4 數理統計法
使用Spss13.0、Super Decisions 1.6.0以及Excel2003軟件對專家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
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是在山地自然環(huán)境的背景環(huán)境下,將各種山地水體、動植物景觀、區(qū)域立體氣候等自然資源和當地山地居民所具備的生活習俗和人文活動等人文資源作為其主要的旅游資源,并由此催生出一系列以山地攀登、探險、考察、野外拓展為主的項目活動,同時在其基礎上形成集觀光、度假、健身、娛樂和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的體育旅游產業(yè)。
2.1.1 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標構建原則中最基本、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無論哪個指標體系的構建都必須遵循該原則,這樣才能實事求是的反映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情況,為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的跨越式發(fā)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2.1.2 代表性原則
反映某個特性的指標可能有多個,為了減少重復性指標應盡量選擇具有代表性和獨立性的關鍵指標。而指標也應根據重要性,有針對性的選取,增加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力求篩選出的指標能夠全面、準確、合理的反映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現狀水平。
2.1.3 相對完備性原則
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體系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構成的復雜體系,為了能夠使評價指標全面的覆蓋整個產業(yè)發(fā)展水平,因此在子系統劃分、子系統中主題的設定,以及各個主題之下指標選取三個環(huán)節(jié)上,都應盡可能全面概括地反映登山產業(yè)發(fā)展水平的基本要素,對于主要內容不應有所遺漏。同時完備性意味著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信息量既必要又要充分,由若干評價指標構成一個指標的完備群。[2]
2.1.4 結構層次性原則
產業(yè)評價分為三層子系統,每個子系統下面包含了若干個子集系統,以此分類,逐層向下細化,直到底層基礎統計指標。這種多層次結構評價體系能夠從各個角度、多層次的來體現產業(yè)發(fā)展水平。
2.1.5 可操作性原則
指標體系的確立和設計必須充分考量具體的評價是否能夠量化或者易于通過統計資料整理、歸納得到以及直接獲取。也就是易于采集數據和量化評價,即具有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
2.3.1 評價指標體系的篩選過程,參見圖1。
圖1 評價指標體系的篩選過程
2.3.2 指標重要性篩選調查結果與分析,進一步確定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專家調查法得到專家們對指標重要性大小的各項意見后,接下來依據其意見進行指標篩選。見表1。
表1 二級指標重要性篩選分值排序表
重要性指標篩選的演算過程:假設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評價有 n個指標A1, A2, …, An, x1, x2, …, xn分別為指標重要性數值,這里 , 根據xi數值的大小,來判斷相應指標的重要性。從An指標中篩選出具有一定重要性的指標 ,剔除相對不重要的指標。
1) 首先將評價指標的綜合權重值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 依次排列順序。
2) 求各指標綜合權重值之和,即:
3取重要性常數08求最小的使得:
得17。
因此,前17個指標累積重要分值為0.8185,滿足a ≥0.8的條件,故剔除以下指標:帶動相關產業(yè)、政府創(chuàng)新能力、政府效率、登山度假區(qū)集團、營運基礎。
2.4.3 使用AHP層次分析法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權重確定
層次分析法[3]是美國運籌學家Salty在1977年提出的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它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為多個組成因子,將因子進一步細化,形成底層的可操作性的指標體系,,通過兩兩比較的方式確定層次中諸因子的相對重要性,然后綜合專家的判斷以決定諸因素相對重要性的總順序。其分析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4步[4]:
1) 建立相對獨立、互為關聯的金字塔層次結構。
2) 通過對各因子與上層因子中對應的某一特征的重要程度進行互相比較,以此建立判斷矩陣。
3) 在矩陣的基礎上計算因子在某一特征的相對權重(指標單權重) ,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4) 計算底層因子對最終目標的合成權重(綜合權重) ,進行一致性檢驗,并予以總排序(見表2)。
表2 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評價指標體系權重表
注:括號內數字表示一級指標的權重。
2.4.4 AHP一致性檢驗
(1) 計算單排序權向量,進行一致性檢驗
為進行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需要計算一致性指標 C I,公式如下:
當隨機一致性比率CR小于或等于0.1時,認為層次單排序的結果有滿意的一致性,歸一化后的特征向量即為權向量;否則需要調整判斷矩陣的元素取值。[5]
經計算一級指標成對比較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為4.01, 一致性指標C I值為0.003,隨機一致性指標RI值為0.92,一致性比率計算公式如下:
計算結果表明:一級指標通過了一致性檢驗,所求的歸一化特征向量可以作為其權向量。其余部分經過計算也均通過一致性檢驗。
(2) 層次總排序權值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計算同一層次所有因素對于最高層(目標層)相對重要性的排序權值,稱為層次總排序。這一過程是從最高層到最低層逐層進行的。此時,當CR≤0.1時,遞階層次結構上所有判斷具有整體的一致性。經計算CR值為0.0029,CR<0.1,表明層次總排序通過一致性檢驗。
1)結合前人研究對登山體育旅游產業(yè)重新做了概念界定,將與登山相關的觀光、度假、健身、娛樂和教育等拓展性業(yè)務納入其定義中,并以此為起點確立了以科學性、代表性、相對完備性、結構層次性和可操作性等五項評價指標的制定準則。
2)通過以上幾輪專家問卷調查以及相關計算,初步構建了一套以生產要素、需求狀況、政府行為、企業(yè)戰(zhàn)略、產業(yè)集群5個一級指標為首,17個二級指標和67個三級指標構成的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評價指標體系和各級權重。為青海省登山體育旅游的產業(yè)發(fā)展水平提供了一個初步的評價方法。
由于課題資金及時間等制約因素的影響,研究尚未對這套指標體系做相應的指標信效度檢驗,因此在日后的實踐研究中應力求進一步實施檢驗和完善指標。
[1] 王瑞花.云南山地旅游資源特征及開發(fā)保護策略[D].昆明理工大學,2005.
[2] 王海明.女子網球競技水平診斷指標體系的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42(11):54-57.
[3] 許福永,申健,李劍英.基于AHP和ANN的網絡安全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5(29):127-129.
[4] 白紹鳴.層次分析法 (AHP)在安全經濟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7,7(5):57-61.
[5] 龔江泳.層次分析法在星級體育教師評價中的應用[J].體育科研,2009,30(4):97-99.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ng Indicators System of Mountaineering Travel Industry in QingHai
JIANG Wei-wei1,ZHANG Shi-chun2
(1.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QingHai 810016,China)
By literature search、interviewing experts、survey、AHP and statical methods,described the concept of Qinhai mountaineering travel industry and principles of screening indicators.Finally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development of Qinhai mountaineering travel industry,constructed initially a evaluating indicators system of mountaineering travel industry .
mountaineering travel industry;evaluating indicators;initial construction
G881;F590.1
A
1673-1417(2011)04-0045-05
2011-09-16
江蔚葦(1983-),女,福建漳州人,助教,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
(責任編輯:季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