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珍
(杭州圖書館,浙江 杭州 310016)
〔作者信息〕吳慶珍,男,副研究館員,專題文獻中心副主任。
簽名本文獻(以下稱簽名本)就是著者在他們自己的著作、譯著或匯編文集上簽名的文獻資料,廣義的簽名本包括在自己的圖籍資料上簽名的文獻,也包括在他人著作上簽名的書。
從簽名時序角度看,簽名本可分成四類:在自己的著作上簽名的圖書、應讀者或收藏者請求而簽名的圖書、當場簽售交流的圖書、在出版經(jīng)銷環(huán)節(jié)限量簽名或簽號的圖書。從簽署的文字內(nèi)容看,簽名本也可分四類:第一類是記錄情深往事,常用于贈送親朋好友;第二類是充滿謙恭的敬語,用于呈送前輩;第三類是簡單隨意的簽名,簽售圖書時常用;第四類是簽寫勵志話語,為晚輩簽名時常用。
簽名本是作家、藝術(shù)家和學者的心靈寫照,構(gòu)筑了一座文化的寶庫,融思想文化價值、史料價值、藝術(shù)價值于一體,收藏簽名本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一,簽名留手澤,簽名本在其產(chǎn)生及其流傳的過程中,記錄作者和名人事跡,凝結(jié)了特殊的人文價值,有重要的紀念意義,為后人研究歷史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思想遺產(chǎn),顯示出獨特的文化魅力。
第二,簽名本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折射出時代的文化,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境界和心聲,凝結(jié)著作者與受書人之間的情誼,傳遞著珍貴的友情,蘊藏著動人的故事,是一份美好的回憶。
第三,有的簽名本簽名題詞有助于考證文獻的真實性、原本性,考證受書人與送書人之間的關(guān)系,了解歷史背景,考證圖書版本演變源流,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第四,作者個性化的簽名題字,為書增色添彩,從手跡中可以欣賞到作者的書法藝術(shù),也能從中讀出作者的心跡和修養(yǎng),蘊藏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五,時過境遷,簽名本成了收藏者的一筆寶貴的財富,藏書界重視有創(chuàng)意、有價值的早年簽名本圖書。一本有上款、下款和作者題詞的簽名本,一般都會是拍賣會上的搶手貨,收藏家通常把重要作家的代表作簽名本當成文物來收藏。
現(xiàn)在社會上大部分簽名本都私藏于個人手里,或散失于書市當中,而公藏公有的卻很少。實踐證明,時局變化、蟲鼠之害及家族變故都可能導致私藏毀于一旦,借助社會力量,讓簽名本等珍籍公有公用勢在必行。公共圖書館具有征集、收藏、管理和利用文獻的職能,理所應當?shù)乜钙疬@副擔子,發(fā)揮天時地利人和之便,主動地搜集這些文獻,改變目前簽名本多為私藏的局面,使這種類型的珍貴圖書惠及更多的人,使這種文化現(xiàn)象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簽名本的收集是一項難度大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付出辛勤的勞動。將簽名本的收集工作與地方文獻的征集有效地結(jié)合,相得益彰,這樣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鑒于本館收藏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例舉開展簽名本收集的幾種途徑,以供參考。
按照既定的收集計劃,通過購買途徑取得缺藏文獻,是圖書館常用的手段。從私人手里、舊書店、拍賣市場等渠道購買獲得所需的簽名本。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對作者、版本、內(nèi)容等知識有一定的研究,對簽名有一定的鑒別能力,明辨真?zhèn)?同時需要圖書館有強大的經(jīng)費保障做后盾,尤其是在圖書拍賣市場,許多簽名本的價格一路飆升,沒有經(jīng)費支持,收藏珍貴簽名本只能是望而卻步。
