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3~5歲健聽兒童音位對比識別習得過程研究*

      2011-01-23 05:00:54劉巧云趙航陳麗黃昭鳴張夢超孫喜斌張芳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1年2期
      關(guān)鍵詞:音位鼻音韻母

      劉巧云 趙航 陳麗 黃昭鳴 張夢超 孫喜斌 張芳

      音位是某種語言或方言系統(tǒng)里能區(qū)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是根據(jù)語音的辨義作用歸納出來的[1]。音位對比即將語音的最小單位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讓受試者感知兩者的差異,從而掌握兩個音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為整體把握語音奠定基礎(chǔ)。音位對比主要包括最大差異音位對比(phonemically dissimilar)和最小差異音位對比(minimal pair words)兩類[2]。最大差異音位對比是指在對比的兩個詞語中,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都不相同,最小差異音位對比是指在對比的兩個詞語中,聲母或韻母只存在一個特性維度的差異,例如da(大)和ba(爸),b、d都是塞音、清音、不送氣音,它們之間唯一的差異在于兩者的發(fā)音部位不同。在聽覺康復和言語矯治中,相對于最大差異音位對比而言,最小差異音位對比最能體現(xiàn)言語構(gòu)音的精確度和聽覺辨識的精細度。通過對比可使得音位間不同的部分更突出,幫助聽障者利用言語的聲學特性進行言語識別。在漢語普通話語音系統(tǒng)中,韻母最小差異音位對比有92對,聲母最小差異音位對比有87對[3]。但這179對音位對比識別的習得可能受年齡的影響而有一定的先后順序,這種順序?qū)β犛X康復的理論和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本研究探討3~5歲健聽兒童音位對比識別的習得過程,為聽障兒童音位對比識別訓練的有效開展提供參考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測試對象 本研究選擇上海啟英幼兒園、科技幼兒園和小小虎幼兒園的90名3~5歲的健聽兒童作為受試者,3、4、5歲各30名,男女各半,均符合以下條件:①年齡在3~5歲;②無聽力和言語障礙的既往病史;③智力正常,熟悉普通話;④無其他異常情況。

      1.2測試方法 在測試前的準備階段,測試者先用聲級計檢測環(huán)境噪聲,將其控制在40 dB(A);然后在參考點處(即受試者雙耳水平面等高,與雙側(cè)揚聲器成45°角,距離揚聲器1米處)用聲級計測量輸出音量的大小,使音量控制在68~72 dB SPL之間。

      開始測試前,先讓受試者學習回應(yīng)方式,學會后開始正式測試。測試步驟以音位對“馬/米”為例,測試者先指“馬”的圖片,讓受試者一起跟讀一遍“馬”,再指“米”的圖片,讓受試者一起跟讀一遍“米”。然后,測試者隨機說其中的一個音節(jié),時間為1秒,要求受試者指出,并記錄在《兒童音位對比識別能力評估》記錄表[3]中。如正確則記“1”,如錯誤則記“0”。完成后,測試者再隨機說其中一個音節(jié),等待受試者回應(yīng)并記錄。如此每個音位對比共做3次。如果受試者某對音位對比識別的3次測試中有2次通過,則認為該受試者已習得該對音位對比,即為通過。

      按上述步驟完成92對韻母最小差異音位對與87對聲母最小差異音位對的測試。為避免疲勞效應(yīng),每完成25對測試項目讓受試者休息5分鐘。

      1.3統(tǒng)計學方法 將實驗數(shù)據(jù)導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算音位對通過率,公式如下:

      以往語音的研究一般將音位對習得定義為90%的正常兒童能夠正確發(fā)出該音位為標準[3]。因此,本研究將90%以上健聽兒童習得某音位的年齡定義為習得年齡。如果該年齡組90%以上的受試者都通過2/3以上,即CP≥90%,則認為該音位對在該年齡段已習得。如果該年齡組不足90%以上受試者習得該音位對比,即CP<90%,則認為該音位對在該年齡段未習得。如果受試者前一個年齡組習得,而后一年齡組未習得,則繼續(xù)查看下一年齡組,如果該組通過,則確定為該年齡組習得的音位對。

      2 結(jié)果

      2.1韻母音位習得過程及特征 各年齡組92對韻母音位對的通過率見表1,可見,3歲組已習得韻母音位對總數(shù)的85.87%(79/92),4歲已習得總數(shù)的94.57%(87/92),5歲組習得總數(shù)的97.83%(90/92),有2對韻母音位對在5歲時仍未習得。說明韻母音位對識別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主要在3歲以前,4歲仍有一定的進步,5歲基本發(fā)展完善。

      表1 不同類型韻母音位對在不同年齡健聽兒童的習得率(對,%)

