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琴
湖南省郴州市中心血站(郴州 423000)
戊型肝炎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見類型,其病情相對較重,膽紅素升高明顯,常規(guī)治療恢復較慢。筆者近年來應用熊去氧膽酸(商品名為優(yōu)思弗)聯(lián)合祛濕活血湯治療戊型病毒性肝炎31例,取得較好的效果?,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7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戊型病毒性肝炎共62例(重型及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未列入),均符合2000年9月全國第10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1],血清戊型肝炎病毒抗體 (抗HEV)均陽性,并除外肝內外梗阻性黃疸。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1例,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齡32~75歲,平均52.6歲。對照組31例,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齡27~72歲,平均50.7歲。兩組在性別、年齡、主要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等各項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熊去氧膽酸250mg,每日2次口服。治療組另予祛濕活血湯:茵陳蒿30g,滑石20g(先煎),梔子10g,茯苓15g,石菖蒲15g,雞骨草20g,金錢草 20g,丹皮 15g,赤芍 30g,郁金 15g,丹參 30g,茜草15g。每日1劑,水煎分服。兩組同時給予相同的護肝治療,療程均為30d。治療中每周復查主要監(jiān)測指標1次,觀察其變化情況,并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1.3 觀察項目 血清總膽紅素 (TBI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堿性磷酸酶(ALP)及γ-谷胺酰轉移酶(γ-GT)。
1.4 療效標準 顯效:癥狀消失或顯著改善,體征消失或明顯減輕,ALT、TBIL恢復正?;蚪咏?。有效:癥狀、體征好轉,ALT、TBIL較治療前下降50%以上。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改善或加重,ALT、TBIL未下降至治療前50%或反而上升。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1。兩組治療后各項指標均顯著改善 (P<0.05)。治療后TBIL、ALP、γ-GT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ALT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ALT(U/L)TBIL(μmol/L)A LP(U/L)γ-GT(U/L)243.41±5.36 56.58±5.36*△238.74±10.24 89.94±12.01*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489.24±52.14 58.01±10.24*450.05±40.58 52.28±17.12*治療組(n=31)對照組(n=31)283.11±17.51 105.76±10.35*△279.14±20.48 158.85±14.88*201.47±21.84 80.89±20.24*△220.15±14.84 121.41±19.0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顯效21例(67.74%), 有效 10例 (32.26%), 總有效率100.00%;對照組顯效15例 (48.39%),有效9例(29.03%),無效7例(22.58%),總有效率77.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年戊型肝炎以急性黃疸型多見,表現為淤膽型肝炎和重型肝炎較多。本病的瘀膽型又以老年人為多,其瘀膽的原因可能為病毒本身引起肝細胞損害,影響膽紅素酯化及分泌障礙的同時,又不同程度地影響肝內毛細膽管,造成肝內膽汁瘀積性黃疸,并且可能與特發(fā)性免疫調節(jié)及細胞因子釋放有關[2]。戊型肝炎病程較長,治療上除一般護肝治療外,主要是要消除黃疸,減輕癥狀。
目前西醫(yī)治療戊型肝炎主要為西藥護肝、降酶等對癥治療及血漿交換、肝移植等,但血漿交換、肝移植等治療方法價格昂貴,是有創(chuàng)性操作,療效不穩(wěn)定[3]。因此,對于淤膽型肝炎,尚無很好的治療辦法。目前常用的治療淤膽型肝炎的藥物是熊去氧膽酸,但對于部分患者療效欠佳,而中醫(yī)藥在退黃方面較好的療效。
中醫(yī)學認為,正氣不足,濕熱蘊結脾胃,瘀滯肝膽是該病的關鍵,故本病主因為濕熱瘀滯肝膽。著名中醫(yī)肝病專家關幼波教授認為“治黃必活血,血行黃易卻”[4]。
根據以上病因病機,在治療戊型肝炎時,我們采用自擬祛濕活血湯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方中茵陳蒿、滑石、梔子、茯苓、石菖蒲、雞骨草、金錢草清熱祛濕退黃,減輕肝細胞炎癥,防止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新生;丹皮、赤芍、郁金、丹參、茜草活血利膽,藥理研究也證實赤芍、丹參、郁金等活血藥物有改善微循環(huán)、保護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作用。本觀察表明,熊去氧膽酸聯(lián)合祛濕活血湯,無論在臨床療效,還是在退黃降酶方面,均較單純使用熊去氧膽酸療效顯著,提示兩者合用有協(xié)同治療作用。
[1]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1):324~325.
[2]陳灝珠,主編.實用內科學[M].第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25.
[3]蔣玉鳳,鄒愚,王明勇,等.戊型肝炎與慢性乙型肝炎重疊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比較[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7,23(2):28 ~30.
[4]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關幼波臨床經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