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亞娃
航天總醫(yī)院婦產(chǎn)科,陜西西安 710100
子宮肌瘤是婦科臨床常見的腫瘤疾病之一,由于子宮肌瘤大多數(shù)均為良性腫瘤,且多數(shù)患者均有保留子宮的意愿,因此子宮切除法治療子宮肌瘤并不為廣大患者所接受。加之當前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子宮對維持女性內(nèi)分泌及免疫功能的重要性,以及醫(yī)療器械的不斷改進,使得子宮肌瘤剔除術在治療女性子宮肌瘤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1]。我院近年來采用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131例患者均為我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經(jīng)術前B超檢查確診及分段診刮及宮頸細胞學診斷排除子宮內(nèi)膜及宮頸病變,均符合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指征。其中,年齡24~51歲,平均33.5歲;病程1~13年,平均6.7年;單發(fā)性肌瘤78例,多發(fā)性肌瘤53例;已婚者107例,占81.8%,未婚者24例,占18.2%。本組所有患者大多均以月經(jīng)量過多、經(jīng)期延長、發(fā)現(xiàn)腹部包塊等臨床癥狀為主,在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前均進行B超檢查,了解子宮肌瘤大小、位置、活動度等情況。
所有患者均采取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前準備按照腹部手術常規(guī)進行準備,用10%活力碘消毒腹部皮膚、鋪內(nèi)。②患者取仰臥位,硬膜外麻醉后切開腹壁做下腹正中線或中線旁切口,逐層切開廈壁各層,進入腹腔,探查及了解子宮及附件,尤其是于宮肌瘤的大小、部位及數(shù)目,與周圍有否粘連,用棉墊及紗布塊排墊腸管,暴露術野。③將子宮托出于腹腔外,在宮頸內(nèi)口水平用橡皮管繞宮頸1周,并扎緊,可暫時阻斷子宮血管的血液供應,以減少出血量,也可以在肌瘤周圍進行縮宮素注射,一般注射劑量為20 IU,可以使子宮肌壁收縮而減少出血。④在子宮漿膜層或肌核上方的肌層部分進行縱行切開,手指或鼠齒鉗鈍性分離,將肌核一一剔除。⑤將肌核一一剔除后,松解橡膠管,觀察是否有出血點,用0號或1號鉻制腸線進行縫扎止血,并間斷封閉瘤腔。
本組131例子宮肌瘤患者全部實施子宮肌瘤剔除術,手術均順利完成,成功率為100%;術中發(fā)現(xiàn)肌瘤1~97個,平均5.2個;直徑大小為0.5~12.0 cm,平均6.8 cm;其中,肌壁間肌瘤73例,黏膜下肌瘤10例,漿膜下肌瘤40例;手術時間31~102 min,平均 46.3 min;術中出血量 50~400 ml,平均 50.2 ml。131例患者中,無一例發(fā)生術后切口感染,并未見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其他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住院時間為5~7 d,平均6.8 d。對本組131例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除2例出現(xiàn)復發(fā)(B超發(fā)現(xiàn)直徑0.5 cm和1.0 cm的肌瘤各一個)外,其他患者均恢復良好,月經(jīng)量均恢復正常,并未影響正常生活工作。
子宮肌瘤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nèi)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2-3]。由于子宮肌瘤生長較快,當供血不良時,可以發(fā)生不同變性。肌瘤愈大,缺血愈嚴重,則繼發(fā)變性。與十幾年前相比,子宮肌瘤越來越青睞三四十歲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郁這三類女性。子宮肌瘤壓迫周圍臟器時,宜作手術切除肌瘤。對于年齡在40歲以下、出血量多并出現(xiàn)貧血等并發(fā)癥時,可以考慮手術根治(僅限于不再生育的婦女)。年齡>45歲者宜保守治療,度過更年期后,不治而愈(出血停止)。經(jīng)期要慎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以防出血量增加,飲食上也應以清淡飲食為主,禁食辛辣、煎炸之品,并適當休息。對于出血量多、急性失血、出現(xiàn)頭暈眼花、心悸、面色蒼白者應到醫(yī)院治療,以防發(fā)生失血性休克[4]。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肌瘤中間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正確的名稱為子宮平滑肌瘤。肌瘤可生長在子宮的任何部位,可以是單個,也可以多個,但常見的則是多個,稱多發(fā)性子宮肌瘤。肌瘤大小不一,小的直徑在1 cm以下,大的重量為數(shù)十千克,稱巨大子宮肌瘤。該病好發(fā)于育齡期婦女,發(fā)生率為60%[5-6]。按照子宮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系,常分為肌壁間肌瘤、黏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三種。其中單個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有蒂黏膜下肌瘤可脫出宮頸口,脫出宮頸口的黏膜下肌瘤其表面子宮內(nèi)膜易變性、壞死,在陰道內(nèi)更易繼發(fā)感染、潰瘍、出血。若肌瘤繼續(xù)向表面生長,僅有一蒂與子宮肌壁相連則容易變性、壞死、發(fā)生蒂部扭轉[6]。