      注:表中 “—”表示在該年齡之前該組的所有音位對比識別能力都已習得。下同

      在四種不同類型音位對中,相同結(jié)構(gòu)不同開口音位對的識別發(fā)展最早,3歲組即能識別93.10%。前鼻音與后鼻音韻母發(fā)展較晚,3歲組僅能識別50.00%。

      各年齡組兒童不同類型韻母音位對習得情況見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在韻母音位識別中,4歲及4歲以后習得的音位對比除了o/ou之外,其他都是與鼻音相關(guān)的音位對,其中前鼻音與后鼻音組有3對,相同開口相同結(jié)構(gòu)中的后鼻音對比有4對,相同開口不同結(jié)構(gòu)中鼻音與非鼻音的音位對有3對,eng/ong、in/ing 5歲時仍未習得。說明兒童鼻韻母相關(guān)音位對習得較晚。

      表2 不同類型韻母音位對在不同年齡健聽兒童的習得情況

      2.2聲母音位習得過程及特征 87對聲母音位對各年齡組的通過率見表3,可見,3歲組已習得聲母音位對比總數(shù)的75.86%(66/87),4歲已習得總數(shù)的88.51%(77/87),5歲組習得總數(shù)的96.55%(84/87),有3對音位對在5歲時仍未習得。說明聲母音位對識別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主要在4歲以前,5歲基本發(fā)展完善。

      表3 不同類型聲母音位對在不同年齡健聽兒童的習得率(對,%)

      在六種不同類型聲母音位對比中擦音與無擦音組的識別發(fā)展最早,3歲組即能識別100%,其次是送氣與不送氣組,3歲組即能識別87.50%,習得最晚的是卷舌音與非卷舌音組,3歲組僅能識別33.33%。各年齡組兒童不同類型聲母母音位對習得情況見表4。

      從表4中可以看出,4歲及4歲以后習得的聲母音位對比情況比較復雜,在相同部位不同方式的對比中有3對是同一部位濁輔音的對比,占本組4歲后習得音位的一半,說明濁輔音內(nèi)部的對比識別對于3歲以下的兒童有比較大的難度,存在濁輔音對比(n/l、n/r、r/l)晚習得現(xiàn)象。在相同方式不同部位的聲母對比中, m/n也屬濁輔音對比晚習得現(xiàn)象,另一重要的現(xiàn)象是不同部位送氣塞音混淆,簡稱p/t/k對比晚習得現(xiàn)象;此外,在不同發(fā)音部位的擦音對比中存在f/s/h對比晚習得現(xiàn)象,綜合后三項還可以看到c/s/ch/sh對比晚習得現(xiàn)象。其中r/l、p/t 5歲時仍不能習得。

      表4 不同類型聲母音位對在不同年齡健聽兒童的習得情況

      3 討論

      本研究所得的韻母音位對識別發(fā)展較早的結(jié)果及特征與以往研究者對兒童言語研究結(jié)果一致。如,李嵬等[4]發(fā)現(xiàn)兒童元音習得出現(xiàn)較早,兒童在習得音節(jié)尾輔音過程中最常出現(xiàn)的錯誤是在發(fā)音時把[n]刪除(57%)或用[η]替代[n](55%)等,這與本研究結(jié)果中兒童在音位對比識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前后鼻音混淆、后鼻音內(nèi)部混淆及前鼻音與非鼻音混淆的現(xiàn)象一致,進一步說明聽覺與言語能力的發(fā)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鼻尾韻母容易出現(xiàn)混淆可能與其本身的特征有關(guān)。吳宗濟等[5]研究發(fā)現(xiàn)普通話在自然語言中的鼻音韻尾和韻母差不多是一個整體,它不是元音加上完整的鼻音,而是元音后部的鼻音化,強度比較弱,與元音的界限不明顯等,這些特征使鼻音相關(guān)的音位對識別的難度增加,進而影響了其正確說出該類語音的能力。

      聲母音位的習得是較為復雜的過程。李嵬等[4]研究發(fā)現(xiàn),90%以上兒童聲母音位習得的順序為d、m(1歲6個月~2歲),n (2歲1個月~2歲6個月),b、t、f、h、x(2歲7個月~3歲),g、k(3歲1個月~3歲6個月),p(3歲7個月~4歲),l、s、r、j、q (4歲1個月~4歲6個月),sh、zh、ch、z、c (4歲7個月以后)。這與本研究結(jié)果中c/s/ch/sh對比晚習得的現(xiàn)象可相互印證,但濁輔音(m/n、l/r、n/l)對比、p/t/k對比以及f/s/h三種識別晚習得現(xiàn)象與言語的發(fā)展不一致,可能是受語音的聲學特征影響而形成的。

