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弟
第十一屆中國戲劇節(jié)在廈門舉辦,有幸看到了一臺好戲。
由黑龍江省龍江劇院推出的大型現(xiàn)代龍江劇 《鮮兒》,劇情一波三折,矛盾沖突緊張激烈、人物性格鮮活動人、舞臺美術簡練靈巧、演員唱做念表俱佳、音樂配器特色獨具……可以說,《鮮兒》是一臺久違了的好戲。
《鮮兒》根據(jù)電視劇《闖關東》的部分情節(jié)改編創(chuàng)作而成。在原劇的基礎上有創(chuàng)新的構思,重新詮釋了鮮兒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重點圍繞鮮兒、傳武、震三江和秀兒的感情線鋪排情節(jié)、展開矛盾。劇本寫出了新意,展示了人物的心靈世界,成功地塑造了鮮兒這個由闖關東的弱女子到山寨二大王又轉變成抗日女豪杰的鮮明形象。劇情離奇又真實,矛盾激烈又合理,唱詞華美又樸實,音樂厚重又有地域特色。
《鮮兒》的音樂創(chuàng)作與唱腔設計非常合理,十分動聽,也特別有勁。為幾個主要人物所創(chuàng)作的唱腔,旋律優(yōu)美、合乎人物。樂隊編配也不是一味求大求全求洋,更多的是民族特色。一把嗩吶,如歌似泣,聯(lián)絡起人物情緒,展現(xiàn)出內心沖突,神韻獨具。當然,全國性匯演不帶樂隊(只帶了武場),而用錄音伴奏,卻是一大遺憾。不知龍江劇院在樂隊問題上是出于經(jīng)費的考慮還是因為有其它原因?作為一臺高質量的演出,現(xiàn)場伴奏是必需的。否則,會讓演員因為伴奏問題而分神,控制了演技發(fā)揮,給表演者增加難度,也會使全劇的演出節(jié)奏缺少彈性與神氣。
《鮮兒》的舞臺美術做到了從規(guī)定情景出發(fā),設計得合情合理、簡樸大方,臺上的轉臺運用得當,幾個規(guī)定情景的轉換由臺上的轉臺自然完成,恰到好處。轉臺為演員完成時空轉接帶來了方便,也為觀眾審視劇情提供了空間想象的自由?,F(xiàn)在有的舞臺劇里的轉臺用得莫名其妙,總是那么夸張、總是那么豪華,把舞臺搞得象個巨大的餐桌,演員就象餐桌上的菜被轉過來轉過去,觀眾莫名其妙,演員云里霧里?!鄂r兒》的臺中轉臺,對完成演出使命,有著實實在在的幫助。
演員功底扎實,唱做念表俱佳,是《鮮兒》一劇成功的關鍵。扮演鮮兒的李雪飛是黑龍江省龍江劇院的當家花旦。李雪飛扮相俊美、嗓音甜圓、表演細膩、文武雙全。在多達五十句的唱段中,顯示出了演唱的天賦。那種龍江劇的慢板,象是森林中的回蕩,帶有一種綠色的磁性,李雪飛送給觀眾的是圓圓的、潤潤的、清靈靈的韻;李雪飛的快板高亢有力、吐字精準、功底深不可測。一字字、一句句,全部變成動人的音符之珠,送到了觀眾的耳邊。李雪飛使鮮兒這個人物在舞臺上活了起來,使鮮兒這個人物在觀眾的心中留了下來……鮮兒是一個人物,是一段歷史,是一個“中國女人”。
《鮮兒》一劇中,其它演員的表演亦是爐火純青。高運來飾演的傳武;張國慶飾演的震三江;韓流飾演的鬼溜子……都給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影響。
龍江劇院的群眾演員非常整齊,功底了得。觀眾說:這到底是表演藝術家白淑賢帶出來的劇院,一個字:捧!兩個字:很捧!