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02 南京軍區(qū)杭州療養(yǎng)院海勤療養(yǎng)區(qū)干部療養(yǎng)中心 傅寧 劉君 王煒芳 劉敏
體重指數(shù)(BMI)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測定肥胖癥的主要方法之一,能較好地反映機體的肥胖程度。本文對659例現(xiàn)役飛行員的BMI進行分析,并分析其與脂肪肝、血脂、谷丙轉氨酶(ALT)之間的關系,為防治軍事飛行員的超重和肥胖提供依據(jù),進一步提高飛行員的健康水平。
1.1 對象 2009-03—2010-06來我院健康療養(yǎng)的男性飛行員659例,年齡22~54歲,平均(33.9±7.8)歲;其中22~29歲255例,30~39歲261例,40~49歲127例,50歲及以上16例;飛行時間最短150 h,最長5 500 h,平均1 476 h。
1.2 方法 受檢飛行員光足、單衣,測身高、體質量,計算BMI,BMI=體質量/身高2(kg/m2),以<18.5 kg/m2為體質量過低,18.5~23.9 kg/m2為體質量正常,24.0~27.9 kg/m2為超重,≥28.0 kg/m2為肥胖[1];采用意大利百盛公司DU-6型超聲診斷儀,進行肝臟B超檢查,脂肪肝超聲診斷標準以周永昌主編的《超聲醫(yī)學》第4版為診斷依據(jù)[2];以清晨空腹靜脈血為標本,測定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ALT,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為TC≥6.0 mmol/L和(或)TG≥1.7 mmol/L,ALT>40 U/L為異常。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Excel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BMI情況 659例受檢飛行員BMI的平均值為(24.67± 4.35)kg/m2,其中22~29歲組(24.17±6.29)kg/m2,30~39歲組(24.71±2.36)kg/m2,40~49歲組(25.40±2.21)kg/m2, 50歲以上組 (26.33±3.34)kg/m2;無一例體質量過低飛行員;體質量正常267例(40.5%),超重339例(51.4%),肥胖53例(8.0%);各年齡組超重、肥胖檢出率(表1)。
2.2 不同BMI分組與血脂及ALT水平比較 659例受檢飛行員血清TC平均值為(4.92±1.35)mmol/L,TG平均值為(1.44±1.27)mmol/L,ALT平均值為(26.10±18.18)U/L;體質量正常組、超重組、肥胖組的血脂、ALT水平(表2)。
2.3 不同BMI分組脂肪肝、高脂血癥及ALT異常檢出率659例受檢飛行員脂肪肝檢出146例(22.2%),高膽固醇血癥檢出40例(6.1%),高TG血癥檢出87例(13.2%),高脂血癥檢出11例(1.7%),ALT異常檢出89例(13.5%);體質量正常組、超重組、肥胖組脂肪肝、高脂血癥、ALT異常檢出率(表3)。
表1 各年齡組體質量正常、超重及肥胖檢出率比較[n(%)]
表2 不同BMI各組血脂、ALT水平(x±s)
表3 不同BM I各組脂肪肝、高脂血癥、ALT異常檢出率[n(%)]
肥胖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導致疾病負擔的十大危險因素之一。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肥胖者因肝硬化、腦卒中、心血管疾病、癌癥及外傷等疾病死亡的風險高于體質量正常者[3-5]。從本文對659例飛行員BMI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超重者占51.4%,肥胖者占8.0%,明顯超過了《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試行)》中提到的我國目前體質量超重者為22.4%,肥胖者為3.01%[1]的數(shù)值;各年齡組的超重、肥胖檢出率除≥50歲以上年齡組外,其余各年齡組的超重及肥胖率隨年齡遞增;超重組及肥胖組的TC、TG、ALT水平與體質量正常組相比,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超重組與肥胖組則無顯著性差異(P>0.05)。超重組與肥胖組脂肪肝、高膽固醇血癥、高TG血癥、ALT異常檢出率明顯高于體質量正常組(P<0.01);肥胖組高脂血癥檢出率明顯高于體質量正常組(P<0.01);肥胖組脂肪肝、高TG血癥、高脂血癥的檢出率明顯高于超重組(P<0.01)。超重或肥胖者的組織會對胰島素產(chǎn)生抵抗,使肝內(nèi)TG合成及脂肪分解代謝增加,血中TG和膽固醇水平升高。當肝臟對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或)轉運入血的能力下降時,脂類物質(主要為TG)在肝內(nèi)蓄積過多,超過肝臟重量的5%,或組織學上50%以上的肝實質脂肪化時即為脂肪肝。肝細胞內(nèi)TG蓄積過多,脂肪酸損害肝細胞,從而導致肝功能受損轉氨酶升高。飛行人員心理壓力大,飛行訓練強度高,長時間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tài),生活節(jié)奏不規(guī)律,伙食標準相對較高、膳食搭配不均衡,易導致超重或肥胖的發(fā)生,從而對身體健康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可能因此縮短飛行年限。通過健康教育可使飛行人員認識到超重和肥胖的危害,掌握基本的超重肥胖的判斷指標,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選擇合適的膳食和運動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控制體質量,從而有效預防超重或肥胖相關疾病的發(fā)生。本文對飛行員僅測定BMI,未考慮機體肌肉、脂肪、無機鹽含量及脂肪在全身分布情況等因素,因此在判斷超重或肥胖時有一定的局限性。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試行)[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3.
[2]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M].4版.北京: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91-95.
[3]Byrnes MC,McDaniel MD,Moore MB,et al.The effect of obesity on outcomes among injured patients[J].J Trauma,2005,58(2):232-237.
[4]Sanchez-Castillo CP,Velasquez-Monroy O,Lara-Esqueda A,et al.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increases in a society with abdominal obesity:results of the Mexican National Health Survey 2000[J].Public Health Nutr,2005,8(1):53-60.
[5]Ferreira I,Twisk JW,van Mechelen W,et al.Development of fatness,fitness,and lifestyle from adolescence to the age of 36 years:determinant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young adults:the Amsterdam growth and health longitudinal study[J]. Arch Intern Med,2005,165(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