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肇祥,劉衛(wèi)東
(宿州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體質健康標準是通過身高標準體重、肺活量指數、握力指數、臺階試驗、50米跑成績等測試指標和相應評分體系全面反映一個學生的體形、心肺功能、速度、力量、柔韌等體質健康狀況.其測試數據是反映我國青少年健康狀況的權威數據,全面統計和科學分析這些數據對于掌握我國青少年健康狀況,衡量體育教學成果,科學制定相關政策具有重大意義[1].本文通過對安徽省部分高校學生的體質測試結果,按照身高標準體重的指標把不同身高標準體重的學生進行分組比較研究,分析不同身高標準體重學生體質測試水平的差異情況,為進一步改善高校體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在安徽省皖北片6所高校中按整群抽樣方式,從每個學校2010級參加體質測試的學生中隨機抽取4個班級,總計1637名學生,剔除異常數據68名,余1569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750人、女生819人.
男生測試內容為身高標準體重、肺活量、臺階試驗、握力、立定跳遠;女生測試內容為身高標準體重、肺活量、臺階試驗、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測試方法按照國家教委頒布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細則要求,并使用國家教委認定的體質測試儀進行測試和評定成績.
依照體質健康評分標準中身高標準體重的分類把樣本分為營養(yǎng)不良、較低體重、正常體重、超重、肥胖等五組作為因素變量,健康標準中的其它體質測量數據作為因變量,使用SPSS10.0軟件對所測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并對各水平分組進行多重比較.
統計學生身高標準體重各組人數百分比(見表1):男生正常體重組人數只有39.1%,較輕體重占到了43.1%;女生正常體重占54.5%,較輕體重占33.5%;營養(yǎng)不良率占的比例較小,男、女生分別為2.1%和1.5%.男、女生較輕體重人數都占較大的比例,特別是男生較輕體重率比正常體重高出了4個百分點.男生超重占6.3%、女生為5.6%;肥胖率分別為男生9.5%、女生5.0%.
表1 皖北高校學生身高標準體重各組人數及百分比
(1)各體重分組體質測試指標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對不同體重組男、女生體質測試總成績及各項測試指標分別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見表2),可以看出其顯著性水平除女生坐位體前屈一項P>0.05,不呈現顯著性差異外,其它各項均達到了P<0.05的顯著性差異.
表2 各體重分組體質測試指標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2)不同體重組體質測試最后成績的比較.對各體重組學生的測試總成績進行單因素多重比較(見表3)可以看出:男、女生體質測試的成績正常體重組優(yōu)于其他各組并都有顯著性差異(表中*號表示差異達到顯著性水平);男生較低體重組成績優(yōu)于超重組和肥胖組,差異顯著,男生超重組優(yōu)于肥胖組,差異顯著;女生較低體重組成績優(yōu)于超重組,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兩者均優(yōu)于肥胖組并有顯著性差異.男生正常體重組測試成績與超重組和較低體重組均數差分別為8.02和5.41分,女生分別為7.15和6.05分,(身高標準體重的評分標準二者的得分差值為6分);男女生正常體重組測試最后成績與肥胖組均數差分別為14.14和10.92分,(身高標準體重分值相差8分);男生超重組及較低體重組測試最后成績分別高出肥胖組6.12分和8.72分,女生分別高出上述組值為3.77分和4.87分(身高標準體重分值相差2分).從以上數據分析可以計算出:如果扣除身高標準體重的分數,男、女生在其他測試項目的得分上出現男生較低體重組>正常體重組>超重組>肥胖組,女生為正常體重組>較低體重組>超重組>肥胖組的規(guī)律.這里出現扣除身高標準體重的分數,其他四項成績男生正常體重組學生低于較低體重組學生的倒掛現象(經檢驗沒有顯著性差異),其它組都是不僅形態(tài)得分低,相應的機能和素質得分也低,基本符合體質健康測定的一般規(guī)律,即普通人的群體中的形態(tài)、機能和素質之間有著密切的正相關關系.
表3 男、女生各身高標準體重組體質測試最后成績的比較
注:*表示P<0.05(下同)
(3)不同體重組肺活量體重指數比較.對各體重分組肺活量體重指數進行單因素多重比較(見表4)可以看出:男、女生在肺活量體重指數上均以較低體重組為最高,其次為正常體重組>超重組>肥胖組.男生正常體重組低于較低體重組并呈現顯著性差異、女生沒有表現出顯著性差異;男生正常體重組的得分高于超重組差異不顯著,高于肥胖組差異顯著,女生正常體重組高于超重組和肥胖組,并表現出顯著性差異;男、女生超重組都高于肥胖組差異顯著.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的高低,呈現出隨體重的增加而降低的規(guī)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規(guī)律呢?肺活量體重指數的評價,即肺活量體重指數=肺活量體重.“肺活量通常伴隨體格發(fā)育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兩者有顯著相關[2]”.“肺活量體重指數,是用體重來校正肺活量以消除體格因素對肺通氣功能的影響,更能真實反映生理機能實際水平[3]”.“一般來說體重越大其身高、胸圍越大,肺活量也應該越大,而體育鍛煉也可以明顯地提高肺活量,特別是長跑等耐力鍛煉,能較好地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功能[1]”.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呈現隨身高標準體重的增加而降低的規(guī)律,這可能與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有關,比如,一名學生,如果他的體重增長是由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使體格強壯而產生的,其肺活量應該是伴隨增長的,肺活量指數應保持在一個較好的水平;反過來,如果是缺乏鍛煉,體重增長是由于脂肪堆積造成的,則肺活量不能等比的伴隨增長,這樣肺活量體重指數會隨著體重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隨身高標準體重升高而呈負增長的現象,應該解釋為學生形態(tài)、機能發(fā)育水平受先天遺傳和生活飲食規(guī)律影響較大,缺乏系統有效的體育鍛煉,即后天鍛煉對形態(tài)、機能的影響.
