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慧
新 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情感教學探討
朱惠慧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3個維度設計,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它首次將“情感”作為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本文以“情感教學”為題,為解決初中語文教學難教、難學、難考、難提高的局面提出建議和看法,權(quán)作引玉之磚。
2.1 樹立敬業(yè)精神
只有對所從事的工作充滿執(zhí)著的追求和熱愛,才能全力以赴,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語文教師應該熱愛語文教育事業(yè),因為他是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一條重要紐帶,語文教師應該為成為情感的重要傳遞者感到自豪和驕傲,要以豐富充盈的情感體驗,使得教育教學活動互動的雙方均感受到彼此情感的碰撞、顫動。如果對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沒有情感,只是人云亦云,態(tài)度冷漠,只純粹為完成任務而上課,所上的課肯定會索然無味,令學生失去學語文的興趣。相反,如果每個語文教師都能像魯迅先生那樣,處于病中,本面色蒼白而消瘦,但一登上講臺,卻顯得年輕活潑,精神煥發(fā),熱情洋溢,笑容可掬,那么上課時定能情感充沛,以情發(fā)聲,出言動人。熱愛自己學科的教師,他的學生也充滿熱愛知識、科學、書籍的感情。教師的話語中不僅包含了學科的意義和內(nèi)容,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感色彩,只有熱愛科學的人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才能喚起學生的情緒。
2.2 保持快樂情緒
語文情感教學提倡學生在快樂、飽滿的情緒氣氛中學習,教師首先要保持這樣的情緒狀態(tài),因為教師情緒高昂、心情愉悅,就會感染學生,引發(fā)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如果說學生的頭腦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那教師的情緒就是火種。教師快樂的情緒會引發(fā)學生心情舒暢,精神振作,愿學樂學。相反,教師愁悶的情緒則會引發(fā)學生心情沮喪,精神萎靡,厭學倦學。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具有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不能總是板著面孔,表情冷漠地進行教學。
快樂情緒的源泉,首先是出于對語文學科本身的愛。語文本身確有它吸引人的魅力。領悟了語文學科的真諦,語文教師想說不愛語文都不可能。許多數(shù)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不斷探索,銳意進取的優(yōu)秀教師正是出于對語文欲罷不能的熱愛之情,才放棄了高官晉爵的機會,歷盡艱難險阻,毅然決然地堅守語文情懷,在教學一線奮力拼搏。不能否認這種執(zhí)著的愛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和漣漪。其次是對學生的愛。真心熱愛學生,是產(chǎn)生語文教學情感的基礎,更是教師快樂情緒的源泉。
可是教師也食人間煙火,怎么不會有愁惱和憂郁?如教《逍遙游》這樣一篇古典美文,文中筆觸所至,都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人生境界,如果教師這兩天正因?qū)W校事、家庭事鬧得心慌,哪有心情體會這樣的無我境界,超我境界?正視目前遇到的困難,淡化之,消融之,實在不行,暫時摒棄之??偟脑瓌t是:身站教室門外,寵辱皆忘,心平氣和。
3.1 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
1)“看”,指看圖畫。教室可運用掛圖、幻燈、錄像、多媒體課件等教學工具展示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圖畫,讓學生在看圖畫的過程中想象課文情境,產(chǎn)生情感體驗。由于文學作品是通過描繪生動的形象和景象來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反映思想內(nèi)容的,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文內(nèi)容時讓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想象,促進學生的理解。教學《景泰藍的制作》一文,可在課堂上依次展示景泰藍的制作過程,體現(xiàn)景泰藍制作的周密性。學生在直接感知景泰藍的精細制作過程中,必然會對精美的景泰藍產(chǎn)生喜愛之情,并生成一種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仰慕之情。
2)“聽”,指聽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錄音、多媒體課件等教學工具播放與課文情感基調(diào)一致的音樂作為課堂教學的背景,讓學生在音樂渲染的氣氛中進入課文情境,產(chǎn)生情感。柯靈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單從文字描述中,高一的學生因為很少走出家鄉(xiāng),很難真正理解家鄉(xiāng)為何讓作者如此感動、難忘。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xiàn)印象中小時候家鄉(xiāng)的“音容笑貌”,并用《愛的私語》的音樂作背景,以此為動情點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這一感人的情境中體會到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之心。
3.2 激發(fā)想象,喚醒學生的情感
教師作為課堂氣氛的經(jīng)營者,承擔著課堂教學的一級調(diào)控,他的情感魅力能引導和激勵學生。他那富有情感的語言、神采飛揚的表情、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內(nèi)心體驗,對學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情緒學習思考,對面前所展示的知識真理會感到振奮?!敝挥薪處焺忧榈亟?,學生愉快地學,語文課堂才會情趣充溢。
教學活動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師生“對話”活動,情感教學則是在這種“對話”中強調(diào)“情感”的交流與傳遞。語文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藝術(shù)地駕馭學生和課堂,營造熱烈、和諧、民主而又是激情貫穿始終的“對話”氣氛,從而喚醒學生學語文、愛語文的強烈情感。
在教學《我的五樣》一課時,教師應調(diào)動愛心與理性,以人為本,真切地體驗領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為了突出以人為本的欣賞方法,這樣安排教學:首先,讓每位學生以“我”的口吻講述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五樣東西,復述時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要突出與“五樣”有關(guān)的細節(jié);然后,更有感情地復述,盡可能地進入“我”的情感世界,真切體會“我的生命”思想。
西方學者把情感教育看成教育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將它看成一種特殊的獨立的教育形式。語文作為教育的支柱性課程,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與健康的情感是重要目的,如果忽視情感教育,語文教育就失去應有的美感,也無法發(fā)揮它的應有功效,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yǎng)出偽君子?!痹谡Z文教學中,教師應寓情感于課堂之中,用情感為學生撐起一片語文的朗朗晴空。
[1]盧家嵋.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秦訓剛,晏渝生.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劉濤.語文情感教學芻議[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2):96-100
(作者單位:浙江省文成中學)
10.3969 /j.issn.16 71-489X.2011.0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