      在濁輔音方面,沈霖霖等[6]對正常兒童漢語濁輔音的過渡音征的研究發(fā)現(xiàn),/m/的過渡音征F1、F2、F3分別為370±26、860±55、2 220±305 Hz,/n/的過渡音征F1、F2、F3分別為350±50、850±173、2 033±38 Hz,/l/的過渡音征F1、F2、F3分別為350±31、1 460±285、3 292±246 Hz,/r/的過渡音征F1、F2、F3分別為367±26、2 230±328、3 620±1 326 Hz。該結(jié)果表明,/m/和/n/的過渡音征F1、F2、F3非常接近,因此給聽覺識別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但由于在言語方面習得較早,可能促進了聽覺識別的發(fā)展。而/l/和/r/的過渡音征雖然在F2有較大差異,但F1和F3較為接近,且在言語習得方面較晚,因此在聽覺識別方面也較晚。/n/和/l/以及/r/的F1極為接近,雖然在F2和F3有一定的差異,但可能由于高頻區(qū)強度較弱,也不容易識別清楚。在p/t/k的對比識別方面,從區(qū)別性特征方面可以看出[7],這三個音在清音的、連續(xù)的、送氣的、粗糙的幾個方面都是一致的,僅在沉鈍的/尖銳的、聚焦的/發(fā)散的兩個方面不同,其相同維度遠高于不同維度,這可能是導致p/t/k音位對比難以識別的重要原因。在f/s/h的聲母音位對比識別方面,雖然在頻譜的寬度方面,/f/頻譜較寬、/s/頻譜較窄,而/h/類似于共振峰,但常與跟隨其后的元音共振峰相似[8],而評估音位對比識別時,后面所用的韻母和聲調(diào)一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識別的難度。

      綜上所述,兒童在音位對比識別的習得方面,3歲及3歲前是非常關(guān)鍵的時期,約85.87%的韻母音位對比和75.86%的聲母音位對比已習得。4~5歲是音位對比習得的逐步完善期,5歲時無論是韻母音位對比還是聲母音位對比的識別都已超過96%。晚識別的音位對可能受到言語發(fā)育及語音聲學特性的影響,這對聽覺康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若同齡健聽兒童存在較大識別難度的音位對比,對聽障兒童而言則更是難點。因此,在對聽障兒童進行音位對比識別訓練時,要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兒童音位對比識別習得的特征,從而制定更可行的訓練方案。

      4 參考文獻

      1 楊潤陸,周一民,著.現(xiàn)代漢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20~21.

      2 Ertmer DJ. Contrasts for auditory & speech training[M]. LinguiSystems, Inc.2003:6~7.

      3 孫喜斌,劉巧云,黃昭鳴.聽覺功能評估標準及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3~77.

      4 李嵬,祝華.說普通話兒童的語音習得[J].心理學報,2000,32:170.

      5 吳宗濟,林茂燦.實驗語音學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46~207.

      6 沈霖霖,金雷,蔣有銘.正常兒童漢語濁輔音的過渡音征分析[J].生物醫(yī)學工程雜志,1993,10:285.

      7 張家騄. 漢語普通話區(qū)別性特征系統(tǒng)樹狀圖[J].聲學學報,2006,31:193.

      8 韓德民,許時昂.聽力學基礎(chǔ)與臨床[M]. 北京: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03.210~211.

      猜你喜歡
      音位鼻音韻母
      上了一年級的蚊子
      家教世界(2022年13期)2022-11-10 13:13:23
      聲母韻母
      小獼猴學習畫刊(2021年4期)2021-05-11 16:22:07
      滿語方言中的音位變換現(xiàn)象
      單韻母扛聲調(diào)
      漢語言語產(chǎn)生的語音加工單元——基于音位的研究*
      普通話與前后鼻音的發(fā)音方法
      關(guān)于《語言學綱要》中第三章《語音》的幾個問題
      “兒”字和“兒化”韻母不同
      當代修辭學(2011年4期)2011-01-23 06:41:00
      音素與音位關(guān)系辨
      洛宁县| 洛宁县| 湖南省| 象山县| 岐山县| 临夏市| 丘北县| 汪清县| 云安县| 顺昌县| 邛崃市| 平山县| 台湾省| 宿州市| 德州市| 怀安县| 庆安县| 漯河市| 甘洛县| 天全县| 南岸区| 手游| 扶风县| 上高县| 大田县| 赣榆县| 广西| 营山县| 阳山县| 徐闻县| 万源市| 漳浦县| 丽水市| 巩留县| 鹤庆县| 定陶县| 内黄县| 温州市| 黎川县| 永德县|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