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海軍飛行學院,遼寧葫蘆島125001
淺談網絡教學模式及其應用
張力 海軍飛行學院,遼寧葫蘆島125001
網絡以其靈活便捷連通的特點和高度的互動性成為實現互動雙向交流的代表性媒體,而網絡教學則以文本、聲音、圖形、動畫、視頻等資源充分實現了教師、媒體、學生的自主交流,創(chuàng)造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了教學質量。
網絡教學;模式;特點
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極快發(fā)展和日益成熟,在給整個世界帶來極大改變的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教育的發(fā)展。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網絡教學也日益被各大院校所普遍應用,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網絡教學模式已是當前教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通行的教學技術,并成為21 世紀教育社會化、個性化和終身化的主流模式。
網絡教學是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是以計算機為工具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以及其他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先進的教學形式與方法,是使教學資源從教室擴展到局域網(校園網)乃至互聯網上的共享教學。
1、豐富性—擴展了教學內容。網絡教學實現了網上教案、網上作業(yè)提交等無紙化教學模式,具有豐富的多媒體形式的學習資源,其教學資源是能夠在計算機網絡上存儲、傳輸、制作、修改、運行并便于下載的網絡多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就地取材,編寫翔實豐富的教學結構體系。而且任何教學信息一旦上網,就會以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迅速傳遞,即時被人們所接收。網絡教學將教學內容從書本擴展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超越了地理空間的限制,實現了多元化學習。
2、共享性—擴大了教學空間。網絡教學覆蓋面廣,網絡上的教學信息和資源如被進行必要的設置,即可實現所在區(qū)域的資源共享,也可以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資源共享。網絡教學可以實現雙向交互方式的建構和多種交流手段的運用,學生可以接受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通過與同學、教師、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以及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的交流,在更深刻地理解學習內容、開闊學習思路、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促進了師生間、學生間問題疑惑的解決以及情感的溝通。
3、主體性—突出了學生主體。網絡教學強調以學生的個體發(fā)展為根本,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特征,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實現個別化、合作性教學,創(chuàng)造了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學生個性化并促進其形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科學性研究方法。學習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時間來選擇學習內容和確定學習進程,使教與學的過程更加靈活。
4、多向性—促進了教學完善。網絡教學易于組織、管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能夠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學層次化。教師在融入學生的主體活動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充分發(fā)揮其輔助作用,提高教學效率。網絡教學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從學習者成為設計者,使教師從設計者成為學習者,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要求中不斷反思、總結、改進,形成新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逐步完善教學設計,以取得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提高網絡教學的質量。
1、建立在以教室為基本單位的局域網的教學模式
此教學模式是目前最通行的一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要活動環(huán)節(jié),以教室里的多媒體局域網絡為依托,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制成可以在計算機上授課的課件,然后在教室里進行調度使用。該模式中,學生可以隨意地調用查看課程內容及相關信息,對于需要上交的作業(yè)同樣可以通過局域網服務器進行上傳,這使得教師為學生答疑解惑更加方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隨時進行交流和互動,彼此能夠及時地得到對方的信息,便于教師對教學效果進行客觀合理的評估。
2、建立在校園局域網視頻點播系統(tǒng)基礎上的教學模式
此教學模式是教師預先把選好的視頻教學節(jié)目或學習材料放入視頻教學節(jié)目服務器中,這些視頻是具有清晰流暢的影像和聲音、豐富的人機界面,提供與教材緊密聯系并具備符合人類聯想記憶特點的、按超文本結構組織的大規(guī)模知識庫與信息庫的課件,學生可以自主地利用視頻點播系統(tǒng),進行學習。該模式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時間、個人需求和環(huán)境的不同,隨意地控制教學節(jié)奏和點播次數,以達到對知識的全面吸收和深入理解。
3、建立在Internet 網絡上的教學模式
此模式是教師利用Internet 和WWW的鏈接技術,將其所制作的教學課件,連接在web 服務器上,學生通過注冊登記,可以訪問相應的教學站點,從而進行學習使用。該模式更加突破了地理和時間的限制,學生完全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時間、地點和內容,也可以借閱世界上著名圖書館的藏書,還可以向國內外的專家們請教,同時也解決了某些院校教師資源匱乏的問題。
4、建立在Internet 網絡中教師個人網站上的教學模式
此模式是教師根據自己特點,將所講授的課程內容加以延伸和補充,通過個人網站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更詳細的教師個人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網站閱讀、了解、下載教師課程中其所具有的個人化數據信息,并可通過E-mail 等形式隨時向教師提問,而教師則可通過自己的網站向學生布置習題,征集學生對教學的意見或建議,及時獲得學生在學習上的信息,并對學生的課外學習進行調控和互動。
5、建立在Internet 網絡中教師博客上的教學模式此模式是教師可以在主流網絡上注冊成為博客的一員,然后提供博客地址給學生進行查詢登錄,以便隨時讓學生與教師進行網絡交流,解決學生在學習時遇到的各種問題。該模式通過教師個人的文章和與學生瀏覽者的互動留言,實時與學生進行交談、輔導、答疑。教師在關心學生專業(yè)技術學習的同時,也關注了學生的道德品質、社會責任、行為規(guī)范等,從而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yǎng)。
首先,必須端正教學理念和改革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堅持以教學大綱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學習和掌握為根本,開發(fā)設計豐富而行之有效的網絡教學信息資源;堅持在網絡教學中介紹學科發(fā)展的趨勢和最新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在網絡教學中,要合理設計、搭配、應用網絡或其他媒體,并對其進行有機組合,使之發(fā)揮出最優(yōu)效益。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對網絡教材進行制作時,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網絡教學手段,科學設計網絡教材的系統(tǒng)功能。另外,教學設計中有必要對學生進行一些關于網絡安全、互聯網使用的道德規(guī)范的教育,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再次,為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加強教師網絡教學的培訓工作,使其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掌握新的知識、具備新的理念,充分發(fā)揮網絡教學骨干力量的作用。
總之,在網絡教學中,要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方法,開發(fā)新的教學模式,整合網絡資源,強化網絡意識,培養(yǎng)學生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
網絡教學是學校面臨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是一種投入小、效益大的教學形式。固然,網絡教學的發(fā)展是時代所趨,與傳統(tǒng)的教學相比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但在網絡教學中,教育工作者不能簡單地以網絡操作取代所有的活動和實踐方式,也應鼓勵學生通過如閱讀報刊、人際交流、考察訪問等其他傳統(tǒng)方式搜集資料,使信息渠道更為豐富,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就是說,學校在創(chuàng)造條件大膽嘗試網絡教學的同時,也不能完全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應發(fā)展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長處,優(yōu)化教學,尋求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最佳結合點。
[1]金立群,殷春足.高職院校網絡教學應用模式的探討.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17卷第6期
[2]范麗梅.論信息時代的學校網絡教學.吉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3]趙喜明,閆文麗.淺談基于網絡技術的課堂教學模式.今日科苑.2007年第20期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