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璇
(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 河南漯河 462002 )
淺談音樂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肖璇
(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 河南漯河 462002 )
音樂治療是集音樂、醫(yī)學、心理學為一體的一門學科,是用一切音樂活動的各種形式,包括聽、唱、演奏、律動等各種手段,使人達到健康目的。音樂療法的方式最易被青年人所接受,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能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對音樂治療的研究探討是有重要意義的。
音樂治療 心理健康
音樂治療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是在美國建立的。美國音樂治療協(xié)會把音樂治療定義為:利用音樂達到重建維持及促進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研究中心主任張鴻懿教授認為:“音樂治療是以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反應,通過各種專門設計的音樂行為經(jīng)歷音樂體驗,來達到消除心理障礙、恢復或增進身心健康的一門邊緣學科?!倍咛煸谄渲鳌兑魳分委煂W基礎理論》中是這樣闡述音樂治療的:“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tǒng)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用各種形式的音樂體驗,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作為治療的動力的治療關系來幫助治療對象達到健康的目的?!?/p>
音樂能促使人的情感的蠕動和心靈的嬗變,能十分快捷而有效地激起人們的心理和生理的運動,從而產生不同的情緒、情感反應和機體效應。學生的情緒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而且不善于自我調節(jié),因此特別容易引發(fā)各種情緒困擾,嚴重的甚至導致自殺或犯罪。因此,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音樂活動,加強學生的情緒調適是十分有效和可行的。
在集體的音樂活動這種安全的人際環(huán)境中,人們可以通過音樂的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的途徑來表達自己的內在情緒、情感、意念和思想。音樂可以對有各種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調節(jié),使他們可以在音樂活動中獲得成功感的體驗和美好的幸福感。
音樂活動通常是集體參與的活動,這種共同參與活動的過程又常常有助于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密的團隊合作關系,并進一步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參加者要在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和相處的能力和技巧,這種在音樂中的合作能力最終會泛化和遷移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去。此外,音樂的魅力和愉悅性也會吸引那些社會性退縮的學生參與到音樂的社會活動中去,這樣可以改變其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
腦生理科學告訴我們,人腦是由左右兩半球組成,右腦是感性的與藝術之腦,主要起著處理節(jié)奏、旋律、音樂、圖像和幻想,即創(chuàng)造性活動。而音樂活動是開發(fā)右腦的最佳途徑,它不僅可以減輕左腦負擔,延緩衰老,預防和治療因過度使用左腦而導致的各種身心疾病,而且對于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有著巨大的作用。
音樂治療是一種系統(tǒng)化地介入過程,音樂治療不能簡單等同于普通的音樂欣賞,它強調特定的樂曲、旋律、節(jié)奏對特定的人群的影響從而產生心理上的自我調節(jié)。很多人都知道通過欣賞音樂可寬松心境,卻并不知道利用音樂“緩解壓力”是一門專門的科學。一般人認為,如果心情悲傷,那么聽聽快樂的音樂會促使心情好轉。其實,這只會使情緒更為抑郁。音樂治療并不是簡單地給被治療者播放一些輕松美妙的音樂,讓痛苦的情緒得到緩解。相反,音樂治療師會大量使用抑郁、悲傷、痛苦、憤怒和充滿矛盾情感的音樂來激發(fā)被治療者的各種情緒體驗,幫助他盡可能地把消極情緒發(fā)泄出來。當消極的情緒發(fā)泄到一定程度時,人的內心深處的積極的力量就會開始抬頭,這時音樂治療師就會開始逐漸地使用積極的音樂,以支持和強化被治療者內心的積極的情緒力量,最終幫助他擺脫痛苦和困境。在醫(yī)治現(xiàn)代人的種種綜合證方面,眾多心理醫(yī)生、行為科學家皆對古典音樂倍加推崇。國外曾經(jīng)有一位心理學家對不同交響樂隊的208名隊員進行了對照研究,經(jīng)過分析發(fā)現(xiàn),以演奏古典樂曲為主的樂隊的成員心情大多平穩(wěn)、愉快、健康,很少患病,而以演奏現(xiàn)代樂曲為主的隊員70人患有神經(jīng)過敏癥,60%以上的人容易煩躁、動怒,22%以上的人情緒消沉,還有一些人經(jīng)常失眠、頭痛甚至容易患某些疾病。
總之,音樂療法易被青年人所接受,據(jù)了解,多數(shù)大學生都是音樂愛好者,有用音樂疏導心理的自覺性。音樂治療在大學校園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實踐的可行性。大學生在音樂治療師的共同參與下,通過名種專門設計的音樂行為、音樂體驗、音樂活動,以學習和提高人際能力、語言能力、正確的社會行為、自我克制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評價。通過如組織文藝匯演,辦校園歌手賽,音樂欣賞會,詩歌朗誦音樂會等系列音樂活動,不但為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途徑,還發(fā)展了個性特長,增強了集體合作意識,為其將來適應不同人際組合,更好的參與社會競爭奠定了基礎。
[1]徐敦廣.音樂教育與情商培養(yǎng)[J].中國音樂育,1999(6):34.
[2]張鴻懿.音樂治療學基礎IMI[M].北京:中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0.
R395
A
1674-0742(2011)04(c)-0181-01
20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