表4 男、女生各身高標準體重組肺活量體重指數的比較
(4)不同體重組臺階試驗指數比較.對不同體重組男、女生臺階試驗指數進行多重比較(見表5),男、女生臺階試驗指數從高到低都是依次為較低體重組>超重組>正常體重>肥胖組,較低體重組、超重組、正常體重組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男、女生肥胖組與其他組均有顯著性差異,可見在臺階試驗測試上肥胖組是得分最低的人群.“臺階試驗主要是觀察定量負荷持續(xù)運動的時間、運動中心血管的反應及負荷后心率恢復速度的關系來評定心血管系統的機能[4]”.“臺階指數與胸圍和維爾維克指數(反映體型粗壯程度)的相關性很小,臺階指數與肺活量和握力等生理指標以及50m短跑、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等運動指標的相關性極小,甚至無相關性,提示其反映的心血管功能水平有較高的獨立性[5]”.因此,以上數據表明:在樣本各體重群體比較中,肥胖群體的心血管功能較差.因此,肥胖者更應該增加體育鍛煉,提高心臟的每搏輸出量,平時還要注意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減輕自己的體重.同時,也提示我們高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加強對身體肥胖群體的體育鍛煉及飲食習慣進行引導和教育.
表5 男、女生各身高標準體重組臺階試驗指數的比較
(5)不同體重組男生握力體重指數比較.對不同體重組男生握力指數進行單因素多重比較(見表6),顯示男生握力體重指數從高到低依次為:較低體重組>正常體重組>超重組>肥胖組;較低體重組優(yōu)于其他各組,并呈現顯著性差異;正常體重組與超重組之間差異不顯著,與肥胖組之間差異顯著;超重組與肥胖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可以發(fā)現學生握力體重指數的高低,與肺活量體重指數一樣呈現出隨體重的增加而降低的規(guī)律.在體質測試的項目中除身高標準體重外,與體重有直接關系的項目,一個是肺活量體重指數,再一個就是握力體重指數,這兩個項目有著共同的規(guī)律,應該值得去思考.“握力與體重的大小有關,一個身材魁梧的學生與瘦小的學生相比,握力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體質測試中握力采用了握力體重指數進行評分,其計算公式為握力體重指數=握力÷體重×100[1]”.從樣本數據來看體重較大者并沒有體現出體重大力量同比增大的現象,說明學生體重的增長,其型態(tài)特征并不呈現因體育鍛煉而產生的肌肉型健壯,而是脂肪多的“虛胖”.
表6 男生各身高標準體重組握力指數的比較
(6)男、女生各水平分組立定跳遠得分比較.從表7可以看出:不同體重組男生立定跳遠成績從高到低依次為正常體重組>較低體重組>超重組>肥胖組;女生立定跳遠成績依次為較低體重組>正常體重組>超重組>肥胖組.男、女生正常體重組、較低體重組和超重組三者相互之間均沒有顯著性差異,而三者均優(yōu)于肥胖組并呈現顯著性差異.可見肥胖組的學生不論男生還是女生立定跳遠成績都是最差的.立定跳遠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彈跳能力,肥胖的學生彈跳力較差,一是可能與肥胖組學生缺少體育鍛煉有關;二是與其體重較大相關,這主要是因為過多的脂肪成為“死體重”,在肌肉活動時,必然地分出一部分能量去移動它們,所以影響了整體上的肌肉做功的輸出[6].
表7 男、女生各身高標準體重組立定跳遠成績的比較(cm)
(1)男、女生各體重組體質測試成績有共同的規(guī)律,都以正常體重組為最好,依次為較低體重組、超重組、肥胖組,除女生較低體重組、超重組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外,其余各體重組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2)男、女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的高低,呈現出隨體重組別的遞增而降低的規(guī)律,顯示學生形態(tài)、機能發(fā)育水平受先天遺傳和生活飲食規(guī)律影響較大,缺乏系統有效的體育鍛煉,即后天鍛煉對形態(tài)、機能的影響.
(3)學生握力體重指數的高低同樣呈現出隨體重的增加而降低的規(guī)律.體重較大者并沒有體現出體重大力量同比增大的現象,表明學生體重的增長,其型態(tài)特征并不呈現因體育鍛煉而產生的肌肉型健壯,而是脂肪多的“虛胖”.
(4)男、女生臺階試驗得分從高到低都是依次為較低體重組>超重組>正常體重>肥胖組,較低體重組、超重組、正常體重組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均與肥胖組有顯著性差異.顯示在各體重群體比較中,肥胖學生心血管功能較差.
(5)不同體重組男生立定跳遠成績從高到低依次為正常體重組>較低體重組>超重組>肥胖組;女生立定跳遠成績依次為較低體重組>正常體重組>超重組>肥胖組.男、女生正常體重組、較低體重組和超重組三者相互之間均沒有顯著性差異,而三者均優(yōu)于肥胖組并呈現顯著性差異.
參考文獻: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研究課題組編著.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葉廣俊.兒童少年衛(wèi)生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
[3]Levine MD,Carey WB,Crocker AC(EDS).Developmental-Behavioral Pediatrics[M].Philadelphia:WB Saunders company.1999(3):209-248.
[4]中國國民體質監(jiān)測系統課題組.中國國民體質監(jiān)測系統的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
[5]季成葉,馬軍,等.臺階指數在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中的作用[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39(6):376-377.
[6]王建雄.李紹光,等.大學生肥胖檢出率以及肥胖對大學生體質的影響[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9,11(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