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占雙
小學英語教學八法
孫占雙
小學階段是兒童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小學生不僅活潑好動,愛聽愛說,而且善于口頭模仿。在英語教學中,筆者根據(jù)他們的身心特點,在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的外語本族語語音和語感,積累英語的知識,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通過自身的英語教學,筆者摸索出在教學中如何教授英語的一些方法經(jīng)驗。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一定的興趣,就算最難的東西也能學會。筆者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很大的興趣,盡量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開展英語教學,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如說唱、游戲、表演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學習活動,基本上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如使用實物、圖片、卡片、簡筆畫等,利用錄音機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使學生體會到語言理解帶來的快樂,進一步激發(fā)和保持他們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筆者還根據(jù)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和記憶力好的特點,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說,形式多樣,操練充分,從而使學生的詞匯量得以增多,語法知識得以鞏固,日常會話能力得以提高。
1)開展常規(guī)的英語知識和能力達標競賽活動,每學期一次。比如三年級識字母、背課文,四、五年級聽寫單詞,六年級背課文,或全員參加,或自愿報名,還可以給通過的學生發(fā)一個證書。對這些活動要常規(guī)化、定期化,每學期必辦。對學生的考核標準是不求拔高,但求完成書本知識的基本要求。
2)開展競賽活動,如英語才藝表演,英語演講、歌唱、講故事之類。
3)學校內張貼英語標語、口號、名人名言,辦英語黑板報、櫥窗之類。
4)組建英語興趣小組,教師定期對這些學生進行輔導。朝讀課上他們是教師的幫手,課間是同學的老師,遇競賽活動也是很好的選手。
5)建設學校的英語主題網(wǎng)站,給學生提供英語視聽資料,供他們下載使用,為他們的課后學習提供方便。
1)教師要積極樂觀地對待工作當中的困難,面對挫折不要氣餒,很多時候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緒。
2)要關心、鼓舞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
3)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在課堂上多開展活動,使課堂形式豐富,內容充實,氣氛活潑,要讓學生有上課的興趣。單純的重復操練會讓學生失去興趣,而沒有興趣則所有的付出都將大打折扣。例如:教師可以以多種方式呈現(xiàn)單詞,多利用掛圖和簡筆畫,對于記憶單詞,采取小組或個人比賽的方式調動他們的好勝心理。但是活動是手段,效果才是目的。
4)英語教師要多與語數(shù)教師溝通,取得他們的配合和支持。
5)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逐步培養(yǎng)他們在家里每天自覺復習的習慣。比如怎樣記單詞、讀課文,遇到各種問題該如何正確看待,又該如何解決。
6)告訴學生正確的學習理念,正確地看待英語這一學科:學英語是比較難,只要你肯堅持,一定會越學越容易;但是也不要因此忽視它,寄希望于未來的補習,不能得過且過,只顧眼前。
7)要善于把知識的掌握和檢測轉變方式,檢測要是連續(xù)的,要張榜公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上進心,讓他們自覺學習、主動學習。例如,記單詞是學生最頭疼的事情,罰寫200遍永遠比不上他每周記3次每次花2分鐘記得牢。
教師要變以“集體朗讀”為主到以“個別朗讀”為主,變重“快”節(jié)奏、讀得“響”為主到重讀得“準”,讀得“流利”“動情”“動聽”為主。個別朗讀時,班級人數(shù)較少的就一個一個學生讀,班級人數(shù)多的就兩三個學生一組讀。這樣每節(jié)課、每個學生都得到在全班同學面前表現(xiàn)的機會。讀得“準”是第一原則,也是評價朗讀效果的第一標準。對于讀得非常好的學生,當時就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再次表現(xiàn),并讓全班同學給予他掌聲鼓勵或者伸出大拇指稱贊他。被表揚的學生會很自豪,滿意地坐下,而接下來其他學生也都躍躍欲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就提高。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不僅不累,反而很輕松、很欣慰,學生也學得很愉快。這樣的課堂怎能不讓人開心?
英語科的教學特色是充分發(fā)揮其語言功能,講究對話的藝術。這就要求全體主動參與,克服羞于開口的毛病,積極開展語言交際活動。筆者常常使用表揚和鼓勵的話語,激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每一課都盡量創(chuàng)設大量情景并提供廣泛的語言材料,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如Dialogue的教學,筆者讓學生看圖聽錄音跟讀到口述、表演整個故事,再自編自演對話。這樣一來,本來只有幾句話的內容,經(jīng)過學生的處理,就成為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長期的訓練,學生由膽怯別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時有精彩的表演。
擺在師生面前的教科書就是教科書而已,不能說話也不能動。筆者就想方設法,利用電教器材如TV、VCD、電腦、錄像等,讓教科書“活”起來、動起來,變得形象起來、發(fā)出聲來,讓“活”的教科書震撼學生的心靈,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歌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一支鮮艷的花朵在課堂上綻放,吸引著學生求知的目光,熏陶著學生美麗的心靈。許多英語歌曲簡單易懂、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旋律優(yōu)美,內容生動,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上教師適當編排的動作,也給學生提供了積極參與的巨大動力。此外,音樂的美妙旋律極大地促進兒童對歌曲內容的記憶,讓學生學得輕松、開心,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樂教樂學。
對自尊心、榮譽感都很強的學生來說,競賽的形式往往能大大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水激石鳴,人激則進”就是這個道理。如在復習表示動作和指令詞時,把學生分成4組,每組每次派出一名代表,按照教師的指令做活動。比如:“Touch your head!”“Point to the window!”“Show me your ruler!”“Open the door!”“Look at the blackboard!”“Raise your left hand!”獲勝者將為他們組贏得一面小紅旗,最后選出優(yōu)勝組,并給予相應的獎勵。競賽活動的開展,不僅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情緒高漲,學得主動,記得牢固。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新軍屯鎮(zhèn)楊家莊小學)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