對于子宮肌瘤體積過大的患者應早期采取手術切除治療。子宮肌瘤使子宮增大,但不超過妊娠3個月的體積,又無明顯癥狀,可暫時不做手術,但需定期檢查有無明顯的增大趨勢。如果肌瘤不大,又接近更年期,也不必急于手術,因為絕經(jīng)后肌瘤多可隨雌激素分泌減少、子宮萎縮而縮小[7]。若子宮增大超過妊娠3個月的體積,或月經(jīng)量明顯增多,藥物治療無效,以致發(fā)生貧血,或子宮增大較快,有疼痛,則說明有轉變?yōu)槿饬龅目赡?,都應立即手術切除。子宮肌瘤剔除術是一種只剔除肌瘤,并重建及修復子宮的手術。經(jīng)腹、陰道,腹腔鏡、宮腔鏡等都可做子宮肌瘤剔除術。該術不僅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而且對患者及其丈夫來說也是最佳選擇方案,其具有操作簡單、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等優(yōu)點,適用于漿膜下肌瘤及肌壁間單個或肌瘤數(shù)量較少的婦女[8]。在手術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手術過程中,橡皮管結扎子宮頸時間不宜過長,最長不得超過半小時,以防血栓形成,如手術時間過長,可于術中途放松數(shù)分鐘后再行束扎。②如手術切面較大,可于側腹壁打洞放量腹腔管引流管。③術后可以應用子宮收縮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創(chuàng)面出血,可用20 IU縮宮素靜脈滴注,每日2次,也可用縮宮素10 IU,肌肉注射,每日4次,一般可連續(xù)用藥3~5 d。④在封閉子宮瘤腔時,閉合要緊密,以免血腫形成。
本組131例患者均施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手術均順利完成,成功率為100%;手術中剔除最少的肌瘤1個,最多97個,直徑0.5~12.0 cm,平均9.8 cm。對于子宮肌瘤較多的患者一定要術時仔細觸摸檢查,避免遺漏小肌瘤,挖出的肌瘤需醫(yī)生通過肉眼或快速病理檢查排除肌瘤惡變。通過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本組131例患者均成功切除肌瘤,隨訪6個月,發(fā)現(xiàn)2例患者肌瘤復發(fā),可能為術中因肌瘤微小未能發(fā)現(xiàn)。手術治療后患者的月經(jīng)異常均得到改善,對于無癥狀患者則去除了心理疾患,且保留了患者卵巢的血供、避免了患者的卵巢早衰,通過子宮肌瘤剔除術為患者保留了子宮,滿足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受到了廣大患者的歡迎。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該手術后未孕婦女一般主張術后避孕一年,懷孕后要特別小心,因為到了妊娠中、晚期,尤其是臨產(chǎn)后,子宮瘢痕有可能破裂。而且對于該術的選擇也應根據(jù)患者年齡、婚育、對生育要求及肌瘤生長部位,有無惡變傾向等作出判斷。
[1]劉東涌,魏力.宮腔鏡電切術治療黏膜下子宮肌瘤的療效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1):634-636.
[2]周妙玲,李艷紅.剖宮產(chǎn)術中子宮肌瘤的處理及結局分析[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9,18(6):1213-1214.
[3]侯超穎.子宮肌瘤切除術后妊娠30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15(3):138-139.
[4]李志強,包若希.多發(fā)子宮肌瘤剔除術多術式臨床對照分析[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08,23(5):112.
[5]Kristof.Anliprolife rative effects of progesterone antagonists and progesterone receplor modulatorson tendome trium review[J].Stevoids,2007,15(6):740-741.
[5]程金華,張玉榮,毛為會.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52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8,19(1):49-50.
[6]劉冬娥.女性圍絕經(jīng)期的生理和病理變化[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7,20(8):473-474.
[7]Nayak NR,Ghosh D,Sengupta J.Effects of luteal phase traion ofmifep ristone and prostaglandin analogue or hibitor[J].Hum Rep rod,2008,13(4):104-105.
[8]葉連紅,任京春,王萍.米非司酮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觀察[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6,20(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