地方作者及名人名家是圖書館獲取簽贈的主要對象,制定收藏計劃,經(jīng)常與簽贈的對象溝通,通過座談、發(fā)函、上門等形式,了解他們的研究、寫作、出版動向,適時表明收藏意圖,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對到館參觀訪問、借閱文獻、講座交流的名人名家發(fā)出簽贈請求,是圖書館最簡便的常用的征集方式。通過各方熱心人士共同努力,利用其人脈關(guān)系,穿針引線或代征簽贈;也可以通過社會團體或行業(yè)協(xié)會的平臺,在集會中或發(fā)函表達求書之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捐贈取得這種特殊文獻,是借助于圖書館的良好信譽或是機緣巧合。公共圖書館應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在館內(nèi)建立通暢而科學的捐贈機制,如設立展示專柜、寄發(fā)感謝函、媒體報道或舉辦捐贈儀式,同時進一步加強工作的敏感性和主動性,掌握地方作者及名人名家的活動信息,適時采取必要的公關(guān)手段,說服當事人或家人向圖書館公益捐贈所珍藏的文獻。
互通有無,對缺藏文獻通過與單位個人或是作者進行交換獲得方式取得簽名本。圖書館對到館參觀訪問和講座交流的名人名家簽贈時,適當題簽一些復本,用于館際交流或與私人藏家的交流互換。
時下,許多私人藏家將自己藏書郵寄給作者,請其簽名,大多著作者也如愿題簽,許多私藏簽名本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取得的。這種方法非常值得公共圖書館借鑒和運用,以公共圖書館扮演的社會角色,采取郵寄求簽的方式,較之個人拒簽率相對較低。
簽名本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現(xiàn)象,展現(xiàn)出誘人的魅力,是中國文化風格的深層體現(xiàn),也是中國古典知識以及文化精神的傳承,簽名本收集、整理與利用是公共圖書館不可推卸的職責。簽名本經(jīng)過登記分編整理,排架入庫,進入圖書館的文獻利用環(huán)節(jié)。一般而言,簽名本作為館藏的特殊類別,作為特藏文獻不外借。以下是幾種簽名本的利用方式:
第一,含有大量的地方文獻內(nèi)容的簽名本,可以按照地方文獻利用體系,充分挖掘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加上簽名信息及其背后的故事。
第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實現(xiàn)簽名本相關(guān)信息的數(shù)字化,建立簽名本信息數(shù)據(jù)庫,加快簽名本所承載的文化信息的流通,實現(xiàn)簽名本價值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達到全社會的信息資源共享。
第三,重視簽名本的增值和利用,通過科學整理、歸檔使其增值,編寫二三次文獻,把文獻的相關(guān)信息及其題簽信息分類介紹出來,編印成冊,令讀者一目了然。
第四,簽名本館藏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舉辦簽名本及其利用成果展覽,大力宣傳利用簽名本文獻的效果,加深讀者對收藏簽名本的意義和價值的了解,并為其所用。通過展覽擴大簽名本的社會影響,引起社會各界關(guān)注和支持,從而提高簽名本的知名度和利用率。
第五,根據(jù)簽名本珍貴程度,實行分類管理,區(qū)別對待。沒有查看題簽需求的盡量提供其它非簽名的版本,以免可能造成的文獻破損或遺失。如果已經(jīng)將簽名本的有關(guān)題簽信息數(shù)字化,那么有查看題簽需求的盡量提供數(shù)字版的簽名信息,達到既方便讀者又保護文獻。
文人簽書,儒雅之舉。歲月的流逝,簽名本必定會愈發(fā)引起社會的關(guān)注。館藏簽名本拉近讀者與作家的距離,不同風格的著作,加之各具特色的簽名,讓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特別是印數(shù)較少的版本顯得尤為珍貴。所以,公共圖書館應當加強這類特殊文獻的典藏,重視簽名本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使這種珍貴文獻續(xù)脈相傳,永放異彩。
〔1〕張磊,黃嘉慧.話說簽名本〔J〕.圖書館雜志,2005(8):94-96
〔2〕鄧彥.簽名本的收藏摭談〔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6(1):67-68
〔3〕武曉麗.古籍整理與文化傳承的所思所想〔J〕.蘭臺世界,2010(1):29-30
〔4〕張磊.留有名人手跡的書的歷史價值〔J〕.云夢學刊,2007(11):160-159
〔5〕朱航滿.閑話簽名本〔J〕.出版廣角,2009(3):39-40
〔6〕周愛武.民國圖書簽名本外延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9,27(6):80-84
〔7〕王桂英.淺談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和利用〔J〕.圖書館雜志,